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研究所

鎖定
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研究所(PISNU)成立於2005年是遼寧省高等院校中唯一從事古生物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科研機構。研究所現有早期生命與古無脊椎、古植物與孢粉、古鳥類、綜合古脊椎動物等4個研究室,以及 1 個化石修復技術室。現有成員35人其中科技人員25人,管理及配屬人員10人。科技人員包括教授11人(含特聘教授2人,雙聘教授1人,客座教授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5人),副教授4人;科技人員中具博士學位7人,具碩士學位9人。主要成員中包括我國著名古生物學家孫革、侯連海、徐星、董枝明、鄭少林、張立君及傅仁義等教授。
中文名
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研究所
成立時間
2005年
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地史時期的生物演化與古環境變遷,其中特別以遼寧省區內的古植物、古鳥類、古兩棲類與爬行類、以及古人類等4大研究領域為主,以中生代“熱河生物羣”、“燕遼生物羣”等為主要研究對象。建所六年來,古生物科研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首次在遼西建昌發現距今約1.6億年的“世界最早的帶毛恐龍”—“赫氏近鳥龍”(2009年在英國《 Nature 》發表)、首次發現距今約1.3億年的古爬行類“趙氏翔龍”(2007 年在美國科學院院刊 PNAS 發表),以及“遼西九佛堂組一新的始反鳥”的發現(2006 年在 Acta Geologica Sinica 發表)等,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廣泛影響;曾榮獲《2009 年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及《遼寧省科技成果二等獎》(2008)等。
2005年8月起,經遼寧省政府批准,由遼寧省國土資源廳與瀋陽師範大學共建《遼寧古生物博物館》,為沈師大古生物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創建了一個新的平台。該館的建設不僅為遼寧省的古生物學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而且將為遼寧省的古生物化石保護和科學普及等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古生物研究所的科研和教學等工作也已成為該館運行的重要學術支撐。
在人才引進和培養方面,近年來本所已先後引進來自澳大利亞、日本和我國北京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吉林大學、中國科學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等重要科研院所畢業的博士、碩士,不斷充實古生物科研和教學的年輕力量。在國際合作與交流方面,本所先後聘請了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國的院士和著名專家擔任名譽教授或客座教授,已與美、英、德、俄、日、比、法、韓、蒙、越、羅、加拿大及印度等十餘個國家開展合作與交流。美國科學院 D. 迪爾切院士、俄羅斯科學院 M. 阿克米梯耶夫院士、以及英國皇家學會 D. 愛德華院士等國際著名專家均參加指導本所科研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