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景

(明初文士)

鎖定
王景(1337-1408),號常齋,元末明初松陽縣人,少時便聰敏異常,博覽羣書。所寫文章高深雄健,深得古人文風精髓,當時被讚譽為“上繼屈宋,下並班馬”。
本    名
王景
景彰
常齋
所處時代
明初
出生地
松陽縣

王景人物簡介

洪武四年(1371),考中舉人,並被授予懷遠教諭。當時天下初定,學校待興。王景與縣學諸生員披荊斬棘,興建學宮,講授堯舜禹湯文武周孔之道,學生多有成就。不久,王景應詔入朝,擬《藩王朝觀儀》、作《京城鐘鼓樓記》。明太祖皆親自批閲,而後升任開州知府,任職期間獎勵農桑,均免徭役,執政公正嚴明,百姓安居樂業。由於政績顯著,又被提拔為山西右參政。王景在山西任職期間,勤政愛民,革清吏弊,卻不幸因觸犯權貴被貶至雲南臨安。雖生活困頓,簞瓢屢空,但他並不介意,每天讀經史書籍自娛自樂。
明成祖繼位後,王景被朝廷重新召回京城,授予禮部侍郎翰林院學士,掌管朝廷詔書擬寫和重大活動記錄等事務,當時朝廷“詔敕皆出於景”。(《明史》載:成祖即位,擢學士。帝問葬建文帝禮,景頓首言:“宜用天子禮。”從之。)在此期間,王景還參與了我國最大的一部史書《永樂大典》及《太祖高皇帝實錄》(《明太祖實錄》)的編撰工作,王均為總編。永樂六年(1408),王景因病去世,留有《玉堂稿》、《南詔稿》傳世。

