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熱盛傷陰

鎖定
熱盛傷陰是感受四時温熱病邪所引起的急性熱病,其發病迅速,熱象偏重,故最易化燥傷陰,因而養陰生津成為温病的基本治療法則之一。肺為驕髒,喜潤惡燥,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故在温病病程中最先、最易受損的臟腑多是肺。
中文名
熱盛傷陰
特    點
發病迅速,熱象偏重
臨牀症狀
壯熱,面赤 ,大汗
病體原因
經脈相能

熱盛傷陰臨牀症狀

壯熱,面赤 ,大汗,渴喜冷飲,苔黃燥,脈洪數,心煩 ,喘氣急

熱盛傷陰病體原因

1.與胃經脈相能。
2.口為胃與肺之竅。
3.肺朝百脈,主一身之氣,胃為水穀之海,十二經氣血之源,十二經氣血稟受於胃,宣發於肺。
4.肺主皮毛,胃主肌肉,皮、肉相連。

熱盛傷陰治療藥方

白虎湯。(引《温病條辨》“辛涼重劑,非辛涼輕劑、辛涼平劑所能勝任”。)
生石膏一兩,辛寒入肺胃二經,清熱解肌,達熱出表。
知母五錢,苦寒入肺胃二經,清熱養陰。
粳米一合,甘草三錢,保養胃氣,合石膏又甘寒生津。

熱盛傷陰注意範圍

1.生石膏量不可過用,以免傷胃陽,出現食呆,流涎。
2.本方證不可用苦寒,因為熱熾津傷,非熱鬱化火,苦燥更傷陰。
3.白虎湯禁忌範圍:
①《傷寒論》:“其表不解者,不可予白虎湯。”
葉天士:“到氣才可清氣”,防邪引入裏。
②《温病條辨》:“脈浮弦而細者,不可與也。”陰虛外感,雖熱象亦不可用。
浮——外感,脈弦細——陰血少。
③“脈沉者,不可與也。”
脈沉實有力——陽明腑實,治當攻下,非白虎湯力所能及,故不用。
脈沉而無力——腎陽衰微,火不歸原,為假熱。與白虎湯不同之熱,用之更傷其陽氣。
④“不渴者,不可與也”——發熱不渴為濕熱證或營分證,用白虎湯冰伏濕邪。
⑤“汗不出者,不可與也”——汗不出者,屬熱而汗不出,表寒裏熱,外感寒邪,內有暑熱,用之表閉病深。另津液大傷,無源作汗,養陰生津為主,不單用白虎湯清熱生津,若邪熱鬱閉而無汗,用之汗出裏熱外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