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燔灼

鎖定
燔灼,漢語詞彙,拼音: fán zhuó 釋義:燒灼
中文名
燔灼
外文名
barbecue
拼    音
fán zhuó
詞    義
燒烤
筆畫數
16

燔灼釋義

fán zhuó

燔灼出處

《素問·五常政大論》

燔灼例句

燒灼。
素問·五常政大論》:“升明之紀,正陽而治,德施周普,五化均衡,其氣高,其性速,其用燔灼,其化蕃茂。”
《素問.方盛衰論》:"心氣虛則夢救火陽物,得其時則夢燔灼。"
論衡 雷虛》:“人為雷所殺,詢其身體,若燔灼之狀也。”
唐 柳宗元《與楊京兆憑書》:“五年之間,四為大火所迫,徒跣走出,壞墻穴牖,僅免燔灼。”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約莫一更時分,夜闌人靜,燦若久曠之後,慾火燔灼。 [1]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一回:“薛姨媽 急來看時,只見 寶釵 滿面通紅,身如燔灼,話都不説。” [2] 

燔灼基本、詳細解釋

燔灼基本解釋: 燔

fán
焚燒:“燔詩書而明法度”
烤肉使熟:燔肉
筆畫數:16;
部首:火;
筆順編號:4334343123425121

燔灼詳細解釋: 燔

fán 【動】
(形聲。從火,番聲。本義:焚燒)
同本義〖burn〗
燔,爇也。從火,番聲。與焚略同。——《説文
藉芿燔林。——《列子·黃帝
燔之於四通之衢。——《漢書·東方朔傳》。注:“焚燒也。”
體若燔炭。——《素問·生氣通天論》
抱木而燔死。——《莊子·盜蹠》
燔其蘢城。——《史記·平津侯生父傳》
人民飢餓,相燔燒以求食。——《漢書·宣帝紀》
燔詩書——《漢書·儒林傳》
不若燔土。——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又如:燔燎(火把);燔石(焙燒礦石);燔刑(燒人至死的殘酷刑罰);燔燃(燃燒);燔銷(燒燬)火燒整隻的牲畜〖祭祀〗
火燒整隻的牲畜〖祭祀〗〖roast〗
有免斯首,炮之燔之。——《詩·小雅·瓠葉》
為俎孔碩,或燔或炙。——《詩·小雅·楚茨》
又如:燔柴(將玉帛、犧牲等置於積柴上而焚之以祭天);燔祀(焚柴祭祀)
燔祭 fánjì
〖holocaust〗用火燒全獸作為獻祭

燔灼基本解釋: 灼

zhuó
燒,炙:灼熱。燔傷(燒傷)。焦灼。心急如灼。
明白透徹:真知灼見。
鮮明:灼灼。灼亮。灼然
筆畫數:7;
部首:火;
筆順編號:4334354

燔灼詳細解釋: 灼

zhuó 【動】
(形聲。從火,勺聲。本義:燒,灸)
同本義〖burn;scorch;cauterize〗
灼,炙也。——《説文
皆憂心如火灼爛之矣。——《詩·節南山》箋
徵絲灼之。——《史記·龜策傳》
不可灼也。——《淮南子·泛論》
唐虞點灼而毀議。——《楚辭》
無若火始焰焰,厥攸灼敍,弗其絕。——《書·洛誥》
又如:灼艾(燃燒艾絨燻灸人體一定的穴位);灼臂落髮(燒炙手臂剃去頭髮。佛教徒表示自我懺悔的一種方式);灼火(燃火)
燙傷〖scald〗
泉源沸湧,浩氣雲浮,以腥物投之,俄傾即熟,其中時有細赤魚遊之,不為灼也。——《水經注》
照亮,用光亮照明〖illuminate〗
皆僕掩門户。以燭灼之,懼有野犬留廚下。——徐珂《清稗類鈔》
又如:灼灼(鮮明;明亮的樣子);灼天(照亮天空);灼夜(照亮黑夜)
zhuó 【形】
通“焯”(zhuō)。明亮,鮮明〖bright;luminous〗
灼見三有俊心。——《書·立政》
又 我其克灼知厥若。
灼繡頸而袞背。——潘岳《射雉賦》
又如:灼灼輝輝(明亮熾盛);灼耀(明亮耀眼);灼如(昭明顯赫的樣子);灼粲(光輝燦爛);灼眼(明亮耀眼)
明光;透徹〖penetrating〗。如:灼知(明白瞭解);灼灼;灼戒(洞鑑);真知灼見
焦急〖anxious〗。如:灼急;灼熱
灼急 zhuójí
〖worried〗焦急
灼見 zhuójiàn
〖penetratinginsight;penetratingview〗明白透徹的見解
灼見三有俊心。——《書·立政》
真知灼見
灼見高妙
灼熱 zhuórè
〖scorchinghot〗∶熾熱
正午太陽的灼熱
〖anxious;worried〗∶焦急
心內灼熱
灼燒 zhuóshāo
〖burn〗焚燒
灼痛 zhuótòng
〖achewithafeelingofburning〗痛處有燒灼感。多見於鬱火傷陰之胃脘痛或熱毒熾盛的瘡瘍、燙火傷等
灼灼 zhuózhuó
〖shining;brilliant〗∶耀眼,光亮
若日出之灼灼。——《新書》
〖clear〗∶明白地
灼灼如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