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獻(拼音:xiàn)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2]  ,其古字形由禮器“鬲”和表示祭品的“犬”構成,本義指向神主奉獻祭牲,由進獻、進獻的物品引申為奉獻,又引申為顯示、表演給人看。
中文名
拼    音
xiàn,suō
繁    體
部    首
五    筆
FMUD [3] 
倉    頡
JBIK [3] 
鄭    碼
EDGS [3] 
筆    順
①橫、②豎、③豎、④橫折鈎、⑤點、⑥撇、⑦橫、⑧橫、⑨豎、⑩橫、⑪撇、⑫捺、⑬點
字    級
一級(編號:2861) [1] 
平水韻
去聲十四願(xiàn),下平五歌(suō)
筆畫數
4+9(部首+部首外)
統一碼
732E [3] 
四角碼
4328₄
造字法
會意字形聲字
結    構
合體字,上下結構
注音字母
ㄒㄧㄢˋ、ㄙㄨㄛ
異體字
𤟜、𤡎、𤣉

字源解説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2]
會意字。“獻”在甲骨文中寫作圖1,其左部為“鬳(yǎn)”字,右部為“”。“鬳”即後來的“”字,是古代的一種用來蒸、煮的器具。它由兩部分組成,其上部為甑(zèng),下部為鬲(lì),這一點也可以從甲骨文的形體看出來。
學界對於“獻”的構型含義説解還沒有一致解釋,一般來説,“鬳(甗)”表示炊具,“犬”代表進獻之物。烹煮食物以祭祀祖先神明,引申而有進奉之意。二者相合表示以犬祭祀進奉的意思。《説文解字》《禮記》中都有“羹獻”一詞為佐證。犬為犬牲,引申為獻祭義比較合理。
“獻”在金文中除用作“進獻”義外,還用作器皿名。因此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獻”之本義就是一種器皿,同“甗”。“圖1”是增加聲符“犬”形成的形聲字。有人反對這種説法,犬與甗聲母雖同屬牙喉音,但一為塞音,一為鼻音,鼻音和塞音還是有些界限的,韻部都在元部,但開合不同,上古諧聲通假,牙喉音的開合界限還是比較清晰的,且元部尚有再分部的可能,主要元音也可能有差別。 [13] 
發展到西周金文階段,“獻”大多不再從“鬳(甗)”,而改為從“鼎”(如圖2、4),二者取意相同,皆為燒煮、盛放祭品之器。 [2]  此外許多金文還增加了“虍”,“虍”為虎頭,表示虎,虎、犬乃泛指禽獸。商承祚先生認為古甗常有似虎獸紋,故從虎,虎又分解成了虍、犬兩個部件,犬是虎身之變。秦系文字則依金文字形將虍置於鬲上而成左鬳、右犬的結構,為篆文、隸書及楷書字形之所本。漢字簡化時則依據俗字字形將“鬳”簡化作“南”。 [13] 
“獻”的基本義是指進獻,表示在祭祀典禮上向神祖供奉肉食。因為這種儀式的氣氛是莊重的,供奉者的內心是虔誠的,“獻”便用來表示恭敬地送上,如:獻禮、奉獻、貢獻。又因為人們“獻”給神祖的供品都擺放在祭台上,誰都能看到,“獻”便引申指表現出來給人看,如:獻藝、獻技、獻殷勤。人們之所以把那些具有歷史和參考價值的典籍、圖書資料稱為“文獻”,就是因為它是供人來看的。 [2]  [14] 

詳細字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xiàn
動詞
恭敬莊嚴地送。
sacrifice;
contribute;
offer;present
《詩經·鄭風·大叔于田》:袒裼暴虎,獻於公所。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會其怒,不敢獻。”
獻花;獻計;獻身;貢獻;借花獻佛
〈文言〉進入,進到。
enter
戰國·宋玉《招魂》:獻歲發春兮,汩吾南征。
獻歲;獻春
〈文言〉慶賀。
congratulate
《禮記·檀弓下》: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