王景人物生平

王景生於元至元丙子年(1336)四月十五日,死於明永樂戊子年(1408)七月十三日,享年72歲。
王景出生於書香之家,初名“奎”,字“景彰”,又作“景章”“景常”,號“常齋”“太原生”。其父必莊公博極羣書,通“性理”之學。
王景自幼聰敏,少承家學,十歲通《尚書》。師承本土名儒練魯,十五歲“舉業”成,為“明經”。當時,反元起義方興,又為其師考中進士不願仕元、隱歸故里教書育人的凌然氣節所感染,闢“常齋”以屏世紛,疾誓“暨元不競”,18年不赴科考,邊教書邊做學問。
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昭告天下:“自今年八月始,特設科舉……朕將親策於廷,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四年,時年36歲的王景審時度勢,疾志踐行父親“移忠於君”的教誨,拳拳服膺,初赴鄉試,得中“舉人”。
洪武五年(1372)12月,王景懷揣“文詞領浙江行省鄉貢進士”薦書赴京參加六年三月吏部考試。部將奏以官,他力辭不得,領濠州府(不久改鳳陽府)屬縣懷遠教諭之職走馬上任。
懷遠縣地處皖北淮河之畔,是一個多戰亂多水災多乞丐的窮地方。王景初到之時,縣學舘舍已毀於兵燹,一些被動員來複學的生員因無所棲身而無心從師受業。為安定人心,他蓬户甕牗,題上在老家用過的書房名“常齋”二字,並當眾卜卦,恰巧抽到一枝“得易之恆”的竹籤。當筮者解到“古‘恆’者,常也,久也。常固能久,久則悠遠矣”時,他對生員們説:“吾惟盡其職耳。”諸生感念王景對復興懷遠教育、培養本地人才有恆久之心、長遠之計,個個甘心忍受窮苦,安心讀書。接着,他請求知縣唐蔚擠出資金,鳩工營建,晝夜程督,還帶領生員伐樹木,挑土石,築牆垣,在廢墟上重建校舍,真正實現復學。從此,他將心血傾注在教學上,誨人不倦,士子則學而不厭,多有成就。
王景三年教諭諸事“上於天官”(借指吏部尚書),考核成績為“九州二十五縣最”。吏部擬予擢升。
洪武九年(1376),王景正在候任,接到父親病故惡噩,聞訃哀號,頓絕復甦,從古制,回家服喪三年。
洪武十二年(1379),王景服喪畢,正當旨徵:“天下博學老成之士皆應詔至京師。”浙江布政使安然推薦時年43歲的王景赴京應詔。在“訪以治道”後,他先為翰林院值日官,隨班朝見,後被“鍚晏西序”,即當值夜班的聽事官。他廣聞博記,精選素材,寫成《京城鐘鼓樓記》,文辭優美,名動京城。
遂奉命制《朝享樂章》,又制《藩王朝覲儀》,改賜日本書。累贖佳篇流傳宮廷內外,連朱元璋也逐篇親覽,大加讚賞。不久,擢升王景為大名開州(即今濮陽)知州,從五品。
河南開州歷經戰亂,田地荒瘠,户口凋耗,閭里空虛,百廢待舉。在開州任上,王景發其素藴以施於政,改革税制,輕徭薄賦,增加收入;治理百姓寬而平、明而恕,不為淺功近利,致力於勸農耕,多開地,增收人,民皆安之;以公正、嚴明之政風整頓吏治,考核屬吏,稽察奸宄,審決訟案,力督州衙和屬邑縣衙專力於公,專心為民;還以師長的睿智、胸襟重教育人,興修學宮舘舍,收容流浪學童,復興教育;建造祭壇,用以法天地,敬神明,尊宗祖,禮賢士,扶正風氣。
他主持新建“郭忠烈公祠”並作《郭忠烈公祠記》,祭祀邑人郭嘉,記其英勇殺賊寇、壯烈犧牲的事蹟,褒其為民盡忠的精神,起到扶正壓邪,引人向善的作用。
王景主政開州一年餘,政通人和,百業興旺,新增籍户三千口,州庫轉盈,政績顯著,又考核為最,仕途前景光明。然而,他積勞成疾,身心交瘁,於洪武十三年(1380)辭職回家養病。
洪武十四年(1381),王景入朝覲見皇上。朱元璋將他留在身邊從事文贖。九月,朝廷任命會稽人韓宜可為山西行省右布政使,任命王景為山西行省布政使右參政,兩人遂結伴赴任山西。
在山西任上,王景大力協助布政使韓宜可工作。由於山西在元末明初遠離戰亂,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物產豐饒,故為朱元璋所倚重,賦糧任務為江北各行省之最。鑑於前任右布政使張新因文高能低賦徵不足而被特令致仕,韓宜可感到壓力很大。為了確保税糧徵收,王景認真履行參政職責,以宣化承流為己任,提振紀綱,教化百姓,賑恤貧民,移風易俗,肅清吏弊,彰善惡癉,上下屬目,很快使税糧徵收步入正軌。然而,時有官吏與豪户勾結,偷税漏税,貪贓枉法。韓宜可指派王景依法查辦。對方不肯服罪,羅識罪名,上書誣告。
洪武十五年(1381)9月,朱元璋不分青紅皂白,將韓宜可和王景貶謫雲南。
經過一路顛沛流離,韓宜可和王景於洪武十六年(1382)才到達雲南臨安府(今建水縣)。謫居之初,王景簞瓢屢空,一貧如洗,度日如年,卻不介意,天天仰思朝廷聲教,日日以讀史經為樂。他謹慎交往,對故人饋贈也要甄別,非義者不受。
