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擴

鎖定
王擴(1156—1219),字充之,中山永平(今河北完縣)人。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進士。累遷德州防禦使。泰和八年(1208),為監察御史貞祐三年(1215),為户部侍郎,遷河南路都轉運使。
本    名
王擴
充之
出生日期
1156年
逝世日期
1219年

王擴簡介

王擴(1156—1219),字充之,中山永平(今河北完縣)人。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進士。累遷德州防禦使。泰和八年(1208),為監察御史貞祐三年(1215),為户部侍郎,遷河南路都轉運使。四年,蒙古破潼關,兵至京城近郊。擴行六部事,規辦潼關糧草,過中牟不可進,宰相高琪劾其畏避,削兩階,降授龍州防禦使,行六部侍郎,規辦秦、鞏軍食。既而權陝西東路轉運使,行六部尚書。致仕。卒,諡剛敏,一作剛毅。擴博學多才,而梗直不容物,故不達。《中州集》卷八錄其詩一首。生平事蹟見《金史》卷一○四、元好問《嘉議大夫陝西東路轉運使剛敏王公神道碑》(《遺山先生文集》卷一八)、《中州集》卷八。 [1] 

王擴《金史·王擴傳》

王擴,字充之,中山永平人。明昌五年進士,調鄧州錄事,潤色律令文字。遷懷安令。猾吏張執中誣敗二令,擴到官,執中挈家避去。改徐州觀察判官,補尚書省令史,除同知德州防禦使事。被詔賑貸山東西路饑民,棣州尤甚,擴輒限數外給之。
泰和伐宋,山東盜賊起,被安撫使張萬公牒提控督捕。擴行章丘道中,遇一男子舉止不常,捕訊,果歷城大盜也。眾以為有神。再遷監察御史,被詔詳讞冤獄。是時,凡鬥殺奏決者,章宗輒減死,由是中外斷獄,皆以出罪為賢。擴謂同輩曰:“生者既讞,地下之冤云何!”是時,置三司治財,擴上書曰:“大定間,曹望之為户部,財用殷阜,亦存乎人而已。今三司職掌,皆户部舊式,其官乃户部之舊官,其吏亦户部之舊吏,何愚於户部而智於三司乎?”既而三司亦竟罷。張煒職辦西北路糧草者數年,失亡多,尚書省奏擴考按,會煒亦舉王謙自代,王謙發其奸蠹,擴按之無所假借。煒舊與擴厚,使人諉擴曰:“君不念同舍邪?”擴曰:“既奉詔,安得顧故人哉!”
大安中,同橫海軍節度事,籤河東北路按察事。貞祐二年,上書陳河東守禦策,大概謂:“分軍守隘,兵散而不成軍。聚之隘內,軍合則勢重。饋餉一途,以逸待勞,以主待客,此上策也。”又曰:“軍校猥眾,分例過優,萬户一員,其費可給兵士三十人。本路三從宜,萬户二百餘員,十羊九牧,類例可。乞以千人為一軍,擇望重者一人萬户,兩猛安、四謀克足以教閲約束矣,豈不簡易而省費哉。”又曰:“按察兼轉運,本欲假糾劾之權,以檢括錢穀。邇來軍興,糧道軍府得而制之。今太原、代、嵐三軍皆其州府長官,如令通掌資儲,則弊立革,按察之職舉矣。”又曰:“數免租税,科糴益繁,民不為恩,徒增廩給,教練無法,軍不足用。”書奏,不見省。
遷汴後,召為户部侍郎,遷南京路轉運使。太府監奏羊瘦不可供御。宣宗召擴詰問。擴奏曰:“官無羊,皆取於民,今民心未安,宜崇節儉。廷議肥瘠紛紛,非所以示聖德也。”宣宗首肯之。平章政事高琪閲尚食物,謂擴曰:“聖主焦勞萬機,賴膳羞以安養,臣子宜盡心。”擴曰:“此自食監事,何勞宰相!”高琪默然,銜之。有司奪市人衣,以給往戍潼關軍士,京師大擾。擴白宰相,請三日造之。高琪怒不從。潼關已破,大元兵至近郊,遣擴行六部事,規辦潼關芻糧。偕户部員外郎張好禮往商、虢,過中牟,不可進。高琪奏擴畏避,下吏論死。宣宗薄其責,削兩階,杖七十,張好禮削三階,杖六十。降為遙授隴州防禦使,行六部侍郎,規辦秦、鞏軍食。逾月,權陝西東路轉運使,行六部尚書。致仕。興定三年,卒,諡剛毅。擴博學多才,梗直不容物,以是不振於時雲。 [2] 
參考資料
  • 1.    鄧紹基,楊鐮主編. 中國文學家大辭典 遼金元卷.北京:中華書局,2006:18-19
  • 2.    《金史·列傳第四十二》  . 國學網站 — 原典寶庫[引用日期201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