呈現,表現出來給人看。
show oneself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四》:隔川茶埠,村廬繚繞,煙樹堤花,若獻影鏡中。
獻藝;獻技;獻殷勤
名詞
古代對作為祭品的犬的專稱。

《禮記·曲禮下》:凡祭宗廟之禮……羊曰柔毛,雞曰翰音,犬曰羹獻。

〈文言〉指進獻的東西。
tribute
《漢書·高帝紀下》:吏或多賦以為獻,而諸侯王尤多,民疾之。

〈文言〉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histographer
《尚書·益稷》:萬邦黎獻共惟帝臣。
獻臣
指有歷史價值的圖書、文物等。
document

文獻
(Xiàn)姓氏用字。



suō
名詞
古代一種濾酒方法。

《周禮·春官·司尊彝》:凡六尊六彝之酌,鬱齊獻酌。

古代酒器名。

《周禮·春官·司尊彝》:其朝踐用兩獻尊。

動詞
〈文言〉刻鏤紋飾。

《禮記·明堂位》:夏后氏以楬豆,殷玉豆,周獻豆

名詞
〈文言〉同“桸”。 勺子;勺形之物。

漢書·王莽傳下》:建華蓋,立鬥獻。

(以上信息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4]  《漢語大字典》 [5] 

近義辨析

貢、獻
這兩個字都有“奉獻、進獻”的意義,不過“貢"多指獻給君主,“獻”則是恭敬地送給,可以是獻給君主,也可以是獻給其他人。 [6]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卷十】【犬部】許建切(xiàn)
宗廟犬名羹獻。犬肥者以獻之。從犬鬳聲。 [7] 

説文解字注

“宗廟犬名羹獻。犬肥者以獻”注:此説從犬之意也。《曲禮》曰:凡祭宗廟之禮,犬曰羹獻。按羹之言良也,獻本祭祀奉犬牲之偁,引伸之為凡薦進之偁。按《論語》鄭注曰:獻猶賢也。獻得訓賢者,周禮注獻讀為儀。是以伏生尙書民儀有十夫,古文尙書作民獻。咎繇誤古文萬邦黎獻,漢孔宙碑費鳳碑斥,彰長田君碑皆用黎儀字,皆用伏生尙書也。班固北征頌亦用民儀字。
“從犬,鬳聲”注:許建切。十四部。 [8] 

康熙字典

【巳集下】【犬部】獻;部外筆畫:9
《篇海》:同獻。《字彙》:俗獻字。
【巳集下】【犬部】獻;部外筆畫:16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建切,並音憲。《説文》:宗廟犬名羹獻,犬肥者以獻之。從犬,鬳聲。《禮·曲禮》:犬曰羹獻。
又《廣韻》:進也。《爾雅·釋詁》:享獻也。疏:致物於尊者曰獻。《周禮·天官·小宰》:膳獻。注:膳獻,禽羞俶獻也。
又《膳夫》:王燕飲酒,則為獻主。
又《書·益稷》:萬邦黎獻。傳:獻,賢也。《論語》:文獻不足故也。
又《爾雅·釋言》獻,聖也。《諡法》:聰明叡哲曰獻。知質有聖曰獻。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亥曰大淵獻。
又姓。《風俗通》:秦大夫獻則。
又《集韻》桑何切,音娑。酒尊名,飾以翡翠,鄭司農説。本作犧,或作戲。詳牛部犧字注。
又《禮·明堂位》:周獻豆。注:獻,疏刻之。疏:正義曰:獻,音娑。娑是希疏之義,故為疏刻之。《釋文》:素何反。
又《集韻》魚羈切,音宜。儀也。《周禮·春官·司尊彝》:鬱齊獻酌。注:鄭司農雲:獻,讀為儀。儀酌有威儀多也。
又《正韻》虛宜切,音羲。《前漢·王莽傳》:建華蓋,立鬥獻。注:師古曰:獻音犧,謂斗魁及杓末如勺之形也。
又葉虛言切,音軒。《詩·小雅》: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 [9] 

