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烏飯子

(杜鵑花科越橘屬植物)

鎖定
烏飯樹為杜鵑花科越橘屬植物,主要分佈於長江以南地區。烏飯子是烏飯樹所結的果實,具有益腎固精、強筋明目、抗衰老、抗氧化、抗癌防癌、抗病毒抑菌,護眼、鎮咳等作用。烏飯樹漿果不僅含有糖、有機酸、脂肪、蛋白質等營養成分。還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豐富,蛋白質生物價高達2.60,營養價值極高。此外還含有18種礦物質元素和多種維生素。 [1] 
中文名
烏飯子
別    名
烏飯子
烏飯樹
米飯樹
烏飯葉
當梨等
拉丁學名
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五椏果亞綱
杜鵑花目
杜鵑花科
亞    科
越桔亞科
越桔屬
短尾越桔
分佈區域
中國福建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台灣
南燭組

烏飯子形態特徵

烏飯子整體特徵

烏飯子
烏飯子(3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2-6(-9)米;分枝多,幼枝被短柔毛或無毛,老枝紫褐色,無毛。葉片薄革質,橢圓形、菱狀橢圓形、披針狀橢圓形至披針形,長4-9釐米,寬2-4釐米,頂端鋭尖、漸尖,稀長漸尖,基部楔形、寬楔形,稀鈍圓,邊緣有細鋸齒,表面平坦有光澤,兩面無毛,側脈5-7對,斜伸至邊緣以內網結,與中脈、網脈在表面和背面均稍微突起;葉柄長2-8毫米,通常無毛或被微毛。 [2] 

烏飯子花的特徵

總狀花序頂生和腋生,長4-10釐米,有多數花,序軸密被短柔毛稀無毛;苞片葉狀,披針形,長0.5-2釐米,兩面沿脈被微毛或兩面近無毛,邊緣有鋸齒,宿存或脱落,小苞片2,線形或卵形,長1-3毫米,密被微毛或無毛;花梗短,長1-4毫米,密被短毛或近無毛;萼筒密被短柔毛或茸毛,稀近無毛,萼齒短小,三角形,長1毫米左右,密被短毛或無毛;花冠白色,筒狀,有時略呈壇狀,長5-7毫米,外面密被短柔毛,稀近無毛,內面有疏柔毛,口部裂片短小,三角形,外折;雄蕊內藏,長4-5毫米,花絲細長,長2-2.5毫米,密被疏柔毛,藥室背部無距,藥管長為藥室的2-2.5倍;花盤密生短柔毛。 [2] 

烏飯子果實特徵

漿果直徑5-8毫米,熟時紫黑色,外面通常被短柔毛,稀無毛。花期6-7月,果期8-10月。 [2] 

烏飯子生長環境

烏飯子氣温條件

烏飯樹為喜酸性植物,喜濕潤怕積水,萌發力強,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 [3] 

烏飯子地形條件

生於丘陵地帶或海拔400~1400米的山地,常見於山坡林內或灌叢中。 [2] 

烏飯子分佈範圍

烏飯子中國分佈

廣佈於長江以南各省區、台灣省、廣東、福建、華東地區、華中地區、華南地區至西南地區 [2] 

烏飯子國外分佈

分佈於朝鮮、日本(南部),南至中南半島諸國、越南、馬來半島、泰國、印度尼西亞。 [2] 

烏飯子主要價值

烏飯子藥用價值

烏飯樹 烏飯樹
性味:甘;酸;性温。
功能主治:安神;止咳。主治心悸怔忡;夜不安眠;久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化學成分:樹皮含鞣質;花含烏索酸、葒草素、異葒草素、莽草酸、山楂酸,據文獻報導並含烏飯樹甙(vaccinoside);葉含槲皮素及酚甙類;果實含墊付,醣類遊離酸(林檎酸和少量枸櫞酸、酒石酸)。

烏飯子着色價值

天然着色劑,對蛋白質、毛髮、澱粉、白醋及色拉油有良好的着色能力。

烏飯子園林價值

可作南方自然風景區的地被植物。 [3] 

