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熟藥所

鎖定
熟藥所,是中國和世界上的第一個國家藥店。宋朝時期,由王安石批准創建,是現代中藥店的前身,為防止造假藥,冒充官藥出售,官府都會加蓋官印,並有相關的管理條例以制約,其產生的醫政制度,對於醫藥衞生行業有着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文名
熟藥所
地    位
第一個國家藥店
朝    代
宋朝
現代樣式
現代中藥店

熟藥所簡介

藥局 藥局
1076年,北宋都城東京(開封)出現了中國和世界上的第一個國家藥店:熟藥所。
熟藥所是政府開辦的售藥機構,實際上是官藥局。它從藥材的收購、檢驗、管理到監督中成藥的製作,都有專人負責。因而,藥品(丸、散、膏、丹)質量非常之好。由於中成藥服用方便又宜於保存,立即受到東京醫家和病人歡迎,熟藥所名震京城,生意興隆。
1103年,東京城內的熟藥所已增至五個。因為熟藥所配有專門從事配製藥物的研究人員,所以其製藥技術也達到了空前的水平。他們不斷總結前人經驗,改進製藥方法,當時創制的許多著名中成藥如:蘇合香丸、至寶丹紫雪丹等,經八百年實踐的檢驗,療效良好。當時熟藥所還有很多制度,如夜間必須輪流值班,遇有急病人耽誤賣藥的要給予杖打一百的處罰,對陳舊藥品及時銷燬,等等。這些制度對今天也有很好的借鑑作用。

熟藥所由來

中醫史上第一家官辦的藥店誕生於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是大名鼎鼎的改革家王安石批准創建的。當時,王安石基於變法派內部分裂,愛子王雱英年早逝,尤其是自己久病纏身,決定辭職而歸隱山林。臨別政壇,他命人在首都開封創設一家“太醫局熟藥所”,也叫“賣藥所”,可以説,它就是現代中藥店的前身。
王安石變法期間,各地曾多次發生自然災害。他雖然表示“天變不足畏”,但看到那麼多病人痛苦的樣子,常常深感不安。尤其是當他得知病者缺醫少藥,有些人又乘機制造和販賣假藥時,更是百感交集。這時,有人提出建議:應成立一個專門機構,一方面研製一定規格的各種劑型成藥,如丸、散、膏、丹,由國家專利出售,不許個人或其他部門私自制作;一方面在水旱疫癘之災時,給百姓發放藥劑。王安石聽罷大喜,當即採納了意見,並組織專門人員落實。
“太醫局熟藥所”成立後,大大方便了病人,也為政府贏得了豐厚的利潤,受到了朝野的一致讚許。所以,王安石變法雖然以失敗告終,但“熟藥所”的“生意”卻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發展勢頭。到宋徽宗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藥所已增開到七所。幾年後,五所“熟藥所”更名為“醫藥惠民局”,兩所“修合藥所”更名為“醫藥和劑局”。與此同時,類似的藥局猶如雨後春筍,迅速出現在全國各地。
再後來,由於社會分工的細化,製藥和賣藥漸漸分離,從而出現了現代意義上的藥店,專以賣藥為業。

熟藥所發展

1103年,“熟藥所”增設為5所,並設“修合藥所”2處,是炮製藥物的作坊,後改名為“醫藥惠民局”和“醫藥和劑局”。這種製作並出售成藥(丸散膏丹等)的藥局,一直延續到了元代。
宋代除開封、杭州有熟藥所以外,各州也設置了熟藥所,地方上的熟藥所(中成藥),多半是從京都的和劑局運來的。和劑局和惠民局都由朝廷派文武官員和士兵管理,負責監督其製藥、售賣,並負責守衞、巡邏和護送等任務,每個所巡防的官兵約有10餘人。
為防止造假藥,冒充官藥出售,惠民局和和劑局各自有“藥局印記”和“和劑局記”四個字的大印。另外,東、南、西、北四局,也各自加蓋上六字公章。皇帝也曾下詔,若有人制造假藥,偽造處方和官印,要依“偽造條例”法辦。
到了每年的夏天,朝廷還會派出翰林醫官到臨安城內外施醫送藥,為窮苦的百姓診治。暑熱之季,還派士兵送藥下鄉,直到天氣涼爽後才停止。這種制度,便於充分掌握百姓的健康狀況,對於防治疾病和監控流行性疾病的發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東京熟藥所的首創,對我國中成藥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許多州縣也相繼開設了熟藥所。東京又出現了“修合藥所”。
1114年,熟藥所改名“醫藥惠民局”(修合藥所改名“醫藥和劑局”)。《東京夢華錄》所載,朱雀門外街巷有“熟藥惠民南局”,大內西右掖門外街巷有“熟藥惠民西局”。全國各地都設立有分局。
今天開封宋都御街上的“惠民和劑藥局”,就是繼承宋時傳統而創建的著名大藥店。

熟藥所社會影響

這樣的醫政制度,從歷史的發展上看,對於醫藥衞生行業有着積極的推動作用。

熟藥所推廣了“局方”

第一,推廣了“局方”。當時做成“熟藥”的方子,經過統一的整理,彙總成了《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其中不僅對於當時製作的熟藥(成藥)品種進行了全面的總結,留下了很多著名的成藥方劑,而且書中記載的每一種中成藥的製作方法十分詳細,為後人選方製藥提供了方便。並對製藥工業提供了具有極高價值參照方法的工藝標準。

熟藥所定的若干制度

第二,藥局設定的若干制度,如值班制度(保證藥品質量,過期及陳腐的藥物及時廢棄的制度)、施藥制度(每逢貧困或水旱或疫癘災荒,政府便有組織地施予藥劑)等,這在當時都是益民之舉。
隨着宋朝政權的腐朽,官藥局也漸漸變質了。偷工減料,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事時有發生,“惠民局”、“和劑局”在百姓的口中成了“惠官局”、“和吏局”,這個國家藥局的制度終於被廢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