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犀

鎖定
白犀是奇蹄目犀科白犀屬 [14]  哺乳動物。體軀渾圓粗壯,皮膚厚而光滑,體表近似灰色;頭部特長,門齒和犬齒退化,發達的7對頰齒有非常厚的石灰質層;有兩隻角,一大一小,一前一後,角不是骨質的,而是上皮組織的衍生物,由角質纖維堆積而成;肩部由發達的髓棘形成隆起的肩峯,髓棘連接着韌帶以支持頭部;四肢粗壯有力,前、後肢均具三趾;上唇平而寬,呈方形,故有寬吻犀及方吻犀之稱; [15]  雄性體重大於雌性。 [16] 
白犀分佈於非洲南部和東北部,生活在叢林、草原、森林和平原附近,偶爾進入陡峭的山地沼澤。天氣炎熱時,它們主要在早晨及傍晚活動,其他時間則在泥水中打滾或休息;天氣涼爽時,就躺在樹蔭下打盹, [17]  獨居或結成小羣,雄性雖具領域性,但無強烈排他性,雌性護幼行為強。白犀以草類為食。雄性11歲、雌性7歲左右性成熟, [14]  全年均繁殖,孕期約17-18 個月, [18]  每3年1胎,每胎1仔。壽命近50年。 [14] 
白犀以巨大的體型在犀牛王國稱王,在陸生脊椎動物中,它的體型僅次於象,體重僅次於象和河馬。 [17]  因其體型高大威猛,也是各國動物園的“明星”觀賞動物。 [14]  人類為了獲取犀牛角而濫捕犀牛,導致白犀的數量急劇減少, [16]  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近危(NT)等級。 [19]  之後人們通過加強保護和擴大繁殖等方式,使非洲的很多國家公園和保護區內的白犀數量得到增加。最近的數據資料表明,森林裏的白犀數量大約為 6000頭。 [16] 
中文名
白犀
拉丁學名
Ceratotherium simum
別    名
白犀牛
方吻犀
寬吻犀
外文名
White Rhinocero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奇蹄目
犀科
白犀屬
白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角型亞目
亞    綱
真獸亞綱
亞    種
南部白犀、北部白犀 [4] 
分佈區域
非洲中部、南部、東部
命名者及年代
(Burchell, 1817)

白犀動物學史

白犀的名稱來自於荷蘭語“weit”,意思為“wide”(寬平),針對它們寬平的嘴唇而言,後來被人誤稱為“white” (白色),故稱“白犀”,又名“方嘴犀”。 [12]  白犀的屬名Ceratotherium來自希臘語“cerato”,意為“角”和“釷”,意為“野獸”,種名simum來自希臘語simus,意為“扁鼻子”。 [13] 

白犀形態特徵

白犀
白犀(12張)
成年白犀的體重約為1000-3600千克。與體型相比,白犀的眼睛相對較小,嘴唇呈方形,脖子較長,並且有一處隆起。它們有兩個大小不等的角。較長的角長度為1660毫米。在雌性中,角都更長、更薄。較短的角可以長到550毫米長。 [7] 
它們的頭部和身體的平均長度(不包括尾巴)為3.35-3.77米。白犀尾巴的平均長度為0.57-0.77米。此外,白犀的平均肩高為1.71-2.85米,而它們的平均周長在2.01-2.20米之間。有24顆牙齒,牙齒公式為:門齒0/0,犬齒0/0,前臼齒3/3,臼齒3/3。 [7] 
白犀皮膚呈淡灰色,緻密、堅韌,並有板狀褶皺。白犀的表皮平均厚1毫米,真皮平均厚18毫米。白犀的牙齒長得很高。此外,它們有扁平的寬口。白犀之所以被稱為“白犀”,不是因為它們是“白色的”,而是因為它們的臉是“寬的”(錯譯)。 [7] 
幼犀出生時平均體重40-60千克,頭身長0.50-0.65米。幼犀的角只能在出生六週後才能看到,此時覆蓋角的黑色膜會脱落。白犀在出生三個月後就可以看到體毛。 [7] 
與南方白犀(Ceratotherium simum simum)相比,北方白犀(Ceratotherium simum Cottoni)的體重和體長相對較小。在這兩個亞種中,雌性白犀比雄性略小。但是,這裏沒有關於雄性和雌性以及北部和南部大小的定量數據可以進行比較。將這兩個亞種區分開來的一個特徵是它們的體毛,因為南方白犀亞種的體毛比北方白犀亞種少。 [7] 

