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獵德街道

鎖定
獵德街道,隸屬於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地處天河區西南部,三面是主幹道,一面臨江,東起華南快速幹線,與員村街道相依;南到珠江,與海珠區隔江相望;西到廣州大道中,與越秀區五羊邨相接;北至花城大道,與冼村街道相鄰,面積3.6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獵德街道常住人口50063人(第七次人口普查) [2] 
1999年12月29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天河區成立獵德街道辦事處 [3]  ,截至2021年10月31日,獵德街道轄7個社區; [1]  街道辦事處駐海清路13號。
2011年,獵德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378.34億元,其它服務業總產值174.44億元。
中文名
獵德街道
行政區劃代碼
440106013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
地理位置
天河區西南部
面    積
3.6 km²
下轄地區
7個社區
政府駐地
海清路13號
電話區號
020
郵政編碼
510623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50063 人(2020年末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 [2] 
車牌代碼
粵A

獵德街道歷史沿革

1999年12月29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天河區成立獵德街道辦事處。2002年,天河區政府同意獵德村撤消村民委員會,建立公司,實現撤村改制。 [3] 

獵德街道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獵德街道轄獵德、利民、遠洋明珠、譽城苑、南國花園、華海6個社區。
截至2021年10月31日,獵德街道轄7個社區:獵德社區、遠洋明珠社區、南國花園社區、利民社區、譽城苑社區、華海社區、廣粵國際社區, [1]  街道辦事處駐海清路13號。
獵德街道2021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440106013001
111
440106013004
111
440106013005
111
440106013006
111
440106013007
111
440106013008
111
440106013009
111

獵德街道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獵德街道地處天河區西南部,三面是主幹道,一面臨江,東起華南快速幹線,與員村街道相依;南到珠江,與海珠區隔江相望;西到廣州大道中,與越秀區五羊邨相接;北至花城大道,與冼村街道相鄰,面積3.6平方千米。

獵德街道人口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獵德街道常住人口有22522人。
截至2011年末,獵德街道常住人口2.25萬人,户籍人口1.63萬人。2011年,獵德街道出生151人,人口出生率9.26‰,人口自然增長率6.50‰,計劃生育率96.3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0.625萬人。
根據天河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獵德街道常住人口50063人,佔天河區常住總人口的2.23%。 [2] 

獵德街道經濟

1979年,獵德辦起天河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獵德光達珠繡品廠。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後,獵德逐漸發展成廣州著名的水果市場,一年四季都有船運水果來出售。1994年珠江新城徵地後,獵德的水果市場因此而消失。
從2000年起,位於珠江新城的村屬企業———四座美居中心陸續落成,成為廣州大型綜合傢俬城,是村最為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 [3] 
2011年,獵德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378.34億元,其它服務業總產值174.44億元。

獵德街道社會事業

獵德街道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獵德街道有市第二少年宮、廣州歌劇院、市圖書館、省博物館等多家大型文化場所;有文化站1個,為省特級有文化站,常年舉辦各種文藝活動;有文化站轄圖書室,文化室6個。截至2011年末,獵德街道有社區全民健身路徑9條。

獵德街道醫療衞生

獵德街道設有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環衞站、消毒站。

獵德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獵德街道向38户低保户、7户低收户和23户邊緣户共發放救濟金38.5萬元,節日慰問金2萬元;“4050”社會資助人員參保73人,收繳社保費60.20萬元;辦理老年人社會保障卡195張,發放長者保健金52.8萬元;辦理醫療保險670人,養老保險264人。2011年,獵德街道舉辦招聘會3場,47家企業現場提供崗位1080個,應聘人數660人,達成意向139人;登記失業781人,完成就業659人,就業率達84.35%;公益性崗位安置130人,完成率130%;農民工崗前培訓120人,完成率100%;崗位技能培訓61人。

獵德街道交通

獵德街道主要交通幹線有獵德大道、臨江大道、華夏路等。

獵德街道歷史文化

獵德古村位於廣州大道以東、華南快速幹線以西、花城大道以南,毗鄰珠江,總面積約3.03平方公里。一條獵德湧(又稱獵水)穿村而過,將獵德分為東村和西村。獵德建村歷史已超900年,據北宋年間《元豐九域志》記載,獵德是當時南海郡番禺縣七鎮之一。
北宋年間,獵德東村李氏先祖李銓攜家人自粵北珠璣巷南遷,在獵德建村,墾荒定居。獵德西村李姓先祖早在宋代就來到南雄珠璣巷,後南下到新會司前石步鄉西橋村居住。這一家族中有位叫李益彥的能人來到廣州做生意,遂後定居“獵德西鄉”,繁衍至今。另外,梁氏宗祠、林氏宗祠和麥氏宗祠的重建碑記也都記載了其先祖從北方南遷的歷程。 [6] 
獵德村歷史上出過2名進士、2名解元、9名舉人、86名秀才,還有12名因軍功顯赫而進仕的人。 [3-4]  現今村內仍然可以看到重建過的鑊耳屋、祠堂羣、石板街、荷塘、鼓樓等嶺南水鄉特色建築。 [5] 
  • 地名由來
獵德街道因大部分原為獵德村地域,故名。獵德村名取自西漢著名思想家楊雄在其著作《法言義疏·學行》中有“耕道而得道,獵德而得德”的句子。獵德的意思是追求完美的道德的意思。 [3] 
  • 文物古蹟
獵德村歷史上曾有廣府祠堂24座,到當代存有祠堂約10座,多始建於清代。在整村改造時,祠堂無法一一保留和重建,獵德村在今獵德湧東岸,緊鄰獵德大道“獵德”牌坊,異地重建祠堂區,形成祠堂羣。 [6] 
祠堂

獵德街道風景名勝

  • 獵德湧
西浦大街沿獵德湧西岸伸向村內,長約400多米,西浦大街兩側一邊是現代商場、酒店,車水馬龍,另一邊則是古香古色的嶺南建築。 [6] 
獵德湧
  • 花城廣場
花城廣場佔地56萬平方米,是廣州市開放式市民活動廣場。花城廣場為“羊城新八景”的“塔耀新城”景區組成部分。
  • 海心沙公園
海心沙公園面積17.6萬平方米。2010年11月12日,第十六屆亞運會開幕式和11月27日閉幕式在海心沙公園舉行;園內有城市之心、百萬花海、星光大道、音樂噴泉、白雲之帆、環心園等景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