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濟寧玉堂醬園

鎖定
濟寧玉堂醬園,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城區河南岸,是一家有着280多年曆史的老字號,生產的各種醬菜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名聲遠播海內外。玉堂醬園是濟寧儒商文化的代表。無論大人小孩,只要拿一個銅錢,就能到玉堂買兩塊醬菜,再滴上幾滴香油,店員還要送出門外。1915年,參與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濟寧玉堂號萬國春酒、宴嘉賓酒、冰雪露酒、金波酒、醬油獲五塊金牌。
中文名
濟寧玉堂醬園
主要原料
黃瓜,甜麪醬,包瓜、蘑茄
主要營養成分
醬香濃郁,甜中有鹹
儲藏方法
常温保存

濟寧玉堂醬園簡介

包裝 包裝
玉堂醬園始建於清朝康熙帝五十三年(1714年),是姑蘇人戴玉堂濟寧開的一家醬菜鋪子,1783年,濟寧富商冷長連聯和官吏孫玉庭將玉堂買了下來,定名"姑蘇玉堂",又名玉堂醬園。後來,冷氏退出股本,由官宦世家孫家獨家經營。由於玉堂醬園注重質量和口吻,十分暢銷,規模和品種不斷擴大,生產的醬菜、酒類南北風味兼有,十分暢銷。就連當時的文學作品《鏡花緣》也贊濟寧金波酒"為"天下美酒"。1886年,軍機大臣孫毓汶將孫家"小菜"送進宮來。慈禧太后品嚐後,連連稱讚:"真是京省馳名、味壓江南!"並命玉堂把醬菜當貢品,每年送進皇宮。從此,玉堂醬園在京城及大江南北名聲大震。1910年,玉堂的遠年醬油、什錦蘿蔔、佳制冬菜,在南京召開的"南洋勸業會"上獲優等獎章。1915年玉堂產品在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上榮獲金牌。據1915年《中國參與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記實》第172頁記載:濟寧玉堂號萬國春酒、宴嘉賓酒、冰雪露酒、金波酒、醬油獲五塊金牌。

濟寧玉堂醬園歷史背景

1783年,玉堂聘請了一個總經理,就是梁聖銘。梁聖銘是18歲進玉堂的夥計,精明幹練有魄力。為了創制紅方腐乳,他讓一名精明的店員裝成啞巴,去蘇州潘萬成醬園當學徒,用一年的時間偷學了製作腐乳的全部技術,生產出了味出江南又味壓江南的紅方腐乳。在梁聖銘的苦心經營下,玉堂由一個小小的店鋪作坊發展成為濟寧獨一無二的字號。梁聖銘病逝後,玉堂經營出現了困難。一直到上個世紀初,孫靜峯的出現,才把玉堂從泥潭中拽出來。
孫靜峯是孫家後裔,孫靜峯上任後,玉堂開始了孫氏獨家經營的歷史。隨後,孫靜峯開始調整管理體系,實行了類似現在“流程再造”的管理。 [1]  三個掌門人中,如果説梁聖銘和孫靜峯把玉堂鑄造成老字號的話,玉堂的掌門人何景春則是讓玉堂起死回生的關鍵人物。解放後,經過公私和營,玉堂成為濟寧市第一家國有企業。進入市場經濟以後,玉堂由於體制僵化,管理混亂,曾一度陷入困境。1992年以來,開始調整管理體制,加強總廠的統一管理,樹立"玉堂"的統一形象。幾年來,玉堂的產品質量穩定提高,結構調整也初見成效。1998年國內貿易部授予玉堂"中華老字號"獎牌和證書,1999年玉堂醬菜獲"山東名牌產品"稱號和國家食協授予的"國家質量達標食品"證書。先後開發出複合袋醬菜、無鹽米醋、五糧醋、香辣醬油潑黃瓜、糖醋尖椒等20多種新產品,投放市場後深受歡迎。
傳統醬菜救了玉堂, 玉堂三百年的發展歷史中,雖然中間也出現過艱難的經歷,但沒有一次能夠與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相比,“當時玉堂被宣判‘死刑’——可以破產了。”玉堂的掌門人何景春告訴記者。 談到玉堂的生死,1992年接手玉堂大印的何景春感慨頗多。作為山東第一家公私合營企業,1990年以前,玉堂是享受計劃糧食供給的。上個世紀70年代,玉堂開始上啤酒項目,比濟南啤酒廠建廠還早的1萬噸啤酒項目生產的“濟寧啤酒”成為當地的標誌。玉堂成為濟寧地區第一個擁有小汽車的企業;濟寧第一個發獎金的企業。“正因為躲在計劃經濟温室裏太舒服了,市場經濟一有風吹草動,就把玉堂拉下馬來。”何景春總結道。 計劃糧沒有了,政策貸款不給了,税制改革沒優惠了,啤酒廠下馬了,斷奶後的玉堂趴下了。
玉堂醬園歷經近300年,其間曾多次因天災人禍和戰爭等因素陷入絕境,但每次都能夠東山再起,再創奇蹟,顯示出了頑強的生命力。“同仁堂”、“瑞蚨祥”“六必居”等老字號一樣,玉堂醬園在經營上也有其獨到之處。