白犀近種區別


白犀
黑犀Diceros bicornis
特徵
白犀和黑犀(Diceros bicornis)近似。它們的區別之處在於嘴部及軀幹的大小,而不是它們的膚色。白犀的嘴部向外張,呈四方形,而黑犀嘴部向內彎呈三角形。白犀的體重差不多兩倍於黑犀,除此之外,白犀脖子後上方還有一人塊很明顯的肉突。 [5] 
圖片
白犀 白犀
黑犀 黑犀

白犀棲息環境

白犀的典型棲息地包括茂密的森林、稀樹草原和長滿草的林地。白犀通常生活在水源附近,因為它們通常每天洗兩次澡。此外,白犀更常見於早上的河岸和低窪地區附近。隨着温度的升高,它們會移動到更陰涼的地區,例如茂密的森林或山坡的中部。 [7] 

白犀生活習性

白犀行為

白犀的一個常見行為是它們對捕食者的反應方式,例如獅子Panthera leo)攻擊。例如,所有白犀在奔跑過程中,後腳不斷觸地,前腳跟隨其他犀牛奔跑的方向。白犀的奔跑速度可達24千米/小時,短時間可達40千米/小時。白犀通常是非攻擊性動物。然而,擁有幼犀的雌性比雄性和其他雌性更具攻擊性,因為它們對幼犀有保護作用。其他常見的行為包括夏季洗泥浴和冬天洗沙浴。白犀很少用水浴。 [7] 
白犀既有白天活動的,也有黃昏活動的,這在不同的季節是不同的。在冬季,它們是白天活動的,這意味着它們的活動高峯時間出現在白天;在夏季,主要在早晨及傍晚活動,活動的高峯時間是上午5-9點,下午3點-6:30。這種轉變是避免夏季炎熱天氣的一種方式。 [7]  其他時間則在泥水中打滾或休息;天氣涼爽時,就躺在樹蔭下打盹,生活得非常愜意。 [6] 

白犀領地

白犀在不同季節不會從一個地方遷徙到另一個地方。雄性有時會為領土而戰。被擊敗的雄性通常會遷移到其他地區。此外,雄性通過小便來確定邊界,並且只有在去取水時才會離開領土。白犀很少與其他犀牛共享領土。 [7] 
占主導地位的白犀有自己不重疊的領地。雄性的活動範圍通常在0.75-13.80平方千米之間,而雌性的活動範圍在6-8平方千米之間。白犀具有優勢等級,較強壯的犀牛擁有更多的領地空間。平均而言,雄性白犀積極保衞約0.7-3平方千米的領土。雌性領地面積略小,平均為0.5-2.3平方千米。白犀在旱季往往有更大的活動範圍,因為它們在旱季比雨季更容易覓食。 [7] 

白犀交流

白犀使用幾種不同的聲音進行交流。通常,雄性白犀的聲音比雌性大。此外,在與其他雄性犀牛的戰鬥時,雄性會發出咕嚕聲和鼻息聲。雌性在與其他雌性戰鬥或與雄性對抗時會發出響亮的低音吼叫。如果幼犀沒有看到母親,它們會發出喘息、抱怨和尖叫聲。白犀在追逐或被追逐時經常發出粗啞的尖叫聲,它們的防禦聲音是咆哮的。雄性接近雌性時會發出打嗝的聲音。 [7] 
白犀是近視眼,但它們的聽覺和嗅覺都很強。因此,嗅覺交流在保護其領土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在白犀種羣中,占主導地位的雄性會噴它們的尿液來標記它們的領地邊界。此外,白犀有共同的糞堆,這使得犀牛更容易在一個區域內相互識別。公共糞堆也在交配中發揮作用,因為雄性可以根據糞便的氣味確定雌性是否準備交配。 [7] 

