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王曉東考入北京師範大學;1985年赴美留學,1991年獲得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生物化學博士學位;2002年擔任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2003年被聘為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第一任所長
[3]
;2004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是新中國培養出來的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
[4]
;2006年獲得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2013年入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5]
;2017年被評為網易未來科技人物大獎生命科學領域先鋒科學家
[6]
;2019年12月14日,榮登2019“年度影響力人物”榜單,獲“年度科技人物”稱號。
[7]
- 中文名
- 王曉東
- 國 籍
- 美國
- 民 族
- 漢族
- 出生地
- 中國河南新鄉
王曉東人物經歷
編輯1963年,王曉東出生於河南新鄉,幼年家境困難,與外公、外婆共同生活,他的外公王靖山是新鄉市第三中學的英語教師。
1975年9月,憑藉外公的關係進入新鄉市第三中學讀初中,王曉東在初中階段自學完成了高中全部課程,並報名參加了高考,他的高考分數超過了當年大學錄取分數線,但是為了使自己的學習基礎更紮實,初中畢業後進入河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進行高中階段的學習
[8]
。
1984年,師從薛紹白教授撰寫學士論文《研究哺乳動物細胞週期調控》,大學畢業后王曉東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碩士研究生,之後通過中美生物化學聯合招生項目(CUSBEA),經過學校推薦和美方嚴格的考試,王曉東成為當年北京師範大學惟一通過這項考試的學生,只讀了一年研究生課程的王曉東放棄讀研,選擇了出國留學。
1986年,進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師從Richard A. Padgett攻讀博士學位,從事研究哺乳動物前信使mRNA剪切的研究。
1991年,博士畢業後進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Joseph L. Goldstein and Michael S. Brown實驗室進行博士後訓練,從事基因表達的膽固醇調節的研究。
1995年,來到亞特蘭大的埃默裏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系擔任助理教授,從事哺乳動物細胞凋亡的生物化學途徑的研究
[10]
。
1996年,回到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先後擔任生物化學系助理教授(1996-1999);副教授(1999-2001);生物醫學科學傑出首席教授(2001年-)。
2002年,擔任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2003年4月,王曉東和耶魯大學植物分子生物學家鄧興旺一同被聘為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第一任所長
[11]
。
2011年初,發起創辦百濟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全球領先的抗癌新藥。
2013年9月,獲得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頒發的求是傑出科學家獎
[15]
,12月入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7年,獲得網易未來科技人物大獎生命科學領域先鋒科學家
[16]
。
王曉東主要成就
編輯王曉東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王曉東從事的是細胞凋亡規律的研究。2000年,王曉東和助手們進行了一項實驗,研究一種神秘的線粒體蛋白質細胞sMAC,這種細胞可以打破腫瘤的“堅硬堡壘”,誘使腫瘤細胞“自殺”,對研究治療癌症方法有重要幫助
[17]
。
王曉東致力於研究RIP3是如何殺死細胞,以及這個過程與細胞凋亡及其它形式的細胞死亡間有何聯繫,此研究也是對過去15年來細胞凋亡,一種由細胞內Caspases執行的細胞死亡形式的系統研究的延伸
[18]
。
王曉東的多篇學術論文刊登在《科學》、《自然》等國際學術刊物上,成為國際上該領域的知名學者,從1996年他建立起自己的研究室到2004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在這8年間他的論文成果被其他科學家引用超過了15000次,是過去10年中引用率最高的科學家之一
[19]
。
王曉東人才培養
1996年王曉東在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任職以來,培養多名博士生,並在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字研究館信息、全國圖書館參考諮詢聯盟:2008年至2016年期間,聯合培養的博士信息如下
[20]
:
畢業 | 論文名稱 | 作者 | 畢業院校 | 學位 |
---|---|---|---|---|
2017年 | 抗細胞壞死小分子化合物的篩選及抗壞死活性的分子機理研究 | 劉磊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博士 |
2014年 | 線粒體釋放細胞凋亡因子的機理研究 | 蔣顯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博士 |
2008年 | 五羥色胺對小鼠社會行為的影響 | 劉琰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博士 |
2008年 | RIP3是TNFα-誘導性細胞壞死途徑的關鍵調控蛋白 | 何蘇丹 |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 博士 |
2007年 | 在線蟲中NF-Y做為PcG基因調節Hox基因eg1-5的表達 | 鄧寒松 |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 博士 |
2007年 | 線蟲的CBFβ同源基因BRO-1對側線細胞增殖、分化和命運決定的調控 | 夏丹 |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 博士 |
2007年 | 調節多巴胺和5-羥色胺在雄性秀麗線蟲尾部ray表達機制的研究 | 楊勇 |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 博士 |
王曉東榮譽表彰
時間 | 獎項/榮譽 | 參考資料 |
---|---|---|
2003年 | 海克曼化學獎(Norman-Hackerman Award) | |
2004年 | 美國科學院分子生物學獎(NAS Award in Molecular Biology) | |
2004年4月20日 | ||
2006年 | ||
2007年 | 理查德勞恩斯伯裏獎(Richard Lounsbery Award) | |
