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國勝

(瀋陽化工學大學化學工程學院總支書記)

鎖定
王國勝(1965-),男,山東萊州人,化學工程學院教授,東北大學工學博士,碩士生指導教師,東北大學兼職博士副導師。現任瀋陽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總支書記兼科研副院長,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 “百人層次”,遼寧省教學名師,瀋陽化工學院學科帶頭人。現為遼寧省硼工業協會理事。中國化工學會無機酸鹼鹽專業委員會第三、四屆無機鹽行業硼化物專家。國家節能中心專家。 [1] 
中文名
王國勝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山東萊州
出生日期
1965
畢業院校
東北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務
瀋陽化工學大學化學工程學院總支書記兼科研副院長
主要成就
瀋陽化工學院學科帶頭人;遼寧省硼工業協會理事;國家節能中心專家
職    稱
瀋陽化工學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教授
發表論文數目
81篇(截至2019年7月) [2] 

王國勝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硼、鎂一維化工產品(納米線、納米棒、納米管、納米帶、納米板等)可控制備及應用技術;手性配體的設計、製備及手性拆分技術;多相流(噴動牀、移動牀反應器)反應工程技術。
獲遼寧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各一項、三等獎兩項。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一等獎兩項。瀋陽化工學院優秀教師、優秀黨員。主講“化工原理”、“化工傳遞過程”、“高聚物加工傳熱學”等。 [1] 

王國勝教學研究

參加和承擔國家“十一五”教育教學研究課題、遼寧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遼寧省“十一五”規劃課題等5項,主編教材2部,發表教學研究論文5篇。獲遼寧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各一項、三等獎2項。遼寧省精品教材獎1項。 [1] 
承擔本科學生“化工原理”、研究生“化工傳遞過程”等理論和實踐教學任務 [1] 

王國勝主要貢獻

參加或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遼寧省教育廳、遼寧省人事廳科技計劃項目等13項,主持橫向科研課題等14項。公開國家發明專利20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8項。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一等獎2項。出版著作1部。 [1] 

王國勝經驗交流

對學生,課堂紀律 “嚴”與“松”,出席率必須保證,不點名,採取簽約制,要求班長、學委組織學生上課,每天彙報出席情況(事前請假),採用一次無辜缺席即取消學生考試資格 的方法。對不願上課的同學,曉之以理,比喻為去“市場買菜”,付了(家長的)錢而不拿買的菜一樣。另一方面,上課時,在不影響其他同學的情況下,可以活 動,甚至可以走動,放鬆身心。 [1] 
對自己,課程講授“精”與“用”,要求學生全部出席,必須從學生的心理要求出發,課程內容必須精心編制,準確講授,邏輯性、連貫性要強,不允許出現錯誤。 講課語言必須精練,不拖泥帶水。另一方面,對每一章的知識點、重點、難點以及考點講解要清晰,最重要的是知識點的“活用”,將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化工 廠中典型案例與知識點建立聯繫,使之“淺顯易懂”,“經濟實用”。讓學生感到學而有用。 [1] 

王國勝學生寄語

市場經濟,要求學生,“一技”在身,甚至“複合”人才,目的,都是為了幫助“政府”、“企業”或“老闆”提高經濟效益,在市場經濟的舞台上實現自我價值。一個不學無術的人是沒有市場的。 [1] 

王國勝教材建設

“十一五”期間,主編出版了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化工原理》系列教材。在22年的本科教學工作中,堅持培養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有用人才的教育思想,緊跟時代步伐,特別是國家十一五規劃的“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以及“大型合成氨及甲醇”等化工建設戰略部署調整時刻,在教學過程中,及時更新教學內容,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出版了適用於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化工原理》、《化工原理課程設計》、《化工原理實驗》等應用型教材。 [1] 

王國勝教學改革

課堂教學中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將英文原版化工原理教材引入優秀生課堂,直接與世界接軌。採用案例教學法,將最新的生產實例、科研動態及國內外科研課題內容貫穿課堂,調動學生對科研及相關知識的興趣;採用多媒體、雙語教學改革;採用討論歸納的方法進行教學難點分析,採用學生作業模板化辦法,規定學生作業中寫出本章學習總結,基本知識點、重點、難點以及考點、並用英語書寫學習心得,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教學方法等與教師勾通。 [1] 

王國勝素質拓展

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指導本科生參加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獲得國家銅獎一次、遼寧省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金獎、銀獎一次,銅獎叁次。教學手段開發:多媒體網絡教學手段的開發及利用,開發或參與開發了有利於學習化工原理知識的化工原理理論教學多媒體課件(中文版和英文版)、化工原理實驗仿真課件、化工原理試驗網絡版考試題庫、建立了化工原理課程設計多媒體素材庫等。通過多媒體課件以及仿真實驗等教學手段的更新,實現了化工原理理論實踐環節的教材、題庫、習題集、電子教案、多媒體課件、仿真實驗以及網絡化考試的一體化建設,使得學生學習方便。 [1] 

王國勝青年教師的培養

先後指導青年教師王幫賀、張弢、張翔、畢穎、曹穎的化工原理理論與實踐教學,從課堂學習、備課、講解、提問、作業、討論、考試等各個環節進行指導。已成為化工原理課程教學骨幹。作為課程主持人,重視教學隊伍建設,博士、教授已經成為教學骨幹。先後有劉學貴獲得學校優秀學術人才、省千人層次人才,孫懷宇、於三三等三名青年教師獲得遼寧省優秀青年骨幹教師。作為學科帶頭人,重視學科領域建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被批准為國家級特色建設專業,化學工藝被批准為遼寧省重點學科,在遼寧省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化工技術重點實驗室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2009,6至2011,1,推薦張弢博士留學日本靜岡大學,已學成回國。作為東北大學博士兼職副導師,在化工大學指導畢穎、曹穎在讀博士研究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