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志樂

鎖定
王志樂,1948年生,浙江臨安人。著名研究世界近現代歷史的經濟學家。現任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兼任國家產業政策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對外經貿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特約研究員。獲國務院頒發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證書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中文名
王志樂
出生日期
1948年
出生地
浙江臨安
代表作品
《跨國公司在華髮展新趨勢》
《軟競爭力:跨國公司的公司責任理念》

王志樂人物簡介

自1993年來的十幾年間,王志樂先後完成了德國、日本、韓國、美國和新加坡等國的企業在華投資研究。並撰寫和發表了一系列關於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發展、跨國公司的戰略管理、跨國公司責任理念等問題的論文與著作。代表作有:《跨國公司在華髮展新趨勢》、《軟競爭力:跨國公司的公司責任理念》等。近年來,關於外資併購中國企業的問題,王志樂因為表現出支持的態度而在社會上引發了不少爭議。 [1] 

王志樂主要經歷

1961―1968 北京四中初中和北京師大二附中高中“文科試驗班”畢業
1968―1978 黑龍江國營農場管理局工作,先後任農工、教師、機關幹部
1978―1982 東北師範大學本科和研究生畢業,獲世界近現代史碩士學位
1982―1992 中國人民大學任教,先後任講師、副教授,講授德國現代化、瑞士現代化,近現代科技史、世界近現代史等課程
1985―1988 德國比勒菲爾德(BIELEFELD)大學、德意志博物館和瑞士伯爾尼(BERN)大學學習德國和瑞士經濟史、企業史和現代化史
1992―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工作,任研究員(教授)和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家產業政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新世紀跨國公司研究所所長,中國投資協會外資投資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集團公司促進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對外經貿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特約研究員。
獲國務院頒發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證書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王志樂主要工作

自1993年以來,先後完成了德國、日本、韓國、美國和新加坡企業在華投資研究,力主外資併購中國企業,認為引進外資可增強國家競爭力。跨國公司作為研究重點,迄今共訪問調查80 餘家著名跨國公司在華代表機構,包括50餘家跨國公司國外總部、香港地區總部以及它們400餘家在華投資企業。在此基礎上,撰寫和發表了一系列關於全球化、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競爭、跨國公司的戰略管理、國家經濟安全、自主創新、外資企業等問題的論文與著作。

王志樂出版圖書

王志樂主要觀點

一是引資越多國家經濟越安全;二是外資所佔市場份額大不等於壟斷;三是本土企業被外資企業併購是整合國際資源,“與外資合作出現問題應當更多地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四是自主創新不是自己創新,要在學習國際先進技術基礎上創新。”——〔王志樂《外企在中國不會形成行業壟斷》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10月17日
在凱雷併購徐工這場論戰中,以王志樂為代表的學者支持徐工外賣,並表態“關於徐工的併購,我們覺得被凱雷收購也好,或者最終被卡特彼勒收購也好,就算由外資控股了,也是變成了一箇中國的外資企業。”“在我們內資充裕的情況下也應當繼續積極吸收外資”
但在上工申貝收購德國DA,北京第一機牀廠收購德國科堡機牀廠時,王志樂稱,“收購以後,品牌、技術專利以及工廠和研發中心都屬於中國企業了。”

王志樂主要論著

01、《成功的合作,廣闊的前景―德國企業在華直接投資》(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12
02、《著名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投資》(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1996.2
03、《德國在華直接投資》(主編),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8
04、《韓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1996.12
05,《德國企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投資》著(德文版),德國SPRINGER 出版社,1996
06、《日本企業在中國的投資》,(著)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3
07、《美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1
09、《2002/2003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報告》(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2002.12
10、《跨國公司在華髮展新趨勢》,(著),新華出版社,2003.1
11、《2004跨國公司在中國報告》(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4
12、《走向世界的中國跨國公司》(主編),中國商業出版社, 2004.5
13、《2005跨國公司在中國報告》(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1
14、《軟競爭力-跨國公司的公司責任理念》(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9
15、《2006跨國公司在中國報告》(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1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