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耳營村

鎖定
王耳營村地處成安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0公里;隸屬於辛義鄉,位於鄉政府駐地6.3公里處。全村總户數410户,總人口1652人,耕地面積2083畝,年人均純收入4420元。 [1] 
中文名
王耳營村
外文名
Wang'eryingVillage
別    名
王(耳)莊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辛義鄉
地理位置
河北省南部、邯鄲市東南部
電話區號
0310
郵政區碼
056700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652人(2010年)
機    場
邯鄲(馬頭)機場
火車站
邯鄲高鐵(東)站、邯鄲(西)站
車牌代碼
冀D
方    言
磁漳小片-邯鄲(沙東)-成安(城西)話

王耳營村歷史沿革

明初,時名王耳莊營,地屬臨漳縣,營為潞州(今山西長治)衞軍屯(村西現存明弘治重修開元寺碑記載)。 [2] 
清代,稱為王耳營,屬直隸彰德府臨漳縣北鄉;光緒時改屬臨漳縣北路大章莊。 [3] 
民國時期,屬河南省安陽專署臨漳縣第三區和平鄉。
1945年,屬冀南三專署臨漳縣第一區(駐城關)。 [3] 
1949年,臨漳縣改屬河北省邯鄲專署。次年,王耳營村改屬臨漳縣第三區(駐章裏集)。 [3] 
1957年,王耳營村由臨漳縣劃入成安縣,隸屬長巷鄉(駐後長巷)。
王耳營村委會 王耳營村委會
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下設管理區,屬商城公社前裴裏管理區(駐前裴裏);年底,成安、臨漳磁縣三縣合併為磁縣。次年,合併管理區,王耳營村屬磁縣商城公社徐村管理區。 [4] 
1961年,管理區更名公社,屬徐村公社(駐北徐村)。
1970年,邯鄲專區改稱邯鄲地區,仍屬成安縣徐村公社。 [4] 
1984年,撤銷公社建制,徐村公社改為徐村鄉,王耳營村屬徐村鄉。
1993年,邯鄲地市合併為邯鄲市,屬邯鄲市成安縣徐村鄉。
1996年,並鄉擴鎮,徐村鄉併入辛義鄉,屬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辛義鄉至今。 [4] 

王耳營村村名來歷

王耳營村周邊村莊圖 王耳營村周邊村莊圖
因王姓建村,初名王莊,後在口語中稱為王(兒)莊。宋元后這裏不斷駐軍紮營,習稱王(兒)營。明弘治九年(1496年),村西重修開元寺碑記載,村名王耳莊營,清代演化為王耳營(雍正《臨漳縣誌》記載),至今未變。 [5] 

王耳營村地理環境

王耳營村位於河北省南部、邯鄲市東南部。這裏古為兩省(河北、河南)三縣(成安、臨漳、磁縣)之交界,地處漳河故道,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東北距成安縣城10公里,南到臨漳縣城僅7.5公里。長郭(長巷-郭坊)公路從村中穿過,市區連接線(邯臨快速)從村東穿行,邯鄲市區810(東)路公交車在村東設有站點。 [1] 

王耳營村經濟概述

村中有磚廠、地毯廠,碳素廠。村民以傳統糧食種植為主,就近打工和外出務工為村內收入主要來源,年人均純收入4320元。 [1] 

王耳營村社會事業

2006年,被縣列為第三批文明生態村。2009年,縣在村建設供水站,為周邊24個村莊供水。本村實現供水站飲水入户率100%。 [1] 

王耳營村歷史遺蹟

開元寺
王耳營村西開元寺明代碑刻 王耳營村西開元寺明代碑刻
開元寺,位於成安縣境西南王耳營村西,二祖寺南5公里。該寺年代久遠,據明朝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重修開元寺碑文記載:開元寺在臨漳縣西北,潞州衞軍屯王耳莊營,其寺不知建自何時,悉毀於兵。永樂初元,芶簡架漏粗奉香火而已。成化十三年,僧道敏等並鄉幫好事者,奔走歸依,佈施雲集,於弘治九年秋落成。據其寺名我們可以大致推斷,該寺大約始建於唐開元年間,後毀於戰亂。明永樂初年,該寺只是簡單重修,規模不大。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春,高僧道敏在潞州衞揮使李公的授意下,發願重修,歷經二十餘年的苦心勞力,終於在弘治九年秋完工。建成後的開元寺碑文描述:“重建佛殿二所,僧房百間,叁門一座,祖師伽藍殿二所,周以垣繞樁嚴,昆廬香花,釋迦五師聖像及諸佛、菩薩羅漢、諸天金剛,莊嚴具足,金碧絢爛,儼然靈山一會。”可見,重修後的開元寺規制較高,諸神齊全,規模巨大,氣勢恢宏,為當地一盛大的佛教道場。清末以來,逐漸頹敗。 [2] 
新中國成立後,僅存一土丘,後當地村民建房取土,在其遺址上不斷有寺院遺存挖出。2002年,當地村民和信眾新蓋殿堂三間,新塑諸佛、菩薩供奉其中。沉沒於地下的明代石碑也被重新豎起。 [2] 
開元寺明碑,刻於明弘治九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碑高2.2米,雖上部斷為兩截,字體依然清晰可辨,無有缺失。碑陽刻有正文,碑陰刻有功德,碑左側刻有明朝奉旨丈地官尺。撰文書寫都是成安人。 [2] 

王耳營村所獲榮譽

2021年10月,被河北省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河北省衞生村”。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