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天開

鎖定
王天開 [1]  ,1948年出生,1982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化學系。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化學特級教師,北京市教科院兼職教研員,宣武區學科帶頭人、“名師講學團”成員。多年帶理科實驗班,指導化學競賽。教學別具特色,深入淺出,幽默風趣,教育教學能力極強。對學生要求嚴格,注重培養學生能力,尤其是科學探究能力。對化學教學和高考有獨到的研究,編寫發表了《3+X理科綜合》等多部書籍和論文。
中文名
王天開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48年
畢業院校
北京師範大學化學系(1982年畢業)
職    業
教師
性    別

王天開人物簡介

王天開重視教研組青年教師培養,先後指導鄧樺老師《溶解度》一課,獲北京市説課一等獎、錄像課全國一等獎(2001年,2002年);指導劉莉娟老師《廢液的處理》一課,獲全國優秀初中課一等獎(2002年);指導吳士坤老師《化學實驗中的壓強問題》一課,獲區青年教師評優課一等獎(2002年);指導吳東芽老師《銅和硝酸的反應》、姜華老師《硝酸的化學性質》、趙明新老師《化學中的壓強問題》三節市級研究課(2003年);指導李寶宏老師《過氧化鈉的性質》、劉新春老師《鈉的性質》二節師範大學附校中心研討會優秀展示課(2003年)。

王天開從教歷程

王天開老師的從教經歷簡單得有些令人吃驚:下鄉,參加高考,上大學,分配……
在王天開上中學的時候,剛好碰上政治運動。由於家庭出身不好,1968年,剛滿二十的王天開下鄉來到了內蒙古農村,在那裏度過了一年多的時間。然後又去了山西的農村,一待就是四年多。那時候的生活非常艱苦,早上天剛亮就得起牀,一天四五趟地往返於七八里地的路程;在田裏插秧,一天下來腿都直不起來,後來都落下了毛病。談起那段時間的經歷,王天開記憶猶新:“那時候整天干活,身體又好,愛運動,所以吃得多,常常吃不飽。”
到了1973年,王天開又去了煤礦,在那裏幹過很多工種,從測量到管料,甚至是那種純體力勞動,六年的時間又過去了。那個時候的王天開,根本就沒有想過後來會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優秀教師。
可是他不甘平庸。當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時,王天開的機會來了。這個下鄉幹活長達10年、已過而立之年的年輕人蔘加了高考,一舉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化學系。
談到為何走上了化學教師的這條道路,當時的王天開在填報志願時想得特別簡單:那個時候自己已經成家,而妻子在北京,兩地分居,為了夫妻團聚,也為了擺脱當時自己不如意的生活狀況,就報了北京師範大學;而報化學系只是因為當時化學成績好。
於是,已過而立之年的王天開來到了北京師範大學,和那幫一二十歲的年輕人一起,度過了四年的大學時光。1982年,已經35歲的王天開被分配到了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當起了一個普通的化學老師。
回首這段坎坷而又簡單的從教歷程,如今已是特級教師的王天開很感慨:“要説當時自己有當老師的遠大理想,也談不上。沒説我反對這個,也沒説我就終身幹這個了,沒有。”當時選擇這條路,的確不算是什麼志願或者志向,儘管這一路來走得也並不是那麼順暢,可是王天開還是堅持下來了,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幾年,並且慢慢喜歡上了這個職業。如果讓王天開重新選擇一次,他説,他還是會做同樣的選擇,在這小小的講台上書寫自己的人生。

