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獠,漢語二級 [3]  ,讀作獠(liáo),⒈ 面貌兇惡:獠面。獠牙(露在嘴外面的長牙)。⒉ 夜間打獵:“於是乃相與獠於蕙圃” [1]  [4] 
中文名
拼    音
liáo
部    首
字    碼
U+7360
五    筆
qtdi
意    思
面貌兇惡和夜間打獵
出    自
《説文》

註解

--------------------------------------------------------------------------------
liáo
⑴ ㄌㄧㄠˊ
⑵:~面。~牙(露在嘴外面的長牙)。
⑶ 夜間打獵:“於是乃相與~於蕙圃”。
鄭碼:QMKK,U:7360,GBK:E2B2,五筆:QTDI,
⑸ 筆畫數:15,部首:犭,筆順編號:3534
詳細註解
--------------------------------------------------------------------------------
lǎo
〈名〉
⑴ 即 [Lao nationality]。中國古族名。 ⑵ 詈詞。古時北方人罵南方人的話 [fellow;guy]
你這獠子,好不達時務。——《古今小説》
⑶ 另見liáo

基本詞義

--------------------------------------------------------------------------------
liáo
〈動〉
⑴ 夜獵。亦泛指打獵 [hunt in night;hunt]
從犬,尞聲 宵田為獠。——《爾雅》
獠獵畢。——《管子》
將饗獠者。——左思《蜀都賦》
於是乃相與獠於蕙圃。——司馬相如子虛賦
⑵ 又如:獠獵(打獵);獠者(獠徒。打獵的人);獠殺(捕殺;殺害)
⑶通 “勞、遼、僚、療”
“勞、獠、遼、僚、療——《説文》:‘勞,劇也,從力熒省,焱火燒,用力者勞。’勞從熒省,有火燒之義,系出古代打獵,放火燒山。‘獠’義為打獵,故‘勞’同‘獠’義。古代人勞動以打獵最為劇烈。所以《詩經。小雅·漸漸之石》:‘山川悠遠,維其勞矣。’鄭玄注:‘勞,不當勞動解,而作遼闊解。’‘勞’作‘遼’義。《左傳·昭公七年》:‘隸臣僚。’服虔訓‘僚’為‘勞’,即勞為‘僚’義。獠既為放火燒山、打獵之聲,系劇烈勞動。劇勞必罷癃,罷癃則病,病須治療,故‘勞’又可作‘療’義。”(引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第474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獠“民,最早見於唐代的記載,據張鷟朝野僉載》卷二記載:“嶺南獠民好為蜜唧,即鼠胎未瞬、通身赤蠕者,飼之以蜜,釘之筵上,囁囁而行。以箸挾取,咬之,唧唧作聲,故曰蜜唧。”
大概的意思是説:嶺南的獠人(壯族人)喜歡吃“蜜唧”,就是把還沒睜開眼、全身通紅的幼鼠,喂以蜂蜜,擺在筵席上釘住,鼠崽蠕動爬行。用筷子夾起一咬,鼠崽唧唧叫喚,所以叫作蜜唧。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𠀤力照切,音療。《説文》本作𤢙,獵也。從犬,尞聲。
《廣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𠀤音聊。《廣韻》夜獵也。《爾雅·釋天》宵田為獠。《注》今江東呼獵為獠。或曰卽今夜獵載鑪照也。《管子·四稱篇》獠獵畢弋。《司馬相如·子虛賦》乃相與獠於蕙圃。《集韻》或作䝤𤢸。
《廣韻》盧皓切《集韻》魯皓切,𠀤音老。《集韻》西南夷謂之獠。或作僚㺐。
《廣韻》張絞切《集韻》《類篇》竹絞切,𠀤音杳。《廣韻》本作䝤。《集韻》或作㺐。互詳豸部䝤字注。 [2] 

詞性變化

--------------------------------------------------------------------------------
liáo
〈形〉
⑴ 兇惡的樣子 [fierce]。如:獠牙(露在嘴外的長牙);獠子(罵人的話。醜類);獠面(粗野醜陋的容貌);獠女(粗蠢的婢女)
⑵ 另見lǎo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