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舒婷著現代詩歌)

鎖定
《牆》是當代詩人舒婷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 詩作首段用兩行簡短的詩句扼要地概括了我想反抗“牆”,但又深感力不從心的迷惘心態;第二段寫我開始思考我和“牆”到底是什麼;第三段寫“牆”在黑暗中“擠壓我、勒索我”,迫使”適應各式各樣的形狀”,甚至大街上的每一個人也都有一樣的噩夢;末段寫我終於覺醒,要反抗“牆”,要戰勝“自我”,克服妥協心理,排除心中“對這個世界的不安全感”。
這是舒婷詩中現代派氣息最濃的作品之一,從詩中抒情主體的心態、感覺、意識和選用的中心意象都可以看出它與現代派詩作有着某種血緣關係,但詩人沒有重複“他人就是地獄”的老調,詩作肯定的是人與人之間是應該而且是可以溝通的,阻礙人們互相交流的各種各樣的“牆”是可以拆毀的。因此,詩作的題旨是充滿了辯證法的。 [1] 
作品名稱
創作年代
當代
作品體裁
現代詩歌
作    者
舒婷
出    處
《舒婷詩精編》

作品原文

我無法反抗牆
只有反抗的願望
我是什麼?它是什麼?
很可能
它是我漸漸老化的皮膚
既感覺不到雨冷風寒
也接受不了米蘭的芬芳
或者我只是株車前草
裝飾性地
寄生在它的泥縫裏
我的偶然決定了它的必然
夜晚,牆活動起來
伸出柔軟的偽足
擠壓我
勒索我
要我適應各式各樣的形狀
我驚恐地逃到大街
發現同樣的噩夢
掛在每一個人的腳後跟
一道道畏縮的目光
一堵堵冰冷的牆
我終於明白了
我首先必須反抗的是
我對牆的妥協,和
對這個世界的不安全感
1980.2.18 [2] 

創作背景

此詩寫於1980年。那時,《福建文藝》就舒婷的創作展開了歷時2年之久的討論。在討論中,舒婷深感到自己只不過是一棵“寄生”在這場討論中的小草:一些人並沒有認真討論作品,不過是借題發揮,以“討論”為名做各自早已準備好了文章。因而她感到在這場討論中,“我的名字像踢爛的球在雙方隊員的腳邊盤來盤去,從觀眾中間拋出的不僅有掌聲、噓聲,也有爛果皮和臭雞蛋”(《以憂傷的明亮透徹沉默》,《當代文藝探索》1985年創刊號)。這些攻擊對猝不及防的她來説,是難以經受的。故而夢見這牆“擠壓”、“勒索”着自己。詩人最後通過詩歌的形式來表達這種感受。 [3]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有爭議的詩。有的論者,批評此詩有反抗現實的情緒,是一首壞詩。其實並非如此。
讀這首詩,關鍵是要弄懂牆象徵着什麼。對此,作者沒有作明確的説明。詩,本不應是概念的圖解,要求它作“説明”,那就不成為其詩了。但即使這樣,通過這首詩的第二段,仍可感到這裏寫的牆“很可能”是指那保守、僵化的思想。這種思想,就象“老化的皮膚,/既感覺不到冷風寒/也接受不了米蘭的芬芳”。即是説,“‘僵’太公”不懂得時代的變化,接受不了新思潮的洗禮。這種妨礙改革的保守、僵化思想,在當時來説是強大的。作者雖想反抗,但反抗不了。這“無法反抗”,不能理解為消極觀或怯懦,而應理解為出於策略上的考慮:先要反抗對“牆”的妥協,以及認清“牆”對世界造成不安全感的嚴重後果,然後才談得上去和眾人一道推倒這堵冰冷的牆。這樣理解,該不是望文生義。
當時文藝界對她的創作進行了長期的討論,然而有些人實際上卻在惡性毀謗和人身攻擊,這就難怪她在晚上了一場惡夢,夢見這牆“擠壓”、“勒索”着自己,要自己去“適應各式各樣的形狀”,即去適應某些討論者事先計好的僵化的理論模式。
有些人所以看不慣這首詩,其中一個原因是此詩寫了變態心理。這個變態主要表現在對牆所發生的錯覺。眾所周知,牆本來是堅固的,可在“我”的夢魘中它變得柔軟起來;牆本來是沒有生命的,可它在夜晚中居然可以伸出“偽足”來回走動。這種對牆產生的錯誤知覺,是現實中那些令人憎惡的條條框框刺激作者所致。正是這種刺激,使舒婷在寫此詩時充滿了錯覺和幻覺,好似喪失了自我意識的指導,而陷入迷妄混濁狀態。老子的《道德經》裏所講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這正可以用來説明詩人寫此詩時的心態。在這種心態中,她“發現同樣的噩夢/掛在每一個人的腳後跟”。這種幻覺,是舒婷充分了解世人對“牆”的危害熟視無睹的精神狀態後,進入藝術構思時所產生的變態,所達到的神與物遊的境界。正是在這種由變態所形成的境界中,讀者才更清晰、更深切地感受到導致這種變態的情感強度和深度。 [3] 

