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狹葉錦雞兒

鎖定
狹葉錦雞兒(Caragana stenophylla Pojark.)是豆科、錦雞兒屬矮灌木,高可達80釐米。樹皮灰綠色,黃褐色或深褐色;小枝細長,具條稜,嫩時被短柔毛。托葉在長枝者硬化成針刺,長枝上葉柄硬化成針刺,宿存,直伸或向下彎,短枝上葉無柄,簇生;小葉線狀披針形或線形,兩面綠色或灰綠色,常由中脈向上摺疊。花梗單生,關節在中部稍下;花萼鍾狀管形,無毛或疏被毛,萼齒三角形,花冠黃色,旗瓣圓形或寬倒卵形,中部常帶橙褐色,瓣柄短寬,翼瓣上部較寬,耳長圓形,耳短鈍;子房無毛。莢果圓筒形,4-6月開花,7-8月結果。
分佈於中國東北、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西北部、新疆東部及北部。俄羅斯和蒙古也有分佈。生於沙地、黃土丘陵、低山陽坡。
狹葉錦雞兒性耐乾旱,為良好的固沙和水土保持植物。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狹葉錦雞兒
拉丁學名
Caragana stenophylla Pojark.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豆目
豆科
錦雞兒屬
狹葉錦雞兒
命名者及年代
Pojark.,1955

狹葉錦雞兒形態特徵

狹葉錦雞兒
狹葉錦雞兒(6張)
矮灌木,高30-80釐米。樹皮灰綠色,黃褐色或深褐色;小枝細長,具條稜,嫩時被短柔毛。假掌狀複葉有4片小葉;托葉在長枝者硬化成針刺,刺長2-3毫米;長枝上葉柄硬化成針刺,宿存,長4-7毫米,直伸或向下彎,短枝上葉無柄,簇生;小葉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長4-11毫米,寬1-2毫米,兩面綠色或灰綠色,常由中脈向上摺疊。 [5] 
花梗單生,長5-10毫米,關節在中部稍下;花萼鍾狀管形,長4-6毫米,寬約3毫米,無毛或疏被毛,萼齒三角形,長約1毫米,具短尖頭;花冠黃色,旗瓣圓形或寬倒卵形,長14-17(20)毫米,中部常帶橙褐色,瓣柄短寬,翼瓣上部較寬,瓣柄長約為瓣片的1/2,耳長圓形,龍骨瓣的瓣柄較瓣片長1/2,耳短鈍;子房無毛。莢果圓筒形,長2-2.5釐米,寬2-3毫米。花期4-6月,果期7-8月。 [2] 

狹葉錦雞兒生長環境

生長在沙地、黃土丘陵、低山陽坡。 [2] 

狹葉錦雞兒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東北、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西北部、新疆東部及北部。俄羅斯和蒙古也有分佈。 [2] 

狹葉錦雞兒栽培技術

選地:選擇狹葉錦雞兒的適宜生境沙質,砂礫質土。
整地:整地工作對抓苗及苗木個體的生長髮育影響極大。因此,採用3種方法,即趁雨隨耕隨播、壓青整地、壓青整地加播前復耕等。3種方法各有利弊。隨耕隨播法:適於土質疏鬆的地塊,此法投資少較為理想。壓青整地法:適於在荒漠草原區地帶性土壤上進行帶狀播種,此法有利於熟化土壤和蓄水保墒。壓青整地加播前復耕法:適於在撂荒地上採用,此法以前一年壓青整地達到蓄水保墒作用,第2年播前復耕達到消滅雜草的目的。直播狹葉錦雞兒的抓苗與整地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在天然草場上實行帶狀播種狹葉錦雞兒,不僅可改善牧草的生境條件,而且可提高草場產草量。帶寬以10米,帶間距以100米為宜。
播種期及播種量:狹葉錦雞兒是牧草直播的適宜播種期為5-7月,在此期間只要土壤濕度達到要求即可播種。一般土壤含水量在1%時,就能保證抓苗。在牧區大面積種植狹葉錦雞兒,因立地條件較差,播種量應適當加大為好。一般每畝播種量為1-1.5千克,播深2-3釐米。播後應及時鎮壓,以利抓苗,並可防止風蝕。
插後管理:狹葉錦雞兒播種後的2-3年內生長緩慢,地上部分低、主根淺、側根少,易於被牲畜啃食而連根拔起。要加強管護,防止牲畜啃食,實行封育。有條件可每年中耕鋤草1-2次,可每隔五、六年進行1次平茬。平茬的辦法是隔行輪換刈割,平茬的時間以立冬後到第2年解凍前為宣。平茬後的萌生株,在兩年內同樣要注意保護,不可過度放牧。 [3] 

狹葉錦雞兒主要價值

狹葉錦雞兒性耐乾旱,為良好的固沙和水土保持植物。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