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家莊基督教堂

鎖定
王家莊基督教堂位於五一街王家莊巷75號,是麗江古城多元宗教文化交相輝映的見證 [1]  。1996年麗江“2·3”大地震後,其建築物受損嚴重,被列為D級危房。
籌建於1905年,建於1922年 [2]  ,落成於1930年,該建築由英國人設計,為歐洲風格與麗江納西民居建築風格相結合,是麗江古城一棟極具特色的建築。
教堂為土木結構建築,高15米,頂部蓋瓦,呈東西向長方形佈局,四個角落分別立有四個磚柱,為麗江最早的磚柱建築物。在教堂頂部西側曾有一座鐘樓,所懸掛之銅鐘是由英國直接運到此地。鍾直徑約0.8米,高約1.2米,鐘聲響起,方圓幾里都能聽到其悠揚的聲音。 [2] 
中文名
王家莊基督教堂
地理位置
五一街王家莊巷75號
景點級別
民族文化示範窗口
著名景點
麗江古城

王家莊基督教堂發展歷史

教堂由英國傳教士安永靜、傑西夫婦於1921年設計建造,結合了歐洲風格與麗江納西民居建築風格,是古城內一棟獨具特色的建築。教堂為土木結構建築,高15米,頂部蓋瓦,呈東西向長方形佈局,四個角落分別立有四個磚柱,也是麗江最早的磚柱建築物。
1996年麗江“2·3”大地震後建築物受損嚴重。 [1] 
2009年,麗江古城管理局正式委託麗江和墨規劃設計院為設計單位。
2010年,設計院會同北方工業大學古建築專家工作組,對教堂建築羣現存狀況進行細緻深入的勘測調查,詳細記錄了建築羣體、院落及周邊環境現狀,通過對教堂建築羣殘損現狀分析,編制了王家莊基督教堂建築羣勘察報告與修繕設計方案,一點一滴恢復故居原貌。 [2] 
王家莊基督教堂
王家莊基督教堂(4張)
2014年10月正式啓動了原址原貌修復建設工程,至2016年3月修繕完成建設開館。王家莊教堂的修復不僅恢復了麗江古城特色歷史建築,同時展示了麗江古城多元宗教文化。 [1] 

王家莊基督教堂景點特色

2016年3月15日,修繕一新的麗江古城顧彼得舊居、麗江古城王家莊基督教堂遺址參觀點揭牌,以及麗江古城“手道麗江”手工院落開館儀式在麗江古城舉行。此後,麗江古城又多了3處可充分領略麗江歷史文化的免費景點。
據瞭解,麗江古城王家莊基督教堂籌建於1905年,落成於1930年,該建築由英國人設計,為歐洲風格與麗江納西民居建築風格相結合,是麗江古城一棟極具特色的建築。1996年麗江“2·3”大地震後,其建築物受損嚴重,被列為D級危房。
2006年起,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對教堂開展了前期調查和梳理,通過尋訪本地文化人士,搜尋文字圖片資料,進行修繕可行性研究,並與相關設計機構會同北方工業大學古建築專家工作組,對教堂建築羣現存狀況進行了細緻深入的勘測調查,編制了王家莊基督教堂建築羣勘察報告與修繕設計方案。
2014年10月正式啓動了修復建設工程,按照歷史建築修繕的要求,原址原貌修復,遵守修舊如舊、木結構主體不落架的原則,對具有近90年曆史的受損建築進行了科學修復,儘可能還原其歷史風貌。在此基礎上,通過合理利用建築羣的部分院落空間,還打造了“手道麗江”手工院落,將其拓展為麗江古城傳統手工藝傳承與展示基地,為麗江古城的文化保護傳承進行了新的嘗試。
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通過對顧彼得舊居、王家莊教堂的修復以及民族文化展示院落的打造,不僅是對麗江古城歷史特色建築的恢復再建,更是麗江古城多元文化交相輝映、成為名副其實的多元文化福地的歷史見證。”
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副局長和紅陽表示,民族文化是麗江古城的血脈、根基、靈魂,古城承載文化,文化成就古城,特有的民族文化是體現麗江古城文化遺產價值的重要元素。今後,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將繼續深入做好傳統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搶救、保護,做好麗江古城歷史遺存修復,增加古城文化內涵、提升古城文化品位。同時,將着力做好傳統文化與先進思想、現代技術的借鑑融合,充分利用現有文化資源,結合新興傳播方式,利用科技手段實現麗江古城歷史和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發展。
據瞭解,近年來,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緊緊抓住建設“世界文化名市”、打造“麗江文化硅谷”的戰略目標,以民族文化原真性保護為重點,不斷強化措施,加大資金投入,加快歷史文化遺存恢復工作,鼓勵傳統民族文化活動,進一步賦予了古城旺盛的文化生命力,形成了以“方國瑜故居”、“和志剛書齋”、“東巴紙坊”、“雪山書院”、“王丕震紀念館”、“恆裕公”博物館等為代表的一批民族文化示範窗口。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