白犀食性

白犀是食草動物。它們非常貪吃,有時候只顧吃東西,7-8個小時也移動不了1000米,吃過的草地,就像被修剪過一樣整齊。白犀有固定地點排便的習性,這些地方往往糞便堆積如山。 [8] 

白犀天敵

白犀沒有很多天敵。由於與鬣狗Crocuta crocuta)的罕見戰鬥,一些白犀缺少部分耳朵或部分尾巴。此外,還有一些幼犀被獅子(Panthera leo)殺死的案例。為了躲避這些潛在的捕食者,白犀可能會在由雌性和幼犀組成的羣體中游蕩。這些羣體在這些大型食肉動物居住的棲息地很常見。白犀的主要捕食者是人類(Home sapiens),他們非法偷獵白犀的角。 [7] 

白犀分佈範圍

歷史上,烏干達西北部、乍得南部、蘇丹西南部、中非共和國東部和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是北方白犀(Ceratotherium simum Cottoni)的原分佈地。南方白犀(Ceratotherium simum simum)原分佈於整個南部非洲。然而,該亞種的當前範圍受到更多限制。北方白犀只分佈於剛果民主共和國。而南方白犀則分佈於博茨瓦納納米比亞斯威士蘭津巴布韋科特迪瓦肯尼亞贊比亞 [7] 
白犀分佈圖 白犀分佈圖

白犀繁殖方式

  • 交配系統
白犀是一夫多妻制,這意味着雄性和雌性都有多個性伴侶。雄性白犀對進入其領地的雌性保持警惕。雌性進入領地後,雄性會與雌性呆一天,以調查雌性是否準備好交配。如果雌性準備好了,那麼雄性通常會再跟着她3-5天,在此期間,雌性會用鼻息和吼聲來回應。交配前,結對持續5-20天;在此期間,如果雌性試圖進入另一個雄性的領地,雄性會擋住去路,有時會發生雄性和雌性之間的對抗。然而,如果雌性成功進入另一個雄性的領地,那麼之前的雄性將停止跟隨雌性。 [7] 
雄性通過尿液的氣味檢測雌性是否準備好交配;尿液中含有發出雌性發情信號的化學物質。雌性通常在3歲半時第一次發情,但它們直到5歲才繁殖。幾乎所有雌性都在5歲後繁殖。雌性發出的一些交配行為跡象是尿頻和哨聲。在同一種羣的雄性中,領地雄性的糞便睾酮水平高於非領地雄性。此外,與非領地雄性相比,領地雄性通常花更多的時間與雌性在一起,並且通常有更多的交配夥伴。因此,領地雄性比非領地雄性具有更高的繁殖成功率。 [7] 
交配時,雄性白犀將兩隻腳放在雌性的背上。交配平均持續15-30分鐘,每4-5分鐘射精一次。交配行為會持續2-5天,因為雄性的睾酮水平會持續2-5天。之後,雌性離開雄性的領地。 [7] 
  • 生殖特徵
白犀全年都在繁殖,但在南部非洲種羣中,繁殖高峯通常在10-12月之間,在東部非洲種羣中,繁殖高峯通常在2-6月之間。白犀一次產下一隻後代,出生時平均體重為48.5千克,6個月時體型翻倍。雌性在3-5歲時達到性成熟,而雄性在5-7歲時達到性成熟。雌性白犀可以在5-46歲之間繁殖。白犀的繁殖間隔很長,2.5-3年。這種長的繁殖間隔與530-550天的長妊娠期有關。 [7] 
  • 出生後
幼犀在出生幾小時後才開始吮吸母乳,通常一次吮吸2-3分鐘。母親是幼犀的唯一照顧者,除了交配過程之外,雄性對幼犀沒有父母般的照顧。白犀在2個月大時開始吃草,但它們在出生後6個月之前都依賴母親提供營養。在6個月大以後,母親仍在照顧孩子,保護他們免受捕食者和野火等外部威脅。此外,幼犀在生命早期通常會在母親面前移動,當母親改變方向時,它們會立即做出反應。小幼犀通常連續跟隨母親2個月。幼犀通常在1歲時開始斷奶,白犀和它們的媽媽待在一起2.5-3年。在那個時候,母親們會把幼犀趕出自己的領地,重新接受新生活。 [7] 
  • 壽命
白犀的壽命在圈養和野外有所不同。在野外,雄性和雌性的平均壽命為46-50歲。據記錄,圈養的北方白犀的最長壽命為30年零3個月。同樣,有記錄的南方白犀亞種在圈養中的最長壽命為30年。野生白犀的預期壽命平均為39-43歲,圈養期為27-30歲。然而,大多數犀牛因人類偷獵而非自然死亡。白犀死亡的其他原因包括溺水、陷入泥漿、從懸崖上掉下來以及在失控的野火中燃燒。 [7] 

