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烽火台遺址

(中國漢代長城關隘及障塞烽燧(烽火台)遺址)

鎖定
中國漢代長城關隘及障塞烽燧(烽火台)遺址。 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北境。基本知識 烽火台又稱烽燧,俗稱烽堠、煙墩。因燒煙常用狼糞,也名狼煙台,古時用於點燃煙火傳遞重要消息,系古代重要軍事防禦設施,遇有敵情發生,則白天施煙,夜間點火,台台相連,傳遞訊息。
中文名
烽火台遺址
地理位置
甘肅省敦煌市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氣候
開放時間
全天
景點級別
AAA級
著名景點
烽火台

烽火台遺址人文歷史

史籍記載,漢武帝為抗禦匈奴,聯絡西域各國,隔絕羌、胡,開闢東、西交通,在河西“列四郡,據兩關”,分段修築障塞烽燧。
烽火台遺址 烽火台遺址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由令居(今甘肅省永登縣)築塞至酒泉(今甘肅省酒泉市),元封四年(前107),由酒泉築塞至玉門關。王莽末年,西域斷絕,玉門關關閉,漢塞隨之廢棄。東漢初,西域大道北移,後坑以西的塞牆再未復建,在小方盤城西側新築南北向塞牆,塞牆以南掘壕置“天田”(壕內平鋪細沙,以檢查越塞者的足跡),直至陽關(位於今敦煌西南的南湖鄉)。敦煌一帶的漢代障塞烽燧,一直沿用至魏晉時期。東晉以後,逐漸廢棄,鮮為人知。
1906~1916年,英人斯坦因(Aurel Stein,1862~1943),兩次對敦煌境內漢代烽燧遺址進行考察、編號,獲漢代簡牘700餘枚。
1944年,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和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合組西北科學考察團歷史考古組,調查了南湖、小方盤城遺址及其以東的漢代烽燧遺址。
1979年以來,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對河西漢代障塞烽燧遺址進行全面調查,並對敦煌西北的馬圈灣漢代烽燧遺址進行了發掘。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烽火台遺址烽火通信

遠在周代我國就有了烽火傳遞信息的方法,烽火作為一種原始的通信手段,服務於古代軍事戰爭。從邊境到國都以及邊防線上,每隔一定距離就築起一座烽火台。內儲柴草,當敵人入侵時,便一個接一個地點燃起烽火報警,各路諸侯見到烽火,馬上派兵相助,抵抗敵人。 西周時期,為了防備敵人入侵,採用“烽隧”作為邊防告急的聯絡信號。在古史書《周禮》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在各國從邊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一段距離,築起一座烽火台,接連不斷,台上有桔槔,桔槔頭上有裝着柴草的籠子,敵人入侵時,烽火台一個接一個地燃放煙火傳遞警報。每逢夜間預警,守台人點燃籠中柴草並把它舉高,靠火光給領枱傳遞信息,稱為“烽”,白天預警則點燃台上積存的薪草,以煙示急,稱為“燧”。古人為了使煙直而不彎,以便遠遠就能望見,還常以狼糞代替薪草,所以又別稱狼煙。周朝規定:天子舉烽燧各地諸侯必須馬上帶兵前去救援,共同抵抗敵人。由此可見,烽燧制度的實施,意味着早在周時就已出現了龐大而又完善的軍事消息聯繫方式。

烽火台遺址遺址全貌

敦煌漢塞沿疏勒河南岸,由東向西延伸。西漢的塞牆止於疏勒河下游榆樹泉盆地東側的馬迷兔,在現敦煌市境內長約145公里,其間有大、小方盤城和馬圈灣等烽燧遺址,一般保存較好。塞牆構築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湖灘、沼澤地區,塞牆多先以蘆葦束作框架,內填砂礫,再平鋪蘆葦層,如此層層疊壓而上,底寬約3米,頂寬約1.5米,現存最高者約3.75米。戈壁地區多產紅柳,則以紅柳枝束為框架,築法與蘆葦作材料者相同。
小方盤城(斯坦因編號T14) 位於敦煌西北80公里,北距西漢塞牆3公里。為西漢玉門都尉、東漢玉門障尉治所。平面近方形,南北24.40米,東西23.60米。牆夯土版築,厚4米,北牆現存最高10.05米。早期開北門,晚期以土墼封閉,開西門。障北50米處有一土丘,土丘上和土丘西坡地窖中,曾出漢簡93枚。障西為東漢時新築的南北向塞牆。
大方盤城(斯坦因編號T18) 位於小方盤城東北約11公里,北距疏勒河1.2公里,漢代倉儲遺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34.8米,南北寬18米,有內外兩重圍牆。殘牆最高7.6米。內有倉庫三間,南北牆上下各有一排對稱的三角形通風孔。倉庫內外及其附近曾出土漢簡和西晉泰始十一年(275)刻石。
馬圈灣烽燧(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號D21) 位於小方盤城西11.5公里,馬圈灣與鹽池灣之間的戈壁走廊上。北距塞牆3米。烽燧平面長方形,底部長8.35米,寬7.6米,殘高1.87米,為三層土墼夾一層蘆葦疊砌。東南角砌有登頂台階。堡早期築於烽隧東側,堡門西開,堡內有過道和套房三間,房內均有灶。火焚燬後廢棄,改築於烽燧南側,門向南開。堡南 22.3米有東西向的長方形牲畜圈。出土漢代簡牘1221枚,記載有關出入玉門關、玉門關侯及其管轄範圍和屯兵、屯田活動等。其他遺物300餘件,有糧食、麻紙、毛筆、石硯、絲織殘片、毛織殘片、絲綿、麻布、麻鞋、竹編織器、漆器、木器、骨器、鐵器、銅器、五銖錢等。 [1] 

烽火台遺址考古分析

據分析,此遺址為西漢玉門侯官治所。關於漢代玉門關址的確切位置,長期以來是史學界爭論的一個問題。多數人認為玉門關設於小方盤城。有的學者對此提出疑問,認為應在小方盤城之西或西北。據馬圈灣新獲漢簡,有人提出西漢玉門關址似在馬圈灣西南0.6公里的羊圈灣,王莽末年廢棄。東漢初,玉 門關東遷至小方盤城西側的塞牆上。此問題的最終解決,還有待於今後的調查與發掘。

烽火台遺址保護情況

1963年甘肅省公佈小方盤城大方盤城及長城烽燧遺址為省級保護單位,樹立了保護標誌。
1981年重新樹立石刻保護標誌,並於小方盤城遺址設專人負責保護工作。 [1] 
烽火台的來歷是什麼?
傳説秦始皇為了抵禦匈奴的進攻,修建了萬里長城。但是,由於不能提前預報敵情,萬里長城也形同虛設,被敵軍屢屢攻破。後來,秦國大將袁牧看到幾十裏外人家的炊煙,受到了啓發,就在長城上加修了烽火台。烽火台裏備上乾柴火種,一有敵情就點火報警。烽火台修好以後,一處有情況,不消一會兒功夫,總兵就能見到信號,立刻發兵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