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犀科

鎖定
犀科(學名:Rhinocerotidae):是哺乳綱、奇蹄目的一科動物。有4屬5種。體長2.2-4.3米,肩高1.0-2.1米;體重500-3600千克。分雙角和獨角兩種類型。所有的犀類基本上是腿短、體粗壯笨拙,皮厚粗糙。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無毛;耳呈卵圓形,頭大而長,頸短粗,長唇延長伸出;頭部有實心的獨角或雙角(有的雌性無角),起源於真皮,角脱落仍能復生;無犬齒;尾細短,身體呈黃褐、褐、黑或灰色。
犀牛在低地或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都有分佈。生活區域從不脱離水源。視覺差﹐但嗅覺與聽覺靈敏。喜愛在泥塘中打滾。食性因種類而異,以草類為主,或以樹葉、嫩枝、野果、地衣等為食物。
犀牛在地質時代中的第三紀時已在全球廣泛地分佈,如今主要分佈於南亞、東南亞及非洲。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犀科
外文名
Rhinos
拉丁學名
Rhinocerotida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奇蹄目
犀科
亞    科
犀亞科
犀族
亞    屬
4屬
白犀黑犀爪哇犀蘇門答臘犀印度犀 [2] 
命名者及年代
Gray, 1821
保護級別
極危(CR)3種;近危(NT)1種;易危(VU)1種 IUCN標準、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附錄Ⅰ [2] 

犀科物種學史

犀牛在地質時代中的第三紀時已在全球廣泛地分佈。所發現的最古老的犀牛化石是在始新世(距今5500-3600萬年前)早期的地層中挖掘出來的,此種犀牛的祖先與現代類的大小差不多,犀牛祖先之一森林犀牛在歐洲曾廣泛存在過,個體很小且善於奔跑。
體型大的犀牛在漸新世(約距今3600-2500萬年前)出現,其中包括當時最大陸生動物——巨犀,它體格健壯、高大,腿長,頸也比現代犀牛長一些,體長約8米,身高5米。巨犀在中國最早出現在漸新世早期,至中新世初期就已經全部滅絕了,生存了約3300多萬年。現代在亞洲的蘇門達臘犀牛的祖先也是在漸新世出現的。
中新世(距今2500萬-1200萬年前)的後期,出現了獨角犀牛的祖先。獨角犀牛僅存爪哇犀牛和印度犀牛,均分佈在亞洲。在中新世以後出現的犀牛體型與現代犀牛相接近。其中有下唇比上唇略大些的大唇犀,下頜有兩顆大牙向前伸出,生活在沼澤地帶,以水中的植物為食。
上新世後期(約300萬年前),雙角犀牛出現。而現今的雙角犀牛有蘇門達臘犀牛、白犀牛和黑犀牛。
第四紀(180萬年前起)時期人類已經出現,早期的犀牛以板齒犀披毛犀為代表。板齒犀個體巨大,5米長,身披厚甲,在額部生有大角,約2米長,牙齒的齒冠高,呈方柱狀,草地上生活,更新世時期在中國華北的及歐洲等地曾有板齒犀生活;披毛犀和猛獁象外形相似,巨大的身體及長着粗毛的厚皮可以抵禦寒冷,長鼻上有一對巨角,前面一支最長可達1米,生活在寒冷地帶。這兩種犀類先後在不同的時期都已經滅絕了。 [3] 

犀科形態特徵

犀科是最大的奇蹄目動物,分雙角和獨角兩種類型,白犀、黑犀、蘇門答拉犀為雙角。印度犀和爪哇犀為獨角。也是僅次於大象體型的陸地動物。
所有的犀類基本上是腿短、體粗壯。體肥笨拙,體長2.2-4.3米,肩高1.1-2米;體重500-3600千克,皮厚粗糙,並於肩腰等處成褶皺排列;毛被稀少而硬,除耳尖及耳緣外,甚或大部無毛;耳呈卵圓形,頭大而長,頸短粗,長唇延長伸出;頭部有實心的獨角或雙角(有的雌性無角),起源於真皮,角脱落仍能復生;無犬齒;尾細短,身體呈黃褐、褐、黑或灰色。其中白犀牛的顏色較淡。犀牛的身體就像一個大盔甲。灰色或棕色為多。現存犀牛的特徵是蹄有3短趾,趾尖有寬而鈍的趾甲。前腳和後腳都有3個趾頭。 [4] 