2010年11月25日 | 澳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 |
2013年 | ||
2013年 | ||
2016年6月 | 第三屆首都傑出人才獎 | |
2017年7月 | 網易未來科技人物大獎- 生命科學領域“先鋒科學家 | |
2019年12月14日 | 2019“年度影響力人物”(年度科技人物) | |
2020年1月 | 費薩爾國王科學獎 | |
2022年11月 | 香港科技大學理學榮譽博士 |
王曉東社會任職
編輯王曉東人物評價
編輯王曉東自幼好學,在老師和同學的眼裏,他明理睿智,是一個純粹做學問的人。初中時期的王曉東很會支配自己的時間,有着很強的創新求異思維能力。王曉東穿戴很平常,貌不驚人,但是他刻苦學習的精神和紮實的學習基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曉東初中英語老師劉培蘭)王曉東在校學習期間,不僅能吃苦、愛勞動,做過許多好人好事,而且學習成績突出,單科成績總能保持在90分以上。(新鄉市第三中學原校長熊夫徵)王曉東的腦子很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當強,做事很有條理,是一個很專業的學生,這是他能夠取得如此成績的重要基礎。
[12]
(大學班主任武愛)
王曉東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留美人員中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第一人。帶領新成立的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為中國在前沿科學領域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32]
。(新中國60年最有影響的海外專家評)
- 參考資料
-
- 1. 王曉東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資深研究員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引用日期2017-12-15]
- 2. 王曉東: 做中國的原創藥物 .環球科學.2016年03月21日[引用日期2017-12-15]
- 3. 王曉東:開墾科研體制的試驗田 .科技日報[引用日期2017-12-18]
- 4. 王曉東: 生命科學不是隻有大師才能做出成果 .中新網.2015-09-14[引用日期2017-12-16]
- 5. 中科院公佈院士增選和外籍院士選舉結果 .科學網[引用日期2013-12-19]
- 6. 網易未來科技人物大獎頒獎:吳光輝、王曉東等獲獎 .網易科技報道.2017-07-17[引用日期2017-12-16]
- 7. 2019“年度影響力人物”榜單在北京揭曉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12-18]
- 8. 附中概覽 > 學校簡介 > 正文 學校簡介 .河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2012-04-01[引用日期2017-12-17]
- 9. 王曉東:從北師大走出來的美國科學院院士 .新浪教育.2012年09月03日[引用日期2017-12-16]
- 10. 王曉東:於細胞凋亡處探尋“新生” .求是網.2015年05月27日[引用日期2017-12-18]
- 11. 科研特區何去何從——王曉東和北京生命研究所的前世今生 .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2016-07-22[引用日期2017-12-17]
- 12. 王曉東:美國科學院院士 .光明網-科普中國.2015-09-16[引用日期2017-12-17]
- 13. 中美院士王曉東:"體制外"的科研所是怎樣的? .騰訊.2016-06-11[引用日期2017-12-16]
- 14.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王曉東:科研是一種令人愉悦的生活 .東方網[引用日期2017-12-17]
- 15. 求是傑出科學家獎頒發楊振寧為王曉東頒獎 .人民網.2013年09月29日[引用日期2017-12-15]
- 16. 首屆網易未來科技人物大獎頒發 讓科學家像明星一樣閃耀 .網易科技報道.2017-07-17[引用日期2017-12-18]
- 17. 美國科學院院士王曉東:smac細胞的發現者 .光明網-科普中國.2015-09-16[引用日期2017-12-15]
- 18. 王曉東院士做客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 .清華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17-12-15]
- 19. 王曉東:最年輕的美國科學院院士 .新浪新聞.2005年06月08日[引用日期2017-12-17]
- 20. 王曉東 培養學生 .全國圖書館參考諮詢聯盟[引用日期2017-12-16]
- 21. UT Southwestern faculty member receives Norman Hackerman Award .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引用日期2017-12-17]
- 22. About the NAS Award in Molecular Biology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引用日期2017-12-17]
- 23. 兩華人獲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和數學科學獎 .新浪新聞.2006年06月22日[引用日期2017-12-17]
- 24. About the Richard Lounsbery Award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引用日期2017-12-17]
- 25. 澳大向莫慶恩王曉東黃景強許嘉璐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人民網-港澳頻道.2010年11月26日[引用日期2017-12-17]
- 26. 第三屆“首都傑出人才獎”擬表彰人選公示 濮存昕雷軍等上榜 .人民網.2016-06-15[引用日期2016-06-15]
- 27. 網易未來科技人物大獎頒獎:吳光輝、王曉東等獲獎 .網易[引用日期2017-07-18]
- 28. 祝賀!華裔科學家王曉東獲2020費薩爾國王科學獎 .人民日報[引用日期2020-01-10]
- 29. 師資隊伍 國外兼職教授 .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引用日期2017-12-16]
- 30. 美院士王曉東受聘河師大名譽教授 .搜狐新聞.2004年10月11日0[引用日期2017-12-17]
- 31. 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王曉東教授做客科學家講壇 .哈爾濱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17-12-18]
- 32. (42)王曉東(Xiaodong Wang) .人民網-國際頻道.2009年10月23日[引用日期2017-12-15]
- 33. 科大首位女校長葉玉如就職典禮暨第三十屆學位頒授儀式 .香港科技大學[引用日期2022-11-29]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