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父親

(2020年鄧偉執導的紀錄片)

鎖定
《父親》是由鄧偉執導的紀錄電影,於2020年11月在金馬國際影展上映 [4] 
該片講述了鄧偉爺爺與鄧偉父親之間的家庭故事 [3] 
中文名
父親
外文名
Father
其他譯名
爺爺和父親
類    型
紀錄片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導    演
鄧偉
片    長
97 分鐘
上映時間
2020年11月
對白語言
湖南方言
色    彩
彩色

父親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3張)
血脈作橫樑,以此撐成家。只是一個屋檐下,有時偏是血親才結樑子。祖父目成盲,幫別人算了一輩子的命,能看命宮,卻守不住自己房舍。爸爸成了建設公司老闆,蓋別人的家,回頭卻要拆自己的房子。現代化浪潮下都市化進程摧枯拉朽,時代如推土機開來,家如何成家。屋檐下鬧革命,爸爸處處求生,爺爺動輒説死,老屋子裏暗稀微,多少故事如塵埃在光影裏飛揚,且任鏡頭遊移,空間裏丈量時間,幾代故事,各自悲喜,體察情感格局,看兩代親情動線怎麼騰挪閃移,各有各的理,毫不相讓,有時軟磚頭,打在身,痛在心,時不鐵門檻,跨不過就是跨不過。大破壞與大建設,相近又遠離,是一頁家史,其實是家族史,更是時代轉型之交屬於一個人的生命史。陋屋豪邸,陽宅陰宅,生求一塊地,死葬一塊地,聚散有時,興旺有時,生有時死有時,房子有時,但家是永遠 [2] 

父親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工作照
工作照(2張)
該片是鄧偉研三時候作為畢業作品去創作的。家庭這個題材一直是鄧偉放不下的東西,但他從攝影的角度去看,家裏的環境怎麼拍都不入畫。後來,鄧偉機緣巧合回了一趟家。深秋下着濛濛細雨,父親在工地前處理焦頭爛額的樣子。那一刻的畫面,鄧偉完全被打動了。他退掉了其他項目,讓朋友把北京的相機寄回來,開始拍攝紀錄片《父親》 [3] 
製作過程
中央美術學院特聘教授寧瀛導演作為鄧偉的本科和研究生導師,親臨湖南耒陽指導該片的拍攝,並擔任影片的監製,全程傾力參與影片的前後期製作。鄧偉在校研究生期間完成影片的粗剪,並榮獲千里行提名獎、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優秀畢業作品獎,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收藏 [1] 

父親主創團隊

導演
鄧偉 [2] 
製片人
鄧偉
監製
寧瀛 [1] 
聲音
Tan Xuan’ang [7] 
攝影
鄧偉
剪輯
鄧偉 [6] 

父親獲獎記錄

獲獎日期
頒獎方
獲獎名稱
獲獎方
獲獎情況
2021年
第36屆法國貝爾福國際電影節
最佳故事片獎
《父親》
獲獎 [1] 
2021年
第64屆萊比錫國際紀錄片與動畫電影節
金鴿獎
獲獎 [2] 
2021年
加拿大DOXA紀錄片節
最佳紀錄片獎
獲獎 [4] 
2021年
日本門真國際電影節
最佳外語紀錄片獎
獲獎
2021年
第44屆美國亞裔國際電影節
最佳紀錄片新人導演獎
鄧偉
獲獎 [1] 

父親發行信息

上映時間
上映平台
2020年
金馬國際影展 [4] 
2021年
加拿大DOXA紀錄片節
2021年
萊比錫國際紀錄片與動畫電影節 [6] 
2021年
法國貝爾福國際電影節 [7] 
2021年
日本門真國際電影節
2021年
美國亞裔國際電影節 [5] 
2021年
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 [3] 
2021年
Festival Film Dokumenter [4] 

父親作品評價

《父親》是一部個人的、私密的紀錄片。導演鄧偉在該片中,用極其私密的、令人心碎的鏡頭語言,講述他的家庭故事。他用故事的形式,將觀眾直接引入到鄧家。觀眾對這個家庭接觸越多,瞭解越多,就越開始關心其中原本與觀眾毫無關聯的人。在某些時候,觀眾甚至覺得觀看這部電影是殘忍的,會不由自主想起自己的親人,特別是去世的親人。但這也正是這部紀錄片的魅力所在,它觀察的是主人公生活中最本真的時刻,他們不會表演,也不試圖打動任何人。《父親》非常值得觀看 [5] (美國亞裔國際電影節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