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烏蘇裏棕熊

鎖定
烏蘇裏棕熊(學名:Ursus arctos lasiotus):是哺乳綱、熊科的動物,是棕熊亞種之一。體長1.2-2米,體重90-360千克;雌性的體型僅是雄性的一半。頭大而圓,體形健碩,肩背隆起,四肢粗壯。和人一樣,前後肢有五個腳趾,前趾墊很寬肥厚,爪側扁而彎曲,爪子寬而長。皮毛厚實光滑。
主要棲息在寒温帶針葉林中,多在白天活動,行走緩慢,沒有固定的棲息場所,平時單獨行動。食性較雜,植物包括各種根莖、塊莖、草料、穀物及果實等,喜吃蜜,動物包括螞蟻、蟻卵、昆蟲、齧齒類、有蹄類、魚和腐肉等。冬眠,在冬眠時體温、心跳和排毒系統都會停止運作,以減少熱量及鈣質的流失,防止失温及骨質疏鬆。奔跑時速度可達56千米/小時。冬眠期間產仔,每胎1-4仔,春季雌熊常帶小熊在林中玩耍。
分佈於阿穆爾河(黑龍江)流域,北至斯塔諾夫山脈(外興安嶺),向南延伸到朝鮮和遼寧北部,西起雅布羅諾夫山脈,向東至海,包括薩哈林(庫頁島)和尚塔爾羣島在內。
(概述圖參考來源:)
拉丁學名
Ursus arctos lasiotus
外文名
Ussuri Brown Bear、Manchu brown bear、Hairy ear bear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食肉目
熊科
熊屬
棕熊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真獸亞綱
亞    種
烏蘇裏棕熊 [1] 
中文學名
烏蘇裏棕熊
命名者與年代
Gray, 1867
同義學名
Ursus arctos baikalensisOgnev, 1924
俄文名稱
Японский бурый медведь

烏蘇裏棕熊形態特徵

烏蘇裏棕熊
烏蘇裏棕熊(11張)
烏蘇裏棕熊雄性體長2米左右,體重360千克,最高達550千克; [2]  雌性的體型僅是雄性的一半,體長1.2米,體重90千克。頭大而圓,四肢粗壯。和人一樣,前後肢有五個腳趾,前趾墊很寬肥厚,爪側扁而彎曲。體形健碩,肩背隆起。在棕熊的背部有一塊鼓起來的肌肉,當它們挖洞時,那塊肌肉便給予棕熊前肢的力量。它們的爪子不能伸縮,爪子寬而長,不是很靈活,但有巨大的力量。體毛棕黑色,被毛粗密,厚實光滑,冬季可達10釐米。可直立行走。由於該物種的腿高,所以也被稱為馬熊。 [3-4] 
烏蘇裏棕熊與堪察加棕熊非常相似,儘管它們的頭骨更長,前額較少,鼻骨稍長,弓也不太明顯,而且顏色較暗,有些個體皮毛是全黑的。成年雄性的頭骨長38.7釐米,寬23.5釐米。有時可以比堪察加半島的同類動物達到更大的尺寸:謝爾蓋·奧格尼(Sergey Ogni,1931年)測出的烏蘇裏棕熊最大頭骨僅略小於當時記錄的最大的科迪亞克熊(最大的棕熊亞種)。 [5] 

烏蘇裏棕熊棲息環境

棲息在樹林中,夏季到海拔高的山上;春、秋兩季到海拔較低的地方去,冬季則在洞中進入冬眠。該動物在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烏蘇裏泰加林生活,這裏屬於亞寒帶針葉林區,它們居住在山區的混交林中,亞洲黑熊也生活在那裏。但是物種之間的相遇很少,因為它們不在相同的高度生活。 [4] 

烏蘇裏棕熊生活習性

烏蘇裏棕熊是孤獨的動物,除發情期外,一般都單獨行動棲居。白天一整天的時間在針葉林中漫遊並尋找食物。西伯利亞的夏季很短,烏蘇裏棕熊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來繁殖和積累脂肪。所以它們和同種的其他棕熊一樣有冬眠的習性,從10月底或11月初開始,一直到翌年3-4月。為了積累用於冬眠期間所需的大約50千克脂肪,秋天必須吃掉400-600千克的漿果和其他食物。冬天臨近時便開始準備洞穴,選擇那些遍地是倒木枯枝,寒風較弱的向陽地帶,多選擇大樹洞或岩石隙縫處居住,有時也在沼澤地上的乾土墩上挖掘地穴。洞穴中以枯草、樹葉或苔蘚作鋪墊物。一般每個個體獨居一個洞穴,只有雌獸與3歲以下的幼仔才同居在一起。進洞前先圍着洞口轉一陣,然後跳鑽進去,或者後退着進窩,或者把自己的足跡弄亂,以免被天敵發現洞穴,更好地隱蔽自己。在冬眠期間主要靠體內貯存的脂肪維持生命,如果有危險,隨時都會醒來。在較温暖的日子裏,有時會到洞外活動一段時間。 [4]  [6] 
該動物食性很雜,主要是植食性。以乾果(橡子、山毛櫸和種子)、漿果、野果、芽、草、塊莖和根以及蘑菇、小型哺乳動物和魚類為食,也能捕殺鹿等大型動物,偶爾也會吃腐爛的屍體或病鹿。 [4] 