白犀亞種分化

中文名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南部白犀
Ceratotherium simum simum
(Burchell, 1817)
北部白犀
Ceratotherium simum cottoni
(Lydekker, 1908) [4] 

白犀保護現狀

白犀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20年 ver 3.1)——近危(NT)。 [2]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級。 [2] 

白犀種羣現狀

截至2017年12月31日,野外估計有18064頭白犀。 [2] 
  • 南部白犀
南部白犀曾廣泛分佈於贊比西河以南的非洲南部叢林地區,到19世紀末,在南非誇祖魯-納塔爾,南部白犀已被減少到只有一個約20-50只的小種羣,瀕臨滅絕。 [2]  而彼時它的親戚北部白犀則據稱還有2000至3000頭。 [11]  然而,到2012年底,經過多年的保護和多次易位,這些亞種已經發展到大約21316種野生動物。隨着偷獵數量的增加,到2017年底,估計數量下降了約15%至18064只,置信水平為17212至18915只。 [2] 
南北白犀的生存狀況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北部白犀命懸一線的時候,在嚴密和細緻的保護下,南部白犀的數量已經恢復到了10800頭以上(IUCN,2019)。 [11] 
到2012年底,南非仍然是該亞種的大本營(約86.5%),估計有18933只個體。在博茨瓦納、納米比亞、斯威士蘭和津巴布韋的前分佈國家中出現了較小的重新引入亞種羣。 [2] 
  • 北部白犀
北部白犀與南部白犀在基因上存在較大差異,形態上其頭骨和牙列於南部白犀不同。他們曾在烏干達大量繁殖,但是由於當地政府的疏於保護而漸漸消失。在瓜蘭巴國家公園中,它們的數目曾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達到35只,在2003年4月為30只,其後有6只被殺,4只新出生。 [3] 
剛果民主共和國和鄰國南蘇丹的偷獵和內戰對北方白犀造成了毀滅性的影響。雖然偷獵壓力最初在1990年代後期的內亂和戰爭期間有所增加,但良好的繁殖使種羣保持相對穩定。然而,自2003年以來,偷獵活動升級,數量迅速下降,在2004年3-5月的三個月期間發現了11具屍體。確認的北方白犀數量從2003年4月的30頭下降到2005年8月的4 頭。儘管進行了密集的系統性調查,但自2006年以來沒有發現活犀牛,自2007年以來也沒有報告有活犀牛的跡象。據信,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北方白犀可能已經滅絕。在飽受戰爭蹂躪的南蘇丹,有傳言稱可能會有幸存者,但迄今為止,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有發現。 [2] 
2009年,生活在捷克Dvůr Králové動物園的四頭北部白犀成為拯救這一亞種的唯一希望,它們被送往肯尼亞奧佩亞塔野生動物保護區,在曾經的原產地進行人工保護。然而其中一頭名叫“蘇尼”的雄犀已於2014年死去。 [9] 
2015年,世界上最後一隻倖存的雄性北部白犀“蘇丹”已經被切除犀角24小時守護起來,守護它的是4名全副武裝的武裝警察,這一做法是為了挽救這一即將滅絕的亞種。 [9] 
2018年3月20日,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蘇丹”在肯尼亞去世,終年45歲(相當於人類的100歲)。依舊存活的兩頭北白犀,分別是“蘇丹”的女兒納金(Najin,27歲)和孫女法圖(Fatu,17歲)。 [1] 