烏飯子繁殖方式

烏飯子的繁殖多以扦插和播種為主。

烏飯子扦插繁殖

於春季取一年生剛剛木質化的健壯枝條,剪去下部葉片,在梅雨季節前扦插。插穗基部最好用吲哚丁酸或生根粉等溶液浸蘸處理。扦插基質可用河沙、蛭石珍珠岩等,入土深度為插穗的1/3至1/2,插後需遮陰和噴水,約1個月左右即可生根,當年即可移栽或上盆。 [3] 

烏飯子播種繁殖

將上一年秋季採摘的漿果用0.3%高錳酸鉀液浸種後,於早春直接播種即可。播種宜用淺盆、木箱或地牀,以排水良好的粗砂粒鋪於底部。撒播後,薄覆一層細土。灌水少量多次。出苗後,每週噴1次0.5% ~1%的波爾多液,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移植。 [3] 

烏飯子栽培技術

烏飯子肥料配比

盆栽土可將腐殖土、爐灰按1:1的比例配製。春季可每月追施1次磷肥,花後施以氮磷為主的混合肥料,幼果期噴施壯果蒂靈,果實膨大期施用追肥,此期氮、磷施用量要分別佔到年施肥總量的10%、5%和10%,確保有足夠的營養供樹體生長髮育。鹼性土質地區澆水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亞鐵及食醋。 [3] 

烏飯子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一般在早春或冬季進行,剪去枯枝、斜枝、徒長枝、病蟲枝及部分交叉枝,以保證樹冠和樹型的完美。修剪口塗抹愈傷防腐膜 [3] 

烏飯子病蟲害防治

紅蜘蛛
常見的蟲害是紅蜘蛛,多在6~ 8月高温乾旱時危害嚴重,可用73%克蟎乳油2000~3000倍液、0.9%齊蟎素乳油5000~6000倍液、20%蟎死淨2500倍液、20%三氯殺蟎醇乳油800~1000倍液,交替輪換使用,效果較好。
褐斑病
常見的病害是褐斑病,主要發生在梅雨季節,可將波爾多液和其他保護性殺菌劑交替使用,每隔15d左右噴灑1次,降雨多時7~10d噴1次。 [3] 

烏飯子品種分類

烏飯子小葉南燭

(原變種) V.bracteatum var.bracteatum
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葉較小,長1.1-4釐米,寬0.7-1.4釐米;植株各部分近於無毛或少毛。
產廣東、香港、廣西南部。生於海拔830-1 220米的山地林下。模式標本採自香港。 [2] 

烏飯子倒卵葉南燭

V.bracteatum var. obovatum
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葉小,倒卵形,長1.2-1.4釐米,寬約0.9釐米,頂端鈍圓,邊緣具齒,基部楔形漸狹。
產廣東東南部。生於路邊草叢。模式標本採自海豐蓮花山 [2] 

烏飯子淡紅南燭

V. bracteatum var. rubellum
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花淡紅色而非白色,花冠筒較窄,直徑(1.6-)2-3(-3.2)毫米。
產江西(分宜)、浙江(平陽)。生於山坡灌叢或巖邊。模式標本採自江西分宜 [2] 

烏飯子植物文化

烏飯子 烏飯子
烏米飯原為民間食品,據典籍考證唐代即有。江浙一帶每逢濃歷四月初八,人人家中用烏飯樹葉煮烏米飯,已成習俗。在中國浙江、江蘇、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人們仍保留着農曆四月吃烏米飯這一古老的習俗。有的地方在清明寒食節吃,而更多的則是在四月初八這天吃。
四月初八原是佛教浴佛節,所以烏米飯還和佛教文化有一定的聯繫。江浙一帶至今流傳着地藏王入地獄為母親送烏米飯的故事。
烏米飯是一種紫黑色的糯米飯,是採集野生植物烏飯子的葉子煮湯,用所煮的湯將糯米浸泡半天,然後撈出放入木甑裏蒸熟而成。烏米飯油亮清香,由糯米泡入烏樹葉中幾小時後煮成的。吃烏米飯可以祛風解毒,防蚊叮蟲咬,而且人們相信在立夏這天吃烏米飯,就會護佑人們平安如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