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火星家園

(2004年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火星家園》是2004年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雪峯。
書    名
火星家園
作    者
傅雪峯
類    別
科普、科幻
出版社
解放軍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4年5月1日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7506546434
字    數
50000
紙    張
膠版紙
版    次
1

火星家園圖書的特點

在這裏科學幻想不僅僅是手段,而成為作品的主要內容。作者們是以現實科學為基礎,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去推理、演繹,從而進行幻想的。這是它與純浪漫主義幻想作品的不同之處。科學幻想不僅僅有小説的表達方式,還可以是散文,是詩歌,或者是其它文藝形式。作者們以現實社會為基礎,通過科學幻想,推論出未來可能產生的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並賦予某種假想的變形。
中國人心中的星空,是有着深深的民族傳統和濃濃的人文精神的,而中國知識分子的宇宙觀是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結合,是文理交融的。
本書就是一本“文理交融”的介於科普與科幻之間的圖書。作家們從現實社會和現實知識體系的基礎上起飛,超越時間和空間,讓讀者震撼於未來科學技術的強大威力,沉醉於神奇、瑰麗的大千世界之中,從而啓迪智慧,豐富想象、激發創造,培養青少年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決心,以及熱愛人類、保護環境的愛心。

火星家園目錄信息

第一章 火星人的悄悄話:地球人在幹什麼
火星只識美國
蘇聯——被遺忘的先驅
歐洲——緊隨其後的快車
四 誰還不甘寂寞
第二章 地球人的猜想:火星上究竟有什麼
一 選擇火星的理由
二 火星上的生命和水
三 從外到裏透視火星
四 驚心動魄的火星氣候
第三章 地球人的智慧:我們拿什麼去火星
一 它們已經造出來了
二 我們還在造什麼
三 火星科學家的秘密:我們喜歡那些地方
第四章 握手,地球人與火星人
一 地球人怎樣變成火星人
二 進發,向火星進發
三 我們穩穩降落火星了
四 勝利返回地球
第五章 走!一起污染火星去
一 污染火星的N種方法
二 造植植樹

火星家園新聞一則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研小組目前正在為“火星人”設計全新的“火星家園”。該學院的設計師們所設計的這些火星住宅絕不是一些擁擠、狹窄的白鐵居住艙,而是為常駐火星居民建造的實實在在的舒適住宅。
該科研小組是不久前剛成立起來的。據該科研小組的創始人之一馬克-霍姆尼克表示:“我們不僅要向火星運送數量繁多的生活、科研必需物資,而且還要讓我們的“火星人”。
生活得更舒適一些”。這意味着我們要為“火星人”提供足夠的生活空間,如帶有小花園的温室、繁華的社區廣場、安靜的圖書室、火星越野車的車庫等等。
從事火星家園建設項目的科學家與工程師們試圖利用火星本土資源來建造這些房屋和基礎設施。因此,他們希望從火星土壤和大氣中提取本土化學原料。
據馬克-霍姆尼克表示:“機器人和真人將成為這些小區的主要建設者。我們打算要讓這些房屋至少能夠容納下數百名火星開拓者。按照目前情況來看,所有必需的建築建材都由地球提供的話顯得不是很現實”。
科學家們表示,目前已經探明,火星本土原料完全適合生產磚塊、玻璃纖維及各類塑料製品,而這些都是密封性能好且堅固耐久的建築物所必需的材料。這些住宅還擁有四通八達的結構網絡,這不但能夠保證火星人外出活動,而且還為火星人鄰里相互串門提供了方便。建築羣中數量眾多的氣壓閘還保證了一座建築的密封性受損不會對其它建築物內部的正常工作和活動造成影響。
這些住宅還將保持局部或全部深入火星土壤,或靠近火星山丘。這既能保護住宅裏面的居民免受輻射傷害,還能增強住宅牆壁的耐久性能。
還有一些設計師為火星人設計了地下住宅,相互之間通過地下隧道聯通,就像英國作家託金筆下的那些穴居矮人兒一樣悠然自得地生活。
參加此項設計工作的不但有建築設計師、工程師、還有物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當然,生活在火星家園裏的火星人要如何將緊張和煩躁降到最小程度也是科學家們不容迴避的問題。對於一個在地球上生活習慣了的人來説,身處危險的地外世界沒有恐懼和不安是不可能的。
該科研小組甚至還在繪製樓房建築設計圖,他們還計劃用綠樹翠草、人造小溪等綠化、美化火星家園。總而言之,科學家們想盡一切辦法就是為了給“火星人”創造一個像在地球上那樣的舒適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