白犀保護措施

非洲各國政府一直在保護區內保護犀牛種羣,如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斯威士蘭的姆利爾旺狩獵保護區、烏干達的默奇森瀑布國家公園和肯尼亞的梅魯國家公園 [7] 
南非有着至少20個國家公園,其中的克魯格國家公園(Kruger National Park),是整個非洲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之一,有約7000只的南部白犀生活在國家公園及其周邊的保護地內。克魯格國家公園還在園區內設置了許多攝像頭,以便於更好的監測和管理動物們的狀態。 [11] 
  • 南北白犀雜交試管牛,胚胎培育成功後由南犀牛代孕
由於白犀體型龐大,不易控制,母犀牛的卵巢在皮膚下1.5米,取卵時還需穿過直腸難度很大,畢竟北白犀只剩兩隻獨苗,之前研究團隊曾在一頭自然死亡的雌性北白犀體內取出4枚卵母細胞,但這樣的材料太珍貴,沒把握不敢貿然使用,無奈之下研究人員先嚐試從南部白犀身上取卵,最終研究人員用長達2米的超聲裝置經直腸通過多次卵泡穿刺獲得了83枚卵母細胞,卵母細胞還需經兩次培養分裂才能產生我們所熟知的卵細胞。 [10] 
當經過培養的卵母細胞分裂出卵細胞後,將保存的北白犀單精子向卵細胞注射,之後用電刺激法來提高受精的成功率,最後讓胚胎在37.5度的恆温環境中培養,研究人員一番努力終有收穫,最終有4枚南北雜交胚胎髮育到了可以移植到宮內胚泡階段。因研究需要,為驗證分化能力研究人員從2枚胚胎中提取了胚胎幹細胞系,剩下的2枚冷凍保存等待合適時機移入雌性南部白犀來代孕,至於能否順利生出正常健康的雜交北白犀還是未知。 [10] 
  • 純種北白犀試管牛,胚胎培育成功後由南部白犀代孕
要想培育純種的北白犀讓這一物種延續下去,必須使用北白犀的精子和卵細胞,但從兩隻獨苗那裏穿刺取卵母細胞風險極大,一不小心活的這一物種就真的沒了。 [10] 
研究人員聲稱目前已成功培育出3個胚胎,應該是利用之前冷凍的卵母細胞培育的,培育程序和上面説的一樣,還在測試中,估計在純種北白犀成功創造前,首先會先嚐試誕生雜交白犀,在沒有新技術及資金支持下一般不會貿然嘗試。 [10] 
  • 純種北白犀的延續
假設各環節順利,在人為體外受精後代孕的南部白犀成功孕育出一頭純種北白犀,那麼之後呢,研究人員肯定會繼續這樣操作直到他們可以自然繁殖。 [10] 
但是新的問題來了,當它們可以自然繁殖時它們都是近親,近親繁殖並不能起到改良的作用,也就是無法進化,只能保持和發揚該血系的優點和缺點,而且都是永久性的。 [10] 
如果一直近親繁殖只會使這個缺點越來越明顯,一旦出現一種遺傳疾病時基本上無解,只會越來越放大化,最後還是會被自然逐漸淘汰。 [10] 
  • 冷凍的北白犀的人工誘導幹細胞
為此科學家正在嘗試用誘導多能幹細胞技術把庫存的北白犀的體細胞改編成人造卵母細胞和精子,這樣就能使北白犀擁有可持續的基因多樣性,上述的問題自然可解決,甚至許多瀕臨滅絕的動物都可使用該方法在自然裏延續下去。 [10] 
遺憾的是還未成功,如何使北部白犀這一物種能夠自然繁衍,並回歸大自然還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研究。 [10] 

白犀主要價值

白犀也被認為是關鍵物種,因為它們有助於增加草的生物多樣性並有可能防止野火。Waldram等人(2008年)報告説,白犀吃草使草很短,野火無法燃燒草。此外,從草原上移除犀牛導致該地區50%的短草土地覆蓋消失。 [7] 
此外,白犀與牛背鷺Bubulcus ibis)和紅肩麗椋鳥Lamprotornis nitens)有共生關係。這些鳥以犀牛皮和背部的昆蟲和寄生蟲為食。最初,紅嘴牛椋鳥Buphagus erythrorhynchus)也被認為與犀牛有共生關係。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紅嘴牛椋鳥實際上延長了傷口的癒合時間並去除了耳垢,而不是餵食和減少犀牛皮膚上的蜱蟲。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