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狹鱈

鎖定
狹鱈是鱈形目鱈科狹鱈屬魚類, [2]  又稱明太魚、黃線狹鱈。 [3]  頦須痕狀, [4]  體細長,側扁,口較大, [5]  下頜較上頜長,頦部有一個小須,側線前部近背緣,於胸鰭末端後方急下彎。 [3]  背鰭三個, [5]  臀鰭兩個; [3]  尾鰭分叉不明顯; [5]  魚體相對較瘦。背部通常為暗綠色或者棕色,帶有斑點。 [4]  體形似鱈魚,但較狹小。 [5]  壽命約為14-15年。 [6] 
狹鱈廣泛分佈於太平洋北部的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以及加利福尼亞至北阿拉斯加海域。 [7]  在中國主要見於渤海和黃海。 [8]  常棲息於深海底層。 [9]  食物以橈足類、端足類、磷蝦等浮游甲殼類和小魚為主,有時也食蟹類。 [7]  近岸食胡瓜魚,毛鱗魚等。 [3]  產卵期從冬、春延續到夏季,產卵時間長。 [10]  3-4歲性成熟,一尾雌體產卵70-80萬粒。 [7] 
狹鱈的營養價值很高,蛋白質含量高於大黃魚、鳳尾魚等經濟魚類, [9]  具有滋補身體、療虛增力等功效。 [11] 
中文名
狹鱈
拉丁學名
Theragra chalcogramma
別    名
明太魚
外文名
Alaska pollack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硬骨魚綱
鱈形目
鱈科
狹鱈屬
亞    門
脊索動物亞門
亞    目
亞目
亞    綱
輻鰭亞

狹鱈形態特徵

狹鱈身體長形,後部側扁;體長可達900毫米,體長為體高的6.6~10.2倍,為頭長的4.1~4.6倍,為眼徑的3.9~4.8倍。眼側上位。眼間隔小於眼徑。口大,前位,斜形。下頜前端較上頜長。下頦須約等於瞳孔的1/2。鰓膜條骨7塊。頭體有小圓鱗。側線前部側上位,到第二背鰭降為側中位且呈斷續狀態。背鰭12~14,12~18,20~21,臀鰭19~23,21~23;第一臀鰭始於第二背鰭稍前方;胸鰭18~20;腹鰭6,始於胸鰭稍前方,第二鰭條突出為絲狀;尾鰭凹叉狀。外行鰓耙6+32~34;椎骨50~52塊。額骨1塊。下鰓蓋骨與後匙骨很厚。體背側橄欖色,腹側銀色,兩側各有2~3縱行暗黃斑。背鰭與胸鰭暗橄欖色,臀鰭與腹鰭灰色。

狹鱈分佈範圍

分佈於日本海南端到白令海峽北側的楚科奇海及加拿大等沿海,沿寒流少數可達朝鮮半島西側,為冷水性海魚。

狹鱈主要價值

狹鱈
狹鱈(5張)
狹鱈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它的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特別適宜大規模工廠化、標準化加工生產。德國BADER工廠提供的設備是加工狹鱈的高手,速度快,質量好。可加工成有刺片、無刺片,腹部割下的“V”形塊加工成碎魚肉,魚頭等下角料加工成魚粉、魚油等。有專門加工魚糜的捕撈加工船,用狹鱈製成的魚糜潔白細膩,蛋白含量高,營養豐富,彈性特別好。以魚糜為原料能加工出魚腸、魚卷、魚餅、魚丸、蟹足棒等“遠洋”牌系列海鮮食品,是絕對的藍色食品。在日本海為重要經濟魚類之一。

狹鱈捕撈季節

每年的12月至翌年的3月,是捕撈狹鱈的黃金季節。探魚儀小熒屏經常是整版的紅色顯示,在冰層下400米的海底,僅堆積在一起越冬的狹鱈就有200米厚。那時的魚活動遲緩,魚羣高度集中。

狹鱈主要種類

狹鱈
狹鱈(15張)
阿拉斯加狹鱈:英文名-ALASKA Pollock,是Gadidae魚類家族的一員,同一家族還包括真鱈和無須鱈。主要產自美國東岸東北部和整個北大西洋水域。阿拉斯加狹鱈個體較小,肉質白嫩,含油量低。

狹鱈胚胎髮育

狹鱈產浮性分離卵子,卵膜單層、透明光滑,卵黃均勻,無油球,卵徑1.45~1.58 mm。在水温(6.3±1.24)℃,鹽度34時受精後約1 h胚胎形成,24 h後進入囊胚期,61 h後進入原腸胚期,134 h後進入器官形成早期,161 h後心髒開始跳動,319 h後開始孵化。在整個胚胎髮育過程中,狹鱈卵子的直徑呈現逐漸增大的趨勢。亞顯微觀察顯示,狹鱈受精孔為Ⅱ型,受精孔前庭平坦,但受精孔孔道較長。未受精時,受精孔開放,卵膜上多皺褶,卵膜壁孔不明顯;2細胞期時,受精孔被卵周液分泌物阻塞,卵膜皺褶減少,卵膜壁孔明顯;原口關閉期時,受精孔呈半開放狀態,卵膜褶皺增多,卵膜壁孔不明顯;即將孵化期時,受精孔完全塌陷,卵膜表面十分粗糙,卵膜壁孔明顯。由此可見,狹鱈卵子卵徑、受精孔和卵膜結構的動態變化都與整個胚胎髮育過程緊密相關,其對提高卵子受精率、卵子在海底正常發育和散佈,卵子發育過程中防止多精受精和細菌感染具有重要意義。 [1] 
參考資料
  • 1.    狹鱈早期胚胎髮育的形態結構觀察 趙靜; 卞曉東; 櫻井泰憲; 張秀梅 水產學報 2012-02-15
  • 2.    李朝霞編,中國食材辭典,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3,第525頁
  • 3.    馮昭信主編,魚類學,中國農業出版社,1979.05,第131頁
  • 4.    周德慶,大海的饋贈,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8.01,第19頁
  • 5.    聶鳳喬主編,中國烹飪原料大典 上,青島出版社,1998.10,第202頁
  • 6.    沈漢祥等編,遠洋漁業,海洋出版社,1987.12,第91頁
  • 7.    胡杰主編,漁場學,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10,第228頁
  • 8.    何長風主編,保健食品1001,中國青年出版社,1995.05,第276頁
  • 9.    編委會編,水族大觀園,海洋出版社,2000.04,第138頁
  • 10.    林景祺編著,海洋漁業資源導論,海洋出版社,1996.09,第77頁
  • 11.    何長風主編,保健食品1001,中國青年出版社,1995.05,第277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