好在當時雲南全境已經平定,軍隊開始屯田,移民正當墾殖,社會趨於安寧,唯文教振興缺乏人才。一批被貶嫡的文人官員在有“西南蠻夷”之稱的雲南成了十分稀缺的人力資源,受到雲南軍政長官沐英、張紞的禮遇,文名崇高的韓宜可、王景、樓璉等人更是獲得到厚恤和人身自由。
於是,王景和韓宜可以帶罪之身諫言辦學,充師講學,爬山涉水,遊走於各族集居村落,諭理勸學,提倡文教;經常在臨安府文廟講學,授業子弟,因而從學者雲集,一時形成“以詩書自勵,弦誦聲達旦”讀書風氣,人文蔚起。對此,後世志書評價極高。
《臨安府志》雲:“臨安文化之開,自韓都諫、王學士兩先生謫居姶。”《滇史》載:“二公博學宏才,詩文高古,滇人多從之遊。……臨安文風,二公倡之,郡中至今崇祀。”《雲南通志》載:“初,臨安人不知學。自二公來相與講論庚唱,郡中子弟翕然從之,於是文教始興,至今猶景仰焉。”王景在建水文廟教學之餘,遊歷各地,或應邀到臨安各縣講學,或縱遊山水,或撰寫詩文,至今尚存《《平雲南頌》》《敬思堂記》《龍泉山道院記》《文節先生墓墟銘》《雲津橋記》《為新建府治記》《董莊愍死節威楚記》《通海縣重修湧金寺記》《黔寧昭靖王祠堂碑》《金齒安邊定遠樓序》等10多篇記事文、《臨安秋江靜釣》《判山翫月》《賀西平侯大人平越州》《越州回師》等10多首詩篇及《饒歌》二十,匯成《南詔稿》。這些作品或謳歌雲南建設成就,或稱讚平亂戰績,或讚美英烈功勳,或吟詠故友交情,具有較高的文史價值和文學價值,廣泛流傳,彪炳史冊。
此外,他還憑藉崇高文望應邀纂修首部《雲南志》。
王景、韓宜可為振興臨安乃至雲南教育事業作出巨大貢獻,培養了大批人才。考雲南舊志,在終元之前,雲南只出過5位進士,無一臨安府人。從洪武十六年(1382)起,臨安經過16年文教振興,於永樂二年(1404)考取第一個進士張文禮,此後進士輩出,到明末又出了51名進士,共計52名士,約佔雲南行省同期進士總數的一半,故得“臨半榜”的美稱。王景、韓宜可謫居地建水縣尤其文教昌盛、人文薈萃,得享“文獻名邦”“滇南鄒魯”的美譽。
鑑於王景、韓宜可的突出貢獻,明成化九年(1486),臨安士民在王、韓二公講學處建亭,名“讀書枱”;又在文廟正殿左側建“寄賢祠”(也稱“二賢祠”),與孔子同時祭祀,這在全國文廟祭祀儀式中絕無僅有。
洪武三十一年(1398),由於雲南原布政使、吏部尚書張紞推薦,召韓宜可等人入京。
建文元年(1399),頒大赦令。時年64歲的王景應召入翰林院,任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與董倫同為總裁始修《太祖實錄》。不久,母親項氏病故,他回家守喪。
服喪期滿,正值“靖難”事畢,建文朝亡。朱棣為得人心,決定重修《太祖實錄》,賜名《太祖高皇帝實錄》,命王景為纂修官。
朱棣為了登基,召天下才子擬製詔書,先後發生方孝孺擲筆而被誅、樓璉惶恐而自經、王達服銀屑死等事件,後遂有私授王景草制詔書之説。
永樂元年(1403),王景為翰林侍講,不久升學士階奉政大夫,成為皇帝的重要幕僚,受到寵信,居清華之地,掌管詔書擬製和大亊記錄,史稱“一時詔敕皆出於景。”又稱其文“上繼屈、宋,下並班、馬。”晚年,王景面容清癯,美髯飄逸,立於朝廷,不改鄉音,諍言鏗鏘,無私無畏。一天,明成祖朱棣問:“葬(指建文帝朱允炆)用何禮?”眾口緘默,唯王景頓首曰:“宜用天子禮。”上從之。又一天,朱棣想出師親征,恰巧下雨,心裏很不高興,左右不知如何是好。王景從旁説道:“下這場大雨是上天為陛下洗干戈呀。”左右不辨其語,唯獨一位永嘉籍衞士私下裏奏明王景的語意,朱棣才轉憂為喜,放棄親征。此後,任命王景為親軍指揮使。
永樂二年(1404),朱棣命解縉、姚廣孝等4總裁率147人纂輯《文獻大成》,次年稿成。因存在“所纂尚多未備”的缺點,朱棣遂於永樂三年(1405)初改命解縉、姚廣孝等4總裁“同任監修”,任命禮部侍郎兼禮試主考官王景、國子監祭酒胡儼等5人為總裁,領2169人在文淵閣繼續纂修,歷四春秋,於永樂六年(1408)十一月修成中國歷史上最早最大的百科全書——新《文獻大成》計22937卷(《目錄》60卷、《明實錄》22211卷)——欽賜“永樂大典”書名。
可惜王景於永樂六年(1408)七月十三日“以疾卒於官”,為這部不朽的鴻篇鉅製耗盡心血。葬江寧鳳棲鄉。
十五年後,永樂二十一年(1421),王景第五子、江寧應天府訓導王貫為立陳璉所撰《故翰林院學士王公景彰墓碑銘》。銘雲:景公“子五:曰宏、曰荊,先卒:曰誠、曰信,克承其家;曰貫,癸卯(1423)貢士,即索銘者。女二:長適同邑周某,次適鎮撫戴貴。孫四、孫女四,尚幼。”“在翰林為《玉堂稿》,在黔中為《南詔稿》,藏於家。”王景在朝為官期間,樂於薦才舉賢,如舉薦崑山人史謹,授應天府椎官;薦松陽人、明經周煥入文淵閣修國史;推松陽人、賢良程仲堅,授監察御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