犀科棲息環境

犀牛在低地或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都有分佈。多數生存於開闊的草地﹐稀樹草原﹐灌木林或沼澤地﹐其中蘇門答臘犀牛隻能在森林深處找到。黑犀棲息於接近水源的林緣山地地區。 [4] 

犀科生活習性

生活區域從不脱離水源。食性因種類而異,以草類為主,或以樹葉、嫩枝、野果、地衣等為食物。喜愛在泥塘中打滾,可保持涼爽乾燥、驅蟲。晨昏等涼爽時段活動。它們會以撒尿及散佈糞便的方式來標識自己的領域,在爭奪領域時,會互相用角攻擊。
犀牛視覺差﹐但嗅覺與聽覺靈敏。多獨居﹐個體之間很少接觸﹐只有白犀牛以約10只的數目羣居。犀牛大多性格温順,多數時候都會避開人類﹐但在交配季節,雄犀牛稍受刺激就會攻擊任何目標﹐包括人類。黑犀牛也比較暴躁,會主動攻擊任何陌生的氣味或聲音。犀牛奔跑速度都很快﹐即使在荊棘中時速也可達到45公里/小時。 [4] 

犀科分佈範圍

分佈於安哥拉、孟加拉、博茨瓦納、文萊布魯薩蘭、布隆迪、中非、乍得、剛果共和國、厄立特里亞、印度、印度尼西亞、肯尼亞、馬拉維、馬來西亞、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尼日爾、盧旺達、索馬里、南非、南蘇丹、斯威士蘭、烏干達、坦桑尼亞、贊比亞和津巴布韋。 [2] 
犀科動物在第三紀時化石分佈很廣泛,在很多地區有發現,現代僅存留在南亞、東南亞及非洲。如印度犀,產在印度,在雲南省西雙版納森林中也曾發現過。
中國:爪哇犀和蘇門答臘犀曾經在中國有分佈,中國境內已滅絕。
世界:現存犀科的4屬5種,所有5種犀牛都生存在非洲和亞洲的温暖區域。
黑犀有三個亞種,分佈在東非和南部非洲國家,包括納米比亞,安哥拉,博茨瓦納,南非南蘇丹,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坦桑尼亞,贊比亞,津巴布韋,莫桑比克到南非北部都有分佈。
白犀分為兩個亞種,北方亞種只剩4個人工圈養個體;南方亞種則主要分佈在南非。
爪哇犀現分佈於印尼的爪哇島,曾經廣佈於馬來半島和孟加拉、泰國、老撾、中國等地。
蘇門答拉犀曾經廣佈於東南亞,現代只生活在馬來西亞半島和印尼的蘇門答臘。
印度犀生活在印度和尼泊爾的保護區。 [2] 

犀科繁殖方式

犀科野生

雌犀3-4歲成熟,雄犀7-9歲成熟。每產1仔,2月底至4月底出生。母獸妊娠期18-19個月。壽命30-50年。幼犀每天可增重2公斤,約兩歲斷乳。 [5] 

犀科人工

中國:近年來許多城市動物園野生動物園都引進了一定數量的白犀牛作為觀賞之用。 [5]  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於2001年6月由南非引進6只白犀,併成功繁育後代。
大連森林動物園已飼養3只犀牛10年。
海南三亞的白犀養殖場,曾經養殖一百多隻犀牛。
深圳野生動物園裏也有飼養白犀。
雲南野生動物園也有飼養。 [6] 