烏蘇裏棕熊分佈範圍

分佈於阿穆爾河(黑龍江)流域,北至斯塔諾夫山脈(外興安嶺),向南延伸到朝鮮半島和遼寧北部,西起雅布羅諾夫山脈,向東至海,包括薩哈林庫頁島)和尚塔爾羣島在內。在中國東北和日本都有分佈,在日本北海道島上已經確定了五個亞種羣。 [3-4] 
烏蘇裏棕熊分佈圖 烏蘇裏棕熊分佈圖

烏蘇裏棕熊繁殖方式

該物種與其他棕熊亞種一樣,具有相對較短的交配季節,該季節從休眠狀態初就開始了。公熊會長途跋涉找到同意的母熊。那些仍在撫養幼崽的母熊會激烈地反擊追求者,以防止公熊攻擊自己的幼崽。公熊殺死前者的幼崽很常見,只有殺死幼崽後母熊才會再次發情並願意早日交配。
每年5-7月發情交配,交配後,胚胎將被儲存,並且只有在母熊的脂肪儲備恢復後才能恢復發育。母熊的懷孕期約為7-8個月,初春時生育,在冬眠的洞穴中產仔,每胎產1-4仔。幼仔出生時非常小,體重約有500克,全身無毛,眼睛緊閉,30-40天后才能睜開,出蟄後母熊經常帶着幼熊活動,幼熊互相之間常常遊戲、打鬧。半歲以後開始以植物和小動物為食。幼熊的頸部有一道白色的圓環圍繞,但隨着年齡的增長逐漸消失。幼熊特別喜歡直立行走,
棕熊的雄獸並不承擔養育後代的任務,有時甚至攻擊幼仔,此時雌獸會衝上去與雄獸拼鬥,保護幼仔。幼仔3-7歲時性成熟,壽命約為30多年,最長的達47歲。 [4]  [6] 

烏蘇裏棕熊保護現狀

烏蘇裏棕熊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7] 

烏蘇裏棕熊種羣現狀

烏蘇裏棕熊主要受到森林砍伐、狩獵和偷獵的威脅。實際上,儘管俄羅斯有許多有組織的獵熊活動,但走私者並沒有停止射擊這些熊以出售其用於傳統醫學的毛皮或器官。另一方面,在日本,烏蘇裏棕熊的生存受到饑荒的威脅。這些熊主要吃橡子、山毛櫸和其他闊葉樹種的種子,這些種子在大規模生產中得到利用,被落葉松或其他不能為動物提供食物的樹脂樹所代替。這迫使一些烏蘇裏棕熊尋找食物來源更好的地區,這些地區顯然是人類所面對的。在2010年4月至2010年9月之間,日本環境省在該國北部和中部發生了84起針對人的襲擊,其中4人喪生。 [4] 
西伯利亞地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獵殺食肉動物的地區之一,這裏是被獵人捕食熊類的唯一地方。實際上,烏蘇裏熊有時可能會與生活在同一棲息地的西伯利亞虎交匯。像烏蘇裏棕熊一樣,西伯利亞虎生活在開放空間中。儘管烏蘇裏棕熊植食性更強,但它們比生活在這裏的亞洲黑熊的表親更脆弱,因為它們不爬樹,所以也會受到西伯利亞虎的攻擊。 [4] 
儘管狩獵威脅着烏蘇裏熊的數量。俄羅斯政府相關部門估計,還有15,000-30,000頭熊存世。注意數字的精度。殘酷的做法經常被獵人使用。有錢的人在尋找刺激時會付錢給其他人帶他們去靠近熊的冬季巢穴。追蹤者通過用煙霧填充巢穴來迫使熊擺脱嗜睡狀態。烏蘇裏熊因憤怒而迷失方向,逃脱了它們的巢穴,然後偷獵者通常用來殺死大象的子彈射擊。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