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澳洲鸌

鎖定
澳洲鸌(學名:Puffinus huttoni):鸌科、剪水鸌屬海洋鳥類。體長38釐米,翼展72-78釐米,體重242-378克。是一種體型中等大小的棕白色海鷗。通常上體黑色,下體白色。有均勻的黑褐色的頭部和上半體,與白色下體形成鮮明對比。胸部和大腿兩側有褐色斑塊。下翅灰色,後緣深褐色。喙又長又細,呈深灰色。虹膜黑色,腿和腳粉紅色至棕色,有深色的蹼。飛行時腳伸出尾巴。
棲息於1,200-1,800米的平緩到陡峭的山坡上、草叢下或低矮的高山灌木叢下挖掘的洞穴中。在夏季繁殖季節,成羣結隊地飛近水面,覓食或休息。以各種甲殼類動物和小魚為食。分佈於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中文名
澳洲鸌 [4] 
拉丁學名
Puffinus huttoni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鸌形目
鸌科
剪水鸌屬
澳洲鸌
亞    種
無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Mathews, 1912
保護級別
瀕危(EN)IUCN標準 [3] 
外文名
英文 Hutton's Shearwater
西班牙文 Pardela de Hutton

澳洲鸌形態特徵

澳洲鸌體長38釐米,翼展72-78釐米,體重242-378克。是一種體型中等大小的棕白色海鷗。通常上面黑色,下面白色。它們有均勻的黑褐色的頭部和上半體。寬闊的深色斑駁領紋從頸部向下延伸至下頦和喉部,與其餘的白色下體形成鮮明對比。灰白色的下翼融入深色邊界,特別是在翼尖和明顯暗淡的“腋窩”。胸部和大腿兩側有褐色斑塊。下翅灰色,後緣深褐色。喙又長又細,呈深灰色。虹膜黑色,腿和腳粉紅色至棕色,有深色的蹼。飛行時腳伸出尾巴。 [1]  [3] 

澳洲鸌近種區別

棕嘴鸌是一種和澳洲鸌外觀非常相似但體型略小的鳥類,在馬爾堡峽灣和更北的地方繁殖,其分佈範圍與新西蘭澳洲鸌的分佈範圍完全重疊。棕嘴鸌更蒼白,下頦和喉部上有更多的白色,翅膀下部也更白,沒有澳洲鸌的黑色“腋窩”。棕嘴鸌有一個更短、更結實的喙,以及白色的外羽到尾下覆羽(這些在澳洲鸌中是黑色的)。亞南極鸌(新西蘭南部)體型較小,上體顏色較深,下體顏色較白(尤其是下翅)。大西洋鸌夏威夷鸌都是新西蘭非常罕見的遊蕩鳥類;兩者都比澳洲鸌更大,白色三角形一直延伸到耳朵,臀部有更突出的白色邊,以及更乾淨的白色下翼和寬闊的深色後緣(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它們尾巴的顏色)。 [1] 
棕嘴鸌 棕嘴鸌
亞南極鸌 亞南極鸌
大西洋鸌 大西洋鸌
夏威夷鸌 夏威夷鸌

澳洲鸌棲息環境

該物種在棲息於1,200-1,800米的平緩到陡峭的山坡上、草叢下或低矮的高山灌木叢下挖掘的洞穴中。從9月到翌年3月,澳洲鸌出現在凱庫拉附近的近岸水域。在傍晚飛入繁殖地之前,它們會成羣結隊地聚集。最大的聚居地位於自然保護區內的科懷河(Kowhai)溪流源頭;一個較小的羣體位於"Shearwater Stream"源頭的私人土地上。所有築巢都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陡峭草叢覆蓋的斜坡上。在配種期間,澳洲鸌大部分種羣停留在南島東北海岸附近的坎貝爾角和班克斯半島之間。在繁殖季節之外,澳洲鸌會遷徙,而且大部分都不會出現在新西蘭水域。成年鳥類已經安裝了地理定位器,可以揭示它們冬季遷徙到澳大利亞的細節,一些鳥類完成了大陸的逆時針循環。幼鳥會在澳大利亞水域停留4-5年,然後返回並探尋繁殖地。 [1] 

澳洲鸌生活習性

澳洲鸌行為

在夏季繁殖季節,成羣結隊的澳洲鸌聚集在凱庫拉海岸附近,無論是在陸地還是在海上都可以看到。這些鳥成羣結隊地飛近水面,覓食或休息。一羣覓食的鳥類可能包括那些在水面下潛捕食甲殼類動物的鳥類,以及那些從低空飛行以潛入水中尋找小魚的鳥類。這些由部分摺疊的翅膀推動的潛水可以將鳥類帶到20-30米的深度。繁殖中的鳥類在黑暗的掩護下飛進飛出高山羣落。在這個季節早期到達的鳥類通常會發現鳥羣被雪覆蓋,但在這一年的晚些時候,鳥羣會變得又熱又幹燥。非繁殖鳥類經常出沒於澳大利亞周圍的水域。 [1] 
該物種主要以小魚和磷蝦為食。它們為南至奧塔哥半島的雛鳥採集食物,並經常在班克斯半島海灣附近捕魚。卡皮蒂島和庫克海峽是北部常見的覓食區,在查塔姆羣島附近也有覓食個體的記錄。澳洲鸌經常潛入約25米處覓食,據記錄,它們的深度可達36.6米。 [3] 