犀科下屬分類

白犀 白犀
白犀(學名:Ceratotheriu simum):
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犀牛,也是體型僅次於象的最大陸生動物。白犀最顯著的特徵是吻部比較方,頭向下,吻部貼近地面,主要食草,性情温順。白犀分佈於非洲南部和東北部。其中南部的白犀曾經一度瀕於滅絕,後經保護而有所回升,現存數千頭,是數量最多的犀牛,但仍然常被偷獵者獵殺。北方的白犀則仍處於極危狀態,截至2015年僅存4頭,全部活在人工飼養的狀態下。 [7] 
黑犀 黑犀
黑犀(學名:Diceros bicornis):
體型小於白犀,吻部尖且能伸縮捲曲,頭抬起,以樹葉為食,性情暴躁。黑犀分佈較廣泛,原本是數量最多的犀牛,但也是偷獵的重點對象,儘管數量依然相對其他犀牛來説“不少”,但數量仍處於下降趨勢。 [8] 
印度犀 印度犀
印度犀:(學名:Rhinoceros unicornis):
又稱大獨角犀,有一個鼻角,身上的皮膚似甲冑,體型較大,是僅次於白犀的大型犀牛,性情介乎白犀和黑犀之間。印度犀現分佈於印度北部和尼泊爾等地,雖然數量不多,僅千餘頭,但仍是亞洲數量最多的犀牛。由於印度等國的保護措施,它們所面臨的威脅已經相對小了不少。 [9] 
爪哇犀 爪哇犀
爪哇犀(學名:Rhinoceros sondaicus):
又稱小獨角犀,外形和印度犀很接近,但是體型略小,僅雄性有角,性情謹慎膽小。爪哇犀原分佈於東南亞廣大地區,僅存於爪哇島極西部一處森林中,總數不過60頭,且無人工飼養,是現存最珍貴的動物之一。經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保護與關照暫時已脱離了滅絕的危險。 [10] 
蘇門答臘犀 蘇門答臘犀
蘇門答臘犀(學名:Dicerorhinus sumatrensis):
是現存最原始、體型最小和唯一披毛的犀牛,性情謹慎膽小。和爪哇犀一樣原分佈於東南亞的廣大地區,分佈較零星,但尚比爪哇犀分佈廣泛,數量也極少,現存數百頭。 [11] 
[2] 

犀科保護現狀

犀科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8年 ver 3.1。
極危(CR)——3種;近危(NT)——1種;易危(VU)——1種。 [12] 
全部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級保護動物。 [12]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附錄Ⅰ [15] 

犀科種羣現狀

犀科是一個繁盛的古老類羣的孑遺,在現存的犀類中,分佈在亞洲的犀牛,已經瀕臨絕種。其中以爪哇犀牛的數目最少﹐約50頭左右﹔犀牛體型粗壯,有一個或兩個角,是強有力的武器,在自然界沒有天敵,但是犀牛卻因為犀牛角的裝飾和藥用價值而被人類大量捕殺,使犀牛處於滅絕的邊緣。雖然世界各國政府已經對它們採取了嚴格的保護,但是偷獵現象依然常有發生。
黑犀:曾經數量巨大,20世紀前半期數量在85萬隻左右,1960-1995年間種羣數量急劇下降,隨後在某些國家有穩步增長,到2010年12月,黑犀數量約為4,880只。
白犀: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野外共有20,170只,截止到2008年12月共有750只圈養個體。
蘇門答臘犀:野生種羣數量大概200只左右,另有20多隻圈養個體生活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美國,種羣處於下降趨勢。
爪哇犀種羣整體數量大約50只,且無圈養個體存在,越南野外2010年已經滅絕。
印度犀:2007年5月估計數量為2,575只,其中尼泊爾378只,印度2,200只。種羣呈上升趨勢。
截止到2012年3月20日,南非有關官員表示,已有135只犀牛被偷獵,這個數字已達到了2011年被盜獵犀牛數量的三分之一。
2007年南非境內有13只犀牛被獵殺,2008年猛增至83只,2009年更增至122只,2010年有333只犀牛在南非被殺害。
2011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和國際犀牛基金會發布報告,稱越南最後一隻爪哇犀牛在2010年遭偷獵者獵殺。
2011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宣告非洲西部黑犀牛於11月10日滅絕。 [2]  [13-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