名家點評

中央黨校文史教研部語文教研室教員李書磊:牆在這裏是異化了的社會機器的象徵;重要的是這裏不僅有“牆”,同時還有懷有反抗願望的”我”。惟因有這個“我”的存在,“無法反抗牆”的陳述與控訴同時又是一種真實的反抗。(《謝冕評説三十年》) [4] 
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王宏印:第三節詩比較感性,但正是在感性中體現了詩人更為深入的觀察、思考和體驗,昇華了原來的推理所無法達到的高度。當然,第二節也有感性的東西在裏面。那些皮膚、米蘭、車前草,一個一個的意象,都是主客體雙關的,或者説具有雙重性質。(《詩與翻譯 雙向互動與多維闡釋》) [5] 
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教授汪劍釗:舒婷在詩的結尾醒悟:“我首先必須反抗的是:/我對牆的妥協,/和對這個世界的不安全感。”這一段話彷彿是為日本作家安部公房的小説《方舟櫻花號》進行了詩體的解釋。該小説通過人由於對核威脅的懼怕,引發一連串動盪和不安的事件,刻畫了事件中那些人相互欺騙相互傷害的醜態,從而指出:“核戰爭在開始以前就已經開始了。”小説印證了薩特在《存在與虛無》中所發表的看法:“人是唯一使毀滅得以發生的存在。”舒婷的《牆》基本上也是表達了這麼一種人生看法,在消極的社會現實面前採取了積極的姿態,面對物質的壓迫,捍衞了精神的崇高。(《二十世紀中國的現代主義詩歌》) [6] 

作者簡介

舒婷(1952~),原名龔佩瑜,福建廈門人。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詩作在朦朧的氛圍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擅長運用比喻、象徵等藝術手法表達內心獨到而深刻的感受,是浪漫主義和現代主義風格相結合的產物。詩歌代表作有《致橡樹》《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這也是一切》等。已出版詩集《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等。 [7] 
參考資料
  • 1.    徐潤潤著,詩人審美心理論稿,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05,第271頁
  • 2.    舒婷著,舒婷詩精編,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12,第147頁
  • 3.    古遠清著,海峽兩岸朦朧詩品賞,長江文藝出版社,1991.11,第128頁
  • 4.    古遠清編著,謝冕評説三十年,海天出版社,2014.01,第127頁
  • 5.    王宏印編著,詩與翻譯 雙向互動與多維闡釋,南開大學出版社,2015.02,第426頁
  • 6.    汪劍釗著,二十世紀中國的現代主義詩歌,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07,第171頁
  • 7.    陳希,向衞國編.中國新詩讀本:中山大學出版社,2016.0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