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狐卷子

鎖定
狐卷子,戰國魏國人。他口才出眾,頭腦機敏,跟人對答中最能彰顯出他的聰慧。他對治國理政也有着深刻獨到的見解。他與魏國君主就國家大事的對話,在史書裏有着記載。
狐卷子就是王子狐(姬狐)的後代,因其出身貴族,所以對國家政治自然特別關心。春秋戰國時代,正是百家爭鳴的時代,有思想的文化人,總要根據自己的知識再結合現實,從而講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如此,便大大地推動了那個時候的文化進步。
本    名
狐卷子
所處時代
東周·戰國
民族族羣
漢族
國    籍
(東周·戰國)魏國

目錄

狐卷子原文

魏文侯①問狐卷子②曰:“父賢足③乎?”對曰:“不足。”“子賢足恃乎?”對曰:“不足。”“兄賢足恃乎?”對曰:“不足。”“弟賢足恃乎?”對曰:“不足。”臣賢足恃乎?”對曰:“不足。”文侯勃然作色④而怒曰:“寡人問此五者於⑤子,子一⑥以為不足者,何也?”對曰:“父賢不過⑦,而丹朱⑧放。子賢不過,而瞽瞍⑨拘。兄賢不過舜,而放。弟賢不過周公⑩,而管叔誅。臣賢不過、武,而伐。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⑪。君欲治,從身始。人何可恃乎?⑫” [1] 
(本段出自《韓詩外傳》,作者:西漢·韓嬰

狐卷子註釋

①魏文侯:戰國時魏國的開國之君。
②狐卷子:魏國的一個大臣。
③足:足夠
④色:臉色
⑤於:向,對
⑥一:全,全部
⑦過:超過
丹朱:堯的兒子,因荒淫傲慢而遭放逐。
瞽瞍:原意指瞎眼老人,此處指舜的父親,傳説中他是個盲人,後來被拘禁。下文中的“”即傳説中舜的弟弟,後被流放。
⑩周公:周武王之弟,名旦,曾助武王伐紂滅商,建立周朝。武王死後攝政,忠心輔助幼年繼位的成王。
管叔:周武王之弟,周公之兄,名鮮。武王滅商後被封於管,後不滿周公攝政,聯合商周之子叛亂,事敗被殺。 [1] 
⑫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指望別人的人不能達到目的,依賴別人的人不可能長久。至:達到。恃:依賴,倚仗,仗着。
⑬君欲治,從身始。人何可恃乎?:你想把國家治理好,就要從自身做起,怎麼能夠依賴別人呢?
※狐卷子舉這些事例的作用是:
1、通過確鑿的事例無可辯駁的證明了五個“不足恃”,令魏王不得不信服。
2、希望藉此能讓魏文侯明白“凡事都要從自己做起,而成功是由自己的主觀努力所決定的”的道理。

狐卷子譯文

魏文侯問狐卷子:“父親賢明,子女就可以依賴嗎?”狐卷子回答説:“不可以。”“兒子賢明,父母就可以依賴嗎?”“不可以。”“兄長賢明,弟妹就可以依賴嗎?”“不可以。”“弟弟賢明,兄長就可以依賴嗎?”不可以。”“臣子賢明,君主就可以依賴嗎?”“不可以。”文侯立刻變了臉色,怒氣衝衝地責問:“我問您五個問題,你都説不可以依賴,這是為什麼?”狐卷子回答説:“父親賢明,沒有能超過堯的,而他的兒子丹朱傲慢荒淫,後被流放;兒子賢明,沒有超過舜的,而舜的瞎眼父親與小兒子象合謀殺害舜,後被拘禁;兄長賢明,沒有能超過舜的,而他的弟弟象被放逐;弟弟賢明,沒有能超過周公(周旦)的,而他的兄長管叔因搞叛亂被殺;臣子賢明,沒有能超過商湯和周武王的,而其主夏桀商紂荒淫殘暴,遭到討伐。所以老是想依賴他人,是不會達到目的的;仗恃他人也是不會長久的。(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你想使國家得到治理,應該從自身做起。別人有什麼可以依賴的呢!”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