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狼山雞

(雉科原雞屬動物)

鎖定
狼山雞俗稱蛇頭大眼,體型較大,頭昂尾翹,背部平凹,呈U形;頭部短圓;單冠,冠、髯和耳葉紅色,喙、脛黑色;皮膚白色,極少數鳳頭或毛腳;羽毛以黑色閃耀翠綠光澤為主,少數白色,偶有黃色;雛雞絨毛黑色,頭部間有白斑;腹、翼尖部及下齶等處絨毛淡黃色;成年公雞體重略大於母雞。 [4]  因其集散地為長江北岸的南通港,港口附近有一遊覽勝地,稱為狼山,從而得名。 [5] 
狼山雞原產於中國江蘇如東地區, [4]  以馬塘、岔河為中心,旁及掘港、拼茶、豐利及雙甸,通州區的石港等地也有分佈。 [5]  遺傳性能穩定、性情活潑、覓食能力強、繁殖力、抗病力及適應性強。 [6]  狼山雞性成熟為7.5月齡,母雞有一定就巢性,就巢雞佔雞羣的 16.57%。 [7]  一隻公雞配15-20只母雞,種蛋受精率保持在90%左右,最高可達96%。 [5]  成熟期遲,在放牧半餵養的條件下,約需8月齡開產;年產卵量120~170個,卵重55~65克,卵殼褐色。 [6] 
狼山雞為世界禽譜中久負盛名的雞種。其體態雄壯、皮薄肉細、汁鮮味濃、蛋多且大,早在100多年前就冠為世界八大標準優良雞種之首。 [8]  狼山雞肉質細嫩,無論清燉、白煨、紅燜、幹炒或白切,都別有風味,中國南通人喜煨、燉,作為滋補食品。 [9]  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隨着外國良種肉雞、蛋雞的大量引進和推廣,大量引進國外配套禽種,在一味追求肉雞生長速度及蛋雞產蛋量的思想下,忽視了開發利用中國優質雞的遺傳性能,致使產地飼養狼山雞數量大減。 [7]  由於沒有重視優質雞的遺傳性能,狼山雞現已出現退化甚至瀕危滅絕的趨向。 [7] 
中文名
狼山雞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雞形目
雉科
原雞屬
狼山雞

狼山雞產地分佈

狼山雞是我國古老的優良地方品種,並在世界家禽品種中負有盛名。狼山雞原產於江蘇南通如東縣境內,以馬塘、岔河為中心,旁及掘港栟茶、豐利及雙甸,通州區的石港鎮等地也有分佈。該雞集散地為長江北岸的南通港,港口附近有一遊覽勝地,稱為狼山,從而得名。1872年首先傳 入英國,後在家禽展覽會上博得英美各國養禽界的關注和好評,繼而又傳入德、法、日等國,並且載入各國的家禽品種譜。以體型碩大、羽毛純黑、冬季產蛋多、蛋大而著稱於世。該雞在國外經過進一步選育,並與當地雞雜交培育成新的品種,如當代著名雞種黑奧品頓、澳洲黑等。因此,狼山雞對世界養雞業也有一定的貢獻。
建國前,狼山雞雖已馳名中外,但國內無專場進行選育工作,不過由於產地比較偏僻,交通也不便,該雞在羣眾中仍然大量飼養並得到保存。1952年,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首先對狼山雞進行了原產地的品種調查和導入雜交試驗。1959年,江蘇省農林廳南通市農林局分別在如東和南通建場進行狼山雞的選育工作。20年來,兩場的規模和種雞的質量均有所發展和提高,每年推廣種蛋、種雛30~40萬隻,除本省外,黑龍江、新疆、湖南、湖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上海等1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引種飼養,對保存、選育和推廣地方良種起了很大的作用 [1] 

狼山雞品種形成

新狼山雞
新狼山雞(11張)
原產地位於長江三角洲北部,東臨黃海,土地多系逐年將海灘圍墾而成,農家歷來居住分散,多是單家獨户星羅棋佈於大田之中,連同周圍的農田構成一個小農經濟的單元,宅旁四周多植竹林或叢生蘆葦,雞羣可充分覓食到動物性飼料和青綠飼料;當地海產豐富,貝殼俯拾皆是,雞隻所需礦物質飼料也不匱乏;加上產地氣候温和,四季分明,地勢平坦,土質疏鬆,河港交叉,排灌良好,農作物產量較高,羣眾素有用玉米、大麥、稻穀補飼雞羣的習慣。上述條件為雞種的形成創造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養雞是當地農家主要副業,養雞數量較多,因此,每户農家自行繁育而很少混雜。當地鄉俗對選種起了很大的作用,如對純黑羽毛的選擇就是因農家忌諱紅羽為火災的徵兆,而視純黑為吉祥,漁民出海祭祀時也要求用純黑的大公雞,這就促使大家淘汰雜羽雞,專選純羽大雞。
由於狼山雞體態優美,羽毛純黑且富有燦爛的光澤而為人們所喜愛,故早在一百多年前已被列為國際標準品種而聞名世界 [1] 

