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牧馬河

(海河流域子牙河支流滹沱河的支流)

鎖定
牧馬河,亦名七嶺河,海河流域子牙河支流滹沱河的支流,發源于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白馬山,流經忻州市忻府區、定襄縣,河口位於定襄縣蔣村,流域面積1498.0平方公里,河長118.3公里,流域平均寬度12.7公里,總落差967米,河道縱坡3.06/1000,一般清水流量0.23立方米/秒。 [7] 
較大支流有石符橋溝、團峪溝、塌塌溝、水馬川、馬圈溝、土嶺溝、大溝、葫蘆河、雙海溝、西溝及田村河等。 [8] 
1968年國家又在西曲村東修建了大型水閘,先後開了國慶、紅旗、五一、團結、聯合五條大渠,又築了砂壩,使該河真正成為有利於人民的河流。 [3]  有牧馬河灌區。有效灌溉面積16萬畝。 [3] 
中文名
牧馬河
別    名
七嶺河 [1] 
所屬水系
海河流域子牙河支流滹沱河的支流
地理位置
山西省北部
流經地區
山西省陽曲縣、忻府區、定襄縣
發源地
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白馬山 [7] 
主要支流
石符橋溝、團峪溝、塌塌溝、水馬川、馬圈溝、土嶺溝、大溝、葫蘆河、雙海溝、西溝及田村河
河    長
118.3 km [7] 
流域面積
1498.0 km² [7] 
平均流量
0.23 m³/s [7] 
河    口
山西省定襄縣蔣村 [7] 

牧馬河名稱由來

牧馬河名的來歷,傳説有二:一説唐將尉遲恭曾在此牧馬;一説牧馬河乃北魏秀容川部酋長爾朱榮的牧場。牧馬河又名七嶺河 [3]  [1]  ,因其上游流經濟道嶺、土嶺、洞門嶺、馬圈嶺,塔習嶺,新開嶺,陽子嶺等七個山嶺而得名。 [3] 

牧馬河幹流概況

牧馬河河道走向

牧馬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牧馬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牧馬河,發源於太原市陽曲縣白馬山 [7]  (一説陽曲縣六固村上端的窨子溝 [3]  ),河口位於定襄縣蔣村 [7]  (一説陳家營村西北 [1]  [3]  ),流域面積1498.0平方公里 [7]  (一説流域面積1076.12平方公里 [3]  ,一説1176.1平方公里 [8]  ),河長118.3公里,流域平均寬度12.7公里,總落差967米,河道縱坡3.06/1000,一般清水流量0.23立方米/秒。 [7] 
牧馬河自白馬山南麓流出,東南流至陽曲縣六固村附近,折轉東北從牛尾莊西南入忻州市境。上游各支流流經冀道嶺、上嶺、洞門、馬圈、塔習、新開及陽子等七座嶺,故又名七嶺河。流至忻州市三交後折轉西南,在西社附近出山,向東經過莊磨到向陽,再轉東北過豆羅,經縣城東南隅流去,於安邑村南數里處出境,忻府區境內流長65公里 [8]  (一説流程66公里,流域面積860平方公里 [3]  ),沿途匯納石符橋溝、團峪溝、塌塌溝、水馬川、馬圈溝、土嶺溝、大溝、葫蘆河、雙海溝、西溝及田村河11條較大支流,流域面積,彎曲係數1.3,為季節性河流,屬格子狀水系。 [8]  [3] 
牧馬河經忻州市從智村西南入定襄縣境,流經楊芳、官莊、城關、南王、神山、蔣村、河邊等7個鄉鎮的18個村,於陳家營村西北注入滹沱河。境內流程31公里,佔地面積約2.2平方公里,流域面積291.7平方公里,河牀寬50~60米,智村至陳家營河牀縱坡為1/600,相對高差30.9米。 [1] 
牧馬河上游忻府區三交鎮河道 牧馬河上游忻府區三交鎮河道
牧馬河上游忻府區豆羅鎮河道 牧馬河上游忻府區豆羅鎮河道
牧馬河上游忻府區城郊一段河道 牧馬河上游忻府區城郊一段河道
牧馬河下游定襄縣城郊一段 牧馬河下游定襄縣城郊一段
牧馬河在定襄縣陳家營村西北注入滹沱河 牧馬河在定襄縣陳家營村西北注入滹沱河

