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牧人

(詞語釋義)

鎖定
牧人是一個漢語詞彙,可指官名;放牧的人;謂治民。語出《書·立政》:“ 文王 惟克厥宅心,乃克立茲常事司牧人,以克俊有德。”
中文名
牧人
拼    音
mù rén
注    音
ㄇㄨˋ ㄖㄣˊ
書    籍
《同簋》

牧人基本解釋

1、一般是指以放牧為生的人
2、官名。西周始置。或簡稱牧,掌畜牧。《同簋》:“司場、林、吳(虞)、牧”。《國語·周語上》:“牧協職。”《周禮·地官》屬官有牧人,掌家畜飼養和繁殖,以供祭祀之需。

牧人引證解釋

1. 古代管理民事的地方官。 [1] 
《書·立政》:“ 文王 惟克厥宅心,乃克立茲常事司牧人,以克俊有德。” 孔穎達疏:“惟慎擇在朝有司在外牧養民之夫。”
2. 《周禮》官名。掌畜牧。
《周禮·地官·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藩其物。”《文選·枚乘》:“掩蘋肆若,為牧人席。” 張銑注:“《周禮》有牧人職。言蔽陳青苹杜若之草,為牧人席。”
3. 放牧的人。
《詩·小雅·無羊》:“牧人乃夢,眾維魚矣,旐維旟矣。”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邑居不聞夜吠之犬,牧人不覩晨飲之羊。” 唐 王績《野望》詩:“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何其芳 《畫夢錄·雨前》:“清淺的水,兩岸青青的草,一根長長的竹竿在牧人的手裏。”
4. 謂治民。
《文選·潘岳》:“牧人逶迤,自公退食。聞穢鷹揚,曾不戢翼。” 李善注:“《國語》 裏革 曰:且夫君也者,將牧人而正其邪。” 唐 元稹 《贈裴行立左散騎常侍敕》:“ 秦 郡守分土疆以牧人, 漢 刺史乘軺車而按部。”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六:“先是 李遠 以曾有詩云:‘人事三杯酒,流年一局棋。’ 唐宣宗 以其非牧人之才,不與郡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