狼山雞外貌特徵

狼山雞圖片集
狼山雞圖片集(16張)
體格健壯,頭昂尾翹,背部較凹,羽毛緊密,行動靈活。建國初期調查時,按體型可分為重型與輕型兩種,前者多產於馬塘、岔河,公雞體重為4.0~4.5kg,母雞為3.0~3.5kg;後者以栟茶為多,公雞體重為3.0~3.5kg,母雞為2.0kg左右。按羽毛顏色可分為純黑、黃色和白色三種,其中黑雞最多,黃雞次之,白雞最少,而雜毛雞甚為少見。每種顏色按頭部羽冠和脛趾部羽毛的有無分為光頭光腳、光頭毛腳、鳳頭毛腳和風頭光腳四個類型。
如東縣狼山雞種雞場建立之初,曾對上述各類型的生產性能進行測定,最後以體型中等的黑色光頭光腳型作為選留對象,南通市狼山雞種雞場一開始就以光頭光腳型建立基礎羣,因此,兩場雞羣的體型外貌基本一致。
狼山雞頭部短圓細緻,羣眾稱之為蛇頭大眼,單冠,冠齒5~6個。臉部、耳葉及肉垂均呈鮮紅色。眼的虹彩以黃色為主,間混有黃褐色。喙黑褐色,尖端稍淡。脛黑色,較細長。羽毛緊貼軀體,當年育成的新雞富有黑綠色的光澤。
成年黑色狼山雞多呈純黑,有時第9~10根主翼羽呈白色,但剛出殼的雛雞,額部、腹及翼尖等處均呈淡黃色,一直到中雛換羽後才全部變成黑色,這與其他黑色雞種顯然不同。狼山雞的皮膚呈白色 [2] 

狼山雞生產性能

狼山雞產蛋性能

狼山雞形態圖
狼山雞形態圖(7張)
如東縣狼山雞種雞場1963~1966年4年的資料,按日曆年度統計,500只種雞的平均年產蛋量為134.88~175.37個,最高個體記錄為252個。在此期間,南通市狼山雞種雞場的最高年產蛋量為186.66個,最高個體為282個,以後幾年,兩場情況相似,一般維持在160~170。據如東縣狼山雞種雞場1982年統計資料,300日齡產蛋量為46.1個,500日齡為140.5個。過去平均蛋重為49.3g,經過20多年的選育,進展較大,目前平均蛋重達到58.7g,新雞開產蛋重由原來近40g提高到50.23g。

狼山雞繁殖性能

通常一隻公雞配15—20只母雞,種蛋受精率保持在90%左右,’最高可達96%。在農家放牧飼養條件下,一般公母比例為1:20~30,受精率仍達到85%以上。據如東縣狼山雞種雞場10年的統計資科,在公母比例為1:18~20的情況下,入孵種蛋為521.816個,受精率為90.62%,受精蛋孵化率為80.85%。1月齡育雛率為95.12%。
狼山雞選育初期平均性成熟期為286d,現已縮到208±16.83d,就巢率也由46.34%下降到11.89%,平均持續就巢期為11.23d [3] 

狼山雞評價和展望

狼山雞作為我國優良地方雞種早受到保護和培育,但同現代專門化的雞相比,仍然有較大的差距。因此,在保種的同時,必須進行品系繁育;並改善飼養管趣,硬狼山雞的生產性能進一步提高。此外,對黑羽中的慢羽和快羽系也應繼續選育,以利今後形成配套生產時初生雛的雌雄鑑別 [3] 
參考資料
  • 1.    《中國家畜家禽品種志》編委會,《中國家禽品種志》編寫組.中國家禽品種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10:26
  • 2.    《中國家畜家禽品種志》編委會,《中國家禽品種志》編寫組.中國家禽品種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9.10:26-27
  • 3.    《中國家畜家禽品種志》編委會,《中國家禽品種志》編寫組.中國家禽品種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10:28
  • 4.    狼山雞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6-26]
  • 5.    狼山雞  .科普中國網[引用日期2023-06-26]
  • 6.    狼山雞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6-26]
  • 7.    《農區生物多樣性編目》編委會編,農區生物多樣性編目 下,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11,第790頁
  • 8.    李朝霞編,中國食材辭典,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3,第471頁
  • 9.    國家旅遊局宣傳司,中國旅遊學院旅遊科學研究所,中國旅遊大全,中國青年出版社,1988.10,第2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