牧馬河河道特徵

其主遊(三交以上)流經石質山區,河牀由卵石組成,河寬150米,比降1/40~1/60;三交至豆羅橋一段,流經黃土丘陵區,水土流失嚴重,寬谷中沉積了深厚的泥沙,河水滲漏嚴重;豆羅橋以下,河牀加寬至四、五百米,主要由中細粒砂組成。兩岸地形平坦,.上質肥沃,是本是主要糧食產區之一。 [8]  [3] 

牧馬河水文特徵

牧馬河,系季節性河流 [3]  。河水主要以雨、雪水補給,年平均來水量為4570.5萬立方米,清水流量僅0.02立方米/秒 [8]  (《忻州地區志》:一般清水流量0.23立方米/秒 [7]  ;《忻州市地名錄》:平水期流量2~5立方米/秒 [3]  ;《定襄縣誌》:一般流量為170立方米/秒 [1]  )。每年兩次汛期。一次在3~4月間,由融雪水形成,徑流量較小;另一次在6~9月間,由降雨徑流形成,常因暴雨而洪水猛漲,形成大汛,最大洪峯流量都在6、7、8、9月,而以7月最多。兩汛之間,為枯水期,常有斷流現象。 [8]  乾涸期7~8個月。 [1] 
洪水期流量4.2~96立方米/秒 [3]  。近百年來,最大洪峯為1890立方米/秒(出現於民國二十一年),其次為1210立方/秒(出現於民國二十八年)。最大流速4.03米/秒,水深0.87米。1972年無洪峯出現。年平均輸沙量為141萬噸 [8]  ,年平均含沙量19.5公斤/立方米。 [1]  年平均徑流量為4570.5萬立方米,高水位為2.7米(豆羅橋水文站測),低水位為零,差落2.7米。年平均初冰日期為11月10日,融冰日期為3月27日:最畢初冰日為11月3日(出現於1957年),最晚融冰日期為4月18日(亦出現於1957年)。平均封凍日數為62天,最長封凍日數90日。歷年冰層厚0.4~0.7米。 [8] 

牧馬河主要支流

箭桿河,發源於北小店鄉的多子村、窯子溝和靜樂縣交界處的三郎洞。由變質岩山區裂隙小泉水彙集而成。由南向北,經六固、箭桿,在安家莊北3.5公里處出境,入忻州市牧馬河。陽曲縣境內幹流長17.75公里,支流有吾青溝、多子村河。流域面積60.5平方公里,河牀平均寬度為150米,流域平均寬度為3.78米。 [6] 
依堤河,位於城西南蘭村鄉境內,姑姑山東麓。因依堤村為這條河流兩條支流的匯合處,故名依堤河。一條支流發源於野峪鄉的石圪迭,流經西王,錢塘溝,另一條支流從杏灘發源,流經錢塘溝村南,在依堤村邊兩條支流匯合,到河習頭流入北村水庫。流程全長31裏,流域面積42.325平方公里,河牀寬10~15米。系常年流水河。 [3] 
田村河,位於城西南蘭村鄉境內,因河流入口處在田村一帶,故名田村河。該河從北村水庫。流出,經煙村、下社,到田村村南進入牧馬河。流程9裏,流域面積4.11平訟裏,河牀寬5~15米。系常年流水河。 [3] 
南河上,位於城西南牛尾莊鄉境內,根據位置而定名。此河發源於陽曲縣南龍泉村薛經北龍泉南、權家莊,進入忻州市石欠底、西觀、團峪溝、羅家會,到牛尾莊流入牧馬河,全長26裏,境內流程17裏。流域面積38.8平方公里,河牀寬10—25米。系常年流水河。 [3] 
陰洛河,位於城南豆羅鎮境內。早年,河流上游有陰洛寺(亦稱音寺),故名陰洛河。該河發源於小五台山下徐凹、坡底、劉溝的山溝中,流經楊溝、辛曲、河外、麻會,到旺莊進入牧馬河。流程34裏,流域面積48.1平方公里,河牀寬5~20米。最大流量為10立方米/秒。系季節性河流。 [3] 
·

