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獨一味

(中藥)

鎖定
獨一味,中藥名。系藏族習用藥材。為唇形科植物獨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 (Benth) Kudo的乾燥地上部分。秋季花果期採割,洗淨,曬乾。
中文名
獨一味
別    名
大巴
打布巴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管狀花目
唇形科
獨一味屬
獨一味
分佈區域
中國、尼泊爾、錫金、不丹
採收時間
秋季花果期採割
用    量
2~3g
毒    性
有小毒(《四川中藥志》)
貯    藏
置通風乾燥處

獨一味生理特性

草本,高2.5-10釐米;根莖伸長,粗厚,徑達1釐米。葉片常4枚,輻狀兩兩相對,菱狀圓形、菱形、扇形、橫腎形以至三角形,長(4)6-13釐米,寬(4.4)7-12釐米,先端鈍、圓形或急尖,基部淺心形或寬楔形,下延至葉柄,邊緣具圓齒,上面綠色,密被白色疏柔毛,具皺,下面較淡,僅沿脈上疏被短柔毛,側脈3-5對,在葉片中部以下生出,其上再一側分枝,因而呈扇形,與中肋均兩面凸起;下部葉柄伸長,長可達8釐米,上部者變短,幾至無柄,密被短柔毛。輪傘花序密集排列成有短葶的頭狀或短穗狀花序,有時下部具分枝而呈短圓錐狀,長3.5-7釐米,序軸密被短柔毛;苞片披針形、倒披針形或線形,長1-4釐米,寬1.5-6毫米,下部者最大,向上漸小,先端漸尖,基部下延,全緣,具緣毛,上面被疏柔毛,小苞片針刺狀,長約8毫米,寬約0.5毫米。花萼管狀,長約10毫米,寬約2.5毫米,干時帶紫褐色,外面沿脈上被疏柔毛,萼齒5,短三角形,先端具長約2毫米的刺尖,自內面被叢毛。花冠長約1.2釐米,外被微柔毛,內面在冠筒中部密被微柔毛,冠筒管狀,基部寬約1.25毫米,向上近等寬,至喉部略增大,寬達2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近圓形,直徑約5毫米,邊緣具齒牙,自內面密被柔毛,下唇外面除邊緣全緣外被微柔毛,內面在中裂片中部被髯毛,餘部無毛,3裂,裂片橢圓形,長約4毫米,寬約3毫米,側裂片較小,長約2.5毫米,寬約2毫米。花期6-7月,果期8-9月。

獨一味產 地

青海、甘肅、四川及雲南等地。

獨一味入藥部位

全草入藥。

獨一味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切碎。

獨一味性 味

味甘、苦,性平。

獨一味歸 經

歸肝經。

獨一味功 能

有活血止血,祛風止痛的作用。

獨一味主 治

用於跌打損傷,外傷出血,風濕痹痛,黃水病。

獨一味用法用量

內服:浸酒或作散劑,3-6g。(《中華本草》)

獨一味禁 忌

無瘀滯及孕婦勿服。(《四川中藥志》)

獨一味相關論述

1、《四川中藥志》:活血行瘀,止痛,行氣,消腫,續筋接骨。治跌傷筋骨及閃腰挫氣等症。
2、《青藏高原藥物圖鑑》:補髓,止血。治浮腫後流黃水,關節積黃水,骨松質發炎。
[1-2] 
參考資料
  • 1.    王國強.《全國中草藥彙編》:人民衞生出版社,2014年2月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