濟寧玉堂醬園產品

玉堂醬園一直遵循"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店訓。這樸實無華的八個字,道出了玉堂醬園在經營上的"真經"。歷屆東家和經理們都講究選料優質,精工細作。注意研究兄弟廠家醬菜的優點,不斷改進自己的產品,寧可賠本也要保證質量。如醬漬黃瓜,選料定點,黃瓜個頭均勻,一斤稱十三根,且要頂花帶刺,經過上好的甜麪醬醃出油光閃閃,透綠嫩脆的成品。再如包瓜、蘑茄,要選大小均勻的馬鈴瓜和五星茄,將加工出的成品包瓜縱橫兩刀剖開,瓜的邊角翻卷,內裝的核桃仁、杏仁、瓜籽仁、花生仁、青紅絲桂花等,聞之醬香濃郁,品之甜中有鹹,誘人食慾。

濟寧玉堂醬園信譽

玉堂醬園的"童叟無欺",濟寧的民間傳説很多。一説"玉堂是一個制錢的買賣"。無論大人小孩,只要拿一個銅錢,就能到玉堂買兩塊醬菜,再滴上幾滴香油,店員還要送出門外。當年,軍機大臣孫毓汶被當朝御史以"既為官又經商與民爭利"為由,參了一本。孫得知後,也寫了申奏,説自家的玉堂醬園是一個制錢的買賣,便利於民。後來,慈禧太后傳見孫毓汶,聽其面陳後,便派官赴濟寧查證,回奏説玉堂一個制錢的買賣是真,這才有了慈禧太后"京省馳名、味壓江南"的美譽。玉堂從嘉慶帝年間開始,制訂了"規矩牌","規矩牌"既有做事的規矩,也有做人的規矩,對犯錯誤的店員和工人要"砸鍋",即開除,連大小頭目也有"砸鍋"的可能。所以,歷代玉堂人做人做事都規規矩矩,道德品行讓人無可指摘。這些商德義舉,口碑相傳,為玉堂贏得了無價的信譽。

濟寧玉堂醬園管理體制

此外,玉堂醬園的管理體制比較科學,能夠調動經營者和工人的積極性,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代表。玉堂醬園的兩大股東及十幾家小股東不參與生產經營,而是從大夥計中選拔總經理,總經理不佔有生產資本,僅作為資方股東的代理人,掌管着玉堂的經營管理、人事、財務大權。可以説是中國最早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授權經營。玉堂醬園多次發行錢票,吸收官僚閒散遊資,對外開展投資業務,擴大了資本經營等。玉堂醬園實行量材用人,各級頭目都從幹得好的夥計中提拔,櫃頭和夥計分為八級,收入差距達十多倍,體現了勞動力作為特殊商品的不同價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