牧馬河治理開發

西歲興水庫 西歲興水庫
西歲興水庫,以村名而得名,位於忻州市城西南64裏處的西歲興村南,牧馬河中游,流域面積496平方公里。1975年12月開始修建,1981年停工。水庫壩長448米,高14米,能起緩洪蓄清作用,可蓄水300萬立方,回水長度3至4裏,灌溉土地12000畝。 [5] 
北村水庫,位於 忻州市城西南8裏的蘭村鄉北村東面。因庫在北村界內,故名。水庫辦公處有管理人員5人,房子15間,屬忻州市蘭村鄉管轄。此庫於1972年9月開始修建,1974年4月受益。大壩為碾壓而成的均質土壩,高17米。,頂寬4米,長200米。庫容面積650畝,最大庫容量491萬立方米,灌溉土地6000畝。養魚水面500畝。年投放魚苗5萬尾。 [5] 
牧馬河灌區渠首西曲大壩 牧馬河灌區渠首西曲大壩
牧馬河灌區,位於忻定盆地南側、忻州市東南部。灌區管委會駐西曲牧馬河大壩,屬忻州市水利局管轄。在明代洪武年間,牧馬河灌區已有引水灌溉的記載。解放初期只有沿河泥渠26條,有效面積僅7萬餘畝。解放後建立了灌區,在千流上先後建成了西曲和豆羅兩處有壩非調節引水樞紐,其中包括引水乾渠5條,總引水能力為69m3/S,有效面積16萬畝。有支鬥農毛渠114條,灌溉渠系建築物3869件,排水渠4條,支鬥農毛排70餘條,總長320裏,排水渠系建築物690件。已基本上達到灌、排配套,建築物齊全,田面平整,渠系綠化,水井星羅棋佈,成為園田化水平較高的河、井雙澆灌區。 [4] 
1964年,五一渠自忻縣孫村引水入定襄,建牧馬河灌區。1969年,牧馬河灌區又自忻縣北胡村引水築紅旗渠。五一渠,定襄縣寇村一官莊引牧馬河水,長3公里,引水量15立方米/秒,支渠總長4公里,鬥毛渠總長9.6公里,灌溉面積3400畝,受益村莊:寇村、擇裏、中霍、官員莊。紅旗渠,定襄縣智村西一智村東引牧馬河水,長2.5公里,引水量4立方米/秒,支渠總長3公里,鬥毛渠總長6.7公里,灌溉面積3000畝,受益村莊:智村。 [2] 
參考資料
  • 1.    定襄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定襄縣誌 . 中國青年出版社 . 1985 :69-70
  • 2.    定襄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定襄縣誌 . 中國青年出版社 . 1985 :132-133
  • 3.    忻州市政府 民政局 . 忻州市地名錄 . 1990 : 176-178
  • 4.    忻州市政府 民政局 . 忻州市地名錄 . 1990 : 176-179
  • 5.    忻州市政府 民政局 . 忻州市地名錄 . 1990 : 183
  • 6.    陽曲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陽曲縣志 . 山西古籍出版社 . 1998 :74
  • 7.    忻州地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忻州地區志 . 山西古籍出版社 . 1990 : 74
  • 8.    忻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忻縣誌 .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 1993 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