王天開教學特色

“不滿”是創新的源泉
“聽特級教師王天開的課,最讓學生感興趣的,除了牢騷,還是牢騷。”在北師大附中學生的眼裏,王天開永遠是漲紅着臉,牢騷滿腹。
其實,王天開是被歷屆學生公認的不可不聽、為數不多的幾位課講得極好的教師之一。王天開上課最大的特點,就是用他自己的眼光審視一切,無論是教科書的內容編排,還是課後習題的難易程度,甚至連高考試題的出法、學生上課的態度等,都會成為他不滿的理由。學生們也就在王天開的牢騷聲中,把握了知識的真諦。因此,王天開的課絕對不是那種一板一眼的傳統示範課,而是處處顯示着他自己的創新。儘管用王天開的話説,他“過去不太尊重學生”,但每年學校期末的民主測評,學生們給王老師打的分一定是全校第一。
在當年北師大化學系82屆學生裏,王天開“腦瓜子好使”是出了名的。在同事的眼裏,王天開的創新精神尤其值得學習。有一年,王天開向學校提出學科交叉研究申請,他自己要承包一個班、同時教授數理化3門課,結果沒被批准。
特級教師與普通教師最大的不同,在於特級教師能敏鋭地發現教學實踐中的不足,並身體力行地去完善它。惟有不滿,才有創新;惟有耕耘,才有收穫。中小學教師中,對教育教學實際不滿的不乏其人,只有那些幾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的人,才會最後獲得特級教師的殊榮。
嚴格要求,認真負責
王天開老師在輔導學生 王天開老師在輔導學生
王天開老師的化學課一貫精講精練,很受學生的歡迎。他提出,“要想減輕學生負擔,就要加重老師負擔。”“教師精心備課,精心選擇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課堂要面向大多數,課下通過個別輔導解決個別學生問題;教師要整體安排教學進程,分散難點,分解壓力,從而達到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尤其減輕畢業班學生的負擔。”
在一堂高二的試卷分析課上,王老師有選擇地揀着試卷上的題目,讓大家做,然後一個個提問:“你是怎麼做這道題的?”一個回答不出,再問另一個。最後分析的時候,只消幾句就把一道題講得通通透透。這樣看來嚴格的教學方法,卻在每一句話中都透露着輕鬆與鼓勵,每一個被叫到的學生並不害羞膽怯,而是大大方方把自己的解題思路與大家分享,即使只想到那麼一點。
王天開的課的確不是那種一板一眼的老師講課學生聽的形式,他愛跟學生互動,愛問學生問題,有的學生一節課甚至能被問到好幾次,“一個問題回答不上來,一會兒再問到,表面上看不是一個問題,實際上還是剛才那個問題,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形式而已。”這就是王天開的特點,對每一個學生都毫不含糊,沒有掌握好知識的學生休想逃得過他的火眼金睛,但學生也確實在這種教育方法之下一天天進步。想起這個班裏一個學生對我這樣評價王老師的教學:“他上課的時候,老愛提問,尤其是對學習不大好的,一直問到會了為止。一開始我們都不適應,現在覺得這方法挺好的。”
王天開對學生嚴格要求是出了名的。據説有一次,他讓學生背元素週期表,突然某一天來了個突然襲擊,説是要檢查默寫,結果大家都趕緊翻出書來背。對這種“臨時抱佛腳”,王天開很無奈:“説第二天檢查,大家都背;説不知道哪天檢查,大家都不背;突然説今天要檢查,趕緊翻書背。”當時王老師嘩地一下就把化學科代表的書扔地上了,“你是化學科代表,應該帶頭,做出榜樣。”王天開在教學當中一直強調記憶的重要性,只有在記憶的基礎上才能進行理解,什麼都不記就不行。有學生問他:“書上的化學方程式怎麼掌握?”王天開就回答三個字:“背下來。”在王天開的印象中,1983、1984、1985那三年,北師大附中的理科都位於北京市高考的第一名,“原子量、分子量,常見的一百多個,那時候的學生都能背下來,現在的學生懶,不記。”
王天開對學生的嚴格其實首先建立在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之上,“如果我講錯了,我心裏覺得彆扭極了。”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如果有學生問到他沒有想到的問題,要能馬上反應過來,給學生一個滿意的答案。正如俗話所説,“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為了準確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王天開將大量的準備工作放在了課下,認真備課,認真看書,吸收與化學有關的知識以及有關的教育理論,因為他覺得作為一名老師,基本功應該紮實,這是最基本的。從教這麼久,他從未放棄過對自己的嚴格要求。
王天開老師在課堂上 王天開老師在課堂上
作為北師大附中化學教研組的組長,王天開認真、負責、勤奮的精神也是為每個人所稱道的。雖然每年由自己為每名老師分配教學任務,但王天開從來不挑,總是給其他老師分配完班級之後,自己再教剩下的。尤其令教學組的同事們佩服和稱讚的是,有一年,學校安排教師任課時出現困難,王天開愣是一個人同時擔當起高中三個年級的化學課授課任務,這在學校的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這樣的工作態度,使王天開在教研組的老師中樹立了很高的威信。
雖然王天開是一名非常嚴格的老師,但他並不是那種死板的“老古董”。記得剛進學校時,由於跟學生的關係很好,有一名老師還這樣跟他開玩笑:“王老師,您長得五大三粗的,怎麼就鎮不住學生呢?”
其實,能做一名既在學習上嚴格要求學生,又在課下與同學們打成一片、深受喜愛的老師,是多麼的令人驕傲。如今,王天開以前教過的學生——即使是曾經被他嚴厲批評過的,在闊別母校之後還會不時地來探望這位受人尊敬的嚴格而又慈祥的恩師。

王天開名師建言

下面是王天開老師發表於《化學教育》期刊1997年第4期的一篇文章。
高考複習階段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在高考總複習階段,更需要強調這種主體作用。下面僅從考生角度談一談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瞭解自我
瞭解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具備的能力與高考要求是否相符,是進行復習的前提。這樣,在複習時,大方向明確、有的放矢。具體作法是:
1.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解答,找到自己知識和能力方面的不足,通過不會解答的題目,發現知識的漏洞,儘快彌補。
2.高考化學是難度和速度兼有的考試。因此,一方面解題時要做到準確,保證得分率,另一方面還要有解題速度的要求。考生應針對在解題時出現的步驟繁瑣、速度慢的情況,找到能力上的差距,從方法上進行提高。
3.考生應重視課堂練習、摸底考試、模擬考試。在考試的特定環境中所取得的成績最能客觀地反映每個人的真實水平。
4.增強自我檢查意識,定期進行在限定時間內獨立答卷,不斷摸清自己的水平。
此外,在瞭解自己絕對水平的同時,還應瞭解自己在考生中的相對水平,擺正自己的位置,從而減輕心理上不必要的壓力。
採用恰當方法
進行復習時要做到:在按科學規律辦事的同時,必須結合自身掌握知識的特點,揚長避短。
1.歸納、總結、使知識網絡化,是複習中的重要方法。由於每個人的記憶、理解、思維方式不盡相同,因此考生不能把別人總結的東西全部照搬,而應針對自己掌握知識的特點,採用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理解、記憶、應用。
2.在解題時,應善於處理最佳解法和可行解法的關係。對於一道多解的題目,如果最佳解法對自己難以掌握,應結合自己水平,採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解題,以免在考試中思考時間過長或張冠李戴。
堅持獨立思考
考生在緊張的複習中,往往處於教師灌輸知識的環境中,自己必須注意發揮主觀能動性。當遇到問題時,應首先進行獨立思考,如果一味地依賴他人,勢必限制了自己的思維,不利於自身水平的提高。要善於處理獨立思考和向他人(教師、同學)求教的關係,只有當問題實在難以解決時,再通過問詢教師或與同學探討的方式解決。
學生的主體作用還體現在自我獲得知識、拓寬知識、加深知識等方面。只要考生在複習過程中做到温故知新、不斷總結,就能達到逐步提高、自我完善的目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