廣韻

素何切,平歌心 ‖ 鬳聲歌1部
獻,罇,見《禮記》。亦作犠。
【校釋】獻罇(suōzūn),古代酒器名,見《禮記·禮器》。
許建切,去願曉 ‖ 鬳聲元1部
獻,進也。《禮》雲:“犬曰羹獻。”又姓,《風俗通》有秦大夫獻則。許建切。四。
【校釋】犬,原作“大”,據四庫全書本改。《禮記·曲禮下》:“凡祭宗廟之禮……豚曰腯肥,羊曰柔毛,雞曰翰音,犬曰羹獻。”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上:U+732E;下:U+737B) 字形對比(上:U+732E;下:U+737B) [3]

書寫提示

“獻”的筆畫順序 “獻”的筆畫順序
❶“南”窄、“犬”寬,頂部“南”略低,底部左右旁齊平。❷“南”,居左半格;冂的橫段在橫中線,豎鈎段在豎中線左側。❸“犬”,橫起筆豎中線,寫在橫中線;豎撇起筆高於左旁,撇尖抵“南”下側;捺腳超出上部。 [10] 

書法欣賞

(以上參考資料 [11] 

音韻彙集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x
i̯ăn
先秦
王力系統
h
ǐan
先秦
董同龢系統
x
jăn
先秦
周法高系統
x
jan
先秦
李方桂系統
hng
janh
西漢



東漢





jan


ja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元魂痕

jən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元魂痕

jən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元魂痕

jən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x
i̯ɐn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h
ǐɐn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x
jɐn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x
iɑn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x
jɐn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x
ǐɐn
(參考資料:漢典 [12] 

韻書集成


小韻
反切
聲母
清濁
韻目/韻部
韻系
聲調
四呼
韻攝
擬音
廣韻
素何切
全清
下平七歌
平聲
一等
開口呼
sa
許建切
全清
二十五願
去聲
三等
開口呼
hiand
集韻
虛宜切
次清
上平五支
平聲
三等
開口呼
Xiɛ
宐(宜)
魚羈切
次濁
上平五支
平聲
三等
開口呼
ŋiɛ
桑何切
次清
下平八戈
平聲
一等
開口呼
suɑ
許建切
次清
二十五願
去聲
三等
開口呼
xiɐn
中原音韻

全清
先天

去聲

齊齒呼

xiɛn
洪武正韻
虛宜切
全清
二支
平聲



xie
桑何切
全清
十四歌
平聲



so
曉見切
全清
十一霰
去聲



xien
分韻撮要

全清
第一先蘚線屑
陰去




(參考資料:漢典 [12]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ɕiɛn
51
去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ɕiæ̃
21
去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ɕiæ̃
5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ɕiɛn
3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ɕiɛn
1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ɕiĩ
5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ɕiẽ
55
去聲
晉語
太原
ɕie
45
去聲
吳語
蘇州
ɕiɪ
412
陰去
吳語
温州
ɕi
42
陰去
湘語
長沙
ɕiẽ
45
陰去
湘語
雙峯
xĩ
35
陰去
贛語
南昌
ɕiɛn
45
陰去
客家話
梅縣
hian
52
去聲
粵語
廣州
hin
33
陰去
粵語
陽江
hin
24
陰去
閩語(閩南片)
廈門
hiɛn
11
陰去
閩語(閩南片)
潮州
hieŋ
213
陰去
閩語(閩東片)
福州
xyɔŋ
213
陰去
閩語(閩北片)
建甌
xyɪŋ
22
陰去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漢典 [12]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1-05]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881
  • 3.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24]
  • 4.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商務印書館,2012:1418
  • 5.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1476-1477
  • 6.    張雙棣 編著.古漢語小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06:130
  • 7.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357
  • 8.    辭書搜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19-01-05]
  • 9.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674
  • 10.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377
  • 11.    書法欣賞  .漢典[引用日期2019-01-05]
  • 12.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19-06-14]
  • 13.    梁慧婧.説“甗”[J].語言研究,2022,(第1期):95-101
  • 14.    顏煦之. 一字一世界 16[M]. 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9.04:12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