澳洲鸌叫聲

該物種在海上通常很安靜,但在它們的棲息地內和上空卻很吵鬧,發出類似於棕嘴鸌的大聲咯咯叫聲。 [1] 

澳洲鸌食物

澳洲鸌以各種甲殼類動物和小魚為食。研究表明,成年澳洲鸌在凱庫拉以南100-300千米和離岸250千米處覓食。覓食旅行平均需要7天,平均潛水深度為4.7米。 [1] 

澳洲鸌分佈範圍

澳洲鸌在新西蘭南島東北部的凱庫拉山脈(Seaward Kaikoura Range)繁殖。包括位於內陸10-18千米處的兩個主要聚居地“科懷谷”和“剪水鸌溪”(Kowhai Valley和Shearwater Stream)。凱庫拉山脈內的數量和分佈已經減少,21世紀已知的10個聚居地中有8個已經滅絕(Cuthbert 1999年)。在高凱庫拉山脈發現的八個聚居地中有六個可能被野豬滅絕,野豬仍然對其餘兩個聚居地構成潛在威脅(Harrow 2009年)。由於檢測到蜂羣迅速滅絕,凱庫拉半島上的第三個種羣已通過雛鳥易位建立(Anon 2007年,Ombler 2010年)。在非繁殖季節,鳥類遷徙到澳大利亞南部、西部和西北部附近的水域。 [3] 
澳洲鸌分佈圖 澳洲鸌分佈圖 [3]

澳洲鸌繁殖方式

繁殖地位於陡峭的草叢斜坡上,土壤又深又脆。洞穴密度在亞羣內變化,平均值為每平方米0.5個。產卵高峯期在11月初,孵化期為50天。雛鳥飼養的時間較其他同屬物種更長,平均需要83天雛鳥才能出窩。這可能是由於難以獲得足夠的食物,或與在海拔1200米的高山環境中繁殖相關的能量成本有關。 [1] 

澳洲鸌保護現狀

澳洲鸌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9年ver3.1——瀕危(EN)。 [3] 

澳洲鸌種羣現狀

2002年估計澳洲鸌有106,000對繁殖對。2004年估計總物種數量為300,000-350,000只。 [3] 
趨勢理由:多年來,該物種一直被認為處於長期衰退中(Sherley 1992年,Heather&Robertson 1997年),但一項主要研究表明至少從1990年到2000種羣數量穩定(Taylor 2000年)。有證據甚至表明,根據洞穴密度,科懷谷的物種數量在過去20年中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長(Sommer等人,2009年)。一項針對有標記和無標記個體的研究證實了這一點,該研究發現2002年至2014年間澳洲鸌每年增長2%(Rowe等人,2018年)。鑑於該物種的世代長度較長,該物種被謹慎地認為數量保持穩定。 [3] 

澳洲鸌主要威脅

眾所周知,引入的白鼬會捕食穴居海鳥,澳洲鸌繼續存在於兩個剩餘的羣落中是該物種未來生存的主要關注點(Sherley 1992RH)。最初,白鼬被認為是該物種衰退的主要原因;然而,長期研究表明,只有一小部分成年動物被捕獲,對繁殖成功的影響可能微不足道。野豬和野貓的捕食和干擾被認為是主要的潛在威脅,但通常不會出現在繁殖範圍內。家豬的棲息地破壞和捕食,以及一系列引入的食草動物的大量覓食,可能是一些亞羣完全破壞的原因,極大地導致了棲息地喪失和範圍收縮。在1998-1999期間,至少一隻家貓出現在科懷山谷羣落中,但該羣落中沒有貓,因此貓似乎只是偶爾導致物種死亡。 [3] 
還報告了固定網和近海延繩釣的意外捕獲,多達80只澳洲鸌被一個網捕獲(Harrow 2009年)。此外,長期過度捕撈一些近海魚類可能會影響澳洲鸌的獵物可用性,並可能產生嚴重影響(Taylor 2000年)。模型表明,種羣最容易受到繁殖成鳥損失的影響; 因此,保持高存活率至關重要(Cuthbert等人,2001年)。 [3] 
未成年澳洲鸌因光污染受禁飛;然而,受影響的鳥類比例平均每年保持在1%以下,80%的擱淺幼鳥可以獲救並隨後釋放(Deppe人,2017年)。 [3] 
由於其地理分佈有限,氣候變化對該物種構成潛在威脅;它的海拔分佈完全落在其範圍內最高山頂(2,885米)2,000米以內。在高海拔地區繁殖也使該物種容易受到異常降雪量或降雪時間的不利影響;大雪會壓垮洞穴,而後期的積雪會延遲或阻止繁殖(Taylor 2000年)。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