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

鎖定
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位於河南省澠池縣南村鄉任村村上河組,是世界最早的具有高等靈長類哺乳動物特徵的曙猿化石遺址,屬始新世晚期(沙拉木倫期)任村上河動物羣,是距今4500萬年前的類人猿遺址,它的發現動搖了“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論斷,把類人猿出現的時間向前推了1000萬年。 [1-3] 
中文名
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
所處時期
屬始新世晚期(沙拉木倫期)
地    點
河南省澠池縣南村鄉任村村上河組
發現時間
2017年4月19日

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意義

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全景圖 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全景圖
2017年4月19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人類研究所和三門峽市人民政府在澠池南村鄉為上河曙猿化石遺址立碑,這是距今4500萬年前的類人猿遺址,它的發現動搖了“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論斷,把類人猿出現的時間向前推了1000萬年。

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歷史沿革

澠池——垣曲盆地是中國古近紀地層和始新世哺乳動物羣的首次發現地,由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1916年6月發現。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南村鄉,是澠池——垣曲盆地古生物化石遺址羣的重要組成部分,1921年11月奧地利古生物學家斯丹斯發現。
上河曙猿在動物進化中的階梯位置 上河曙猿在動物進化中的階梯位置
1985年至1994年間,中外科學家在澠池縣南村鄉任村村上河組發現了世界最早的具有高等靈長類哺乳動物特徵的曙猿化石(澠池上河曙猿),屬始新世晚期(沙拉木倫期)任村上河動物羣,距今4500萬年左右。在曙猿化石發現前,世界上最早的高等靈長類動物化石發現於非洲的非法尤姆,距今3500萬年,因此,古人類學界曾認為,人類最早的起源地在非洲。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的發現,動搖了“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論斷,同時也把類人猿出現的時間向前推了1000萬年。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倪喜軍繪製的澠池上河曙猿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倪喜軍表示:“由於中外科學家在澠池縣南村鄉任村村上河組發現的高等靈長類哺乳動物化石之多在中國尚屬首次,因此,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已經成為中始新世晚期最具代表性的化石點之一,也是國際公認的人類遠祖起源地之一。”

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現狀

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立碑儀式現場 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立碑儀式現場
厚重的文化資源既是推進轉型發展的一種精神力量,又是實現轉型發展的重要資源。澠池既是仰韶文化的發祥地,又是人類遠祖起源地。近年來,澠池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特別是縣十二次黨代會以來,新一屆縣委明確提出了打造“轉型發展先進縣、現代農業示範縣、文化旅遊特色縣和三門峽市副中心城市”的發展思路。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是繼三門峽市崤函古道成功申遺後,文化資源寶庫增加的新儲量,是文化三門峽的新亮點。以澠池上河曙猿為載體,叫響“三門峽——人類遠祖起源地品牌”,以仰韶文化為載體,叫響“三門峽——華夏文明發源地品牌”,必將為澠池縣強力推進文化旅遊特色縣和三門峽的“三次創業”提供有力支撐。
為銘記百年來中外科學界在澠池-垣曲盆地古生物化石遺址的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推動中國古生物學研究成果的推廣與科普宣傳,加強古生物化石遺址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全面落實省十次黨代會提出的構築全國的文化高地重大部署及市七次黨代會關於推進歷史文化傳承創新、加快把三門峽發展成為華夏文明傳承創新示範區重大決策,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人類研究所和三門峽市人民政府聯合在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樹立文化遺產標誌碑,以加強對該文化資源的保護利用,進而提升該遺址在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帶動當地文化旅遊事業的發展。
苗建明和王振清共同為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揭碑 苗建明和王振清共同為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揭碑
就如何更好地擦亮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這一世界名片時,澠池縣委書記楊躍民説:“我們要結合澠池縣情實際,在繼續叫響澠池——華夏文明發源地,深度開發仰韶文化的基礎上,叫響“澠池——人類遠祖起源地”品牌;在科學編制規劃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的基礎上,以招商引資的方式,建成全國性的集科學考察、學校交流、科學普及、旅遊觀光為一體的曙猿遺址公園;要以南村鄉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為依託,以曙猿遺址公園為載體,建成南村曙猿文化小鎮,着力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新優勢。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苗建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倪喜軍,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長馬蕭林以及三門峽市副市長王振清,澠池縣委書記楊躍民,澠池縣委副書記、代縣長謝喜來等參加揭牌儀式。

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新聞

為搶救和保護上河曙猿遺址的珍貴化石資源,在澠池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經河南省國土資源廳批准,澠池上河始新統哺乳動物化石及搶救發掘項目將很快啓動。 [4] 
2018年7月6日,河南地質博物館古生物研究室主任、專家賈松海,河南地礦廳第五地質勘查院水文地質分院院長劉運濤等一行7人在縣國土資源局相關負責同志的帶領下,來到南村鄉上河曙猿遺址進行項目前期勘察工作。專家們頂着酷暑,對遺址化石層位進行勘察,確定即將發掘的範圍,佈置相關準備工作。 [4] 
上河遺址點自1921年4月被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髮現以來,中外古生物學家在此不間斷工作,取得了多項重大成果。其中,1953年,以周明鎮和胡長康帶隊的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垣曲野外隊在澠池任村上河又發現了四處古生物化石點(野外編號5311-5314),其中發現了高靈長類哺乳動物化石,後被命名為“任村猴”;1985年9月,童永生在澠池縣南村鄉任村上河組發現了高靈長類哺乳動物——曙猿的牙齒化石;1994年4月,美國卡奈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克里石濤卡教授在澠池縣任村上河發現了曙猿新屬新種化石(克斯假猿),後被命名為“上河曙猿”。當時參與發掘工作的美國堪薩斯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教授肯尼斯·克里斯托弗·比爾德,在之後寫的總結報告中論證:“克氏假猿是類人猿最早祖先起源於亞洲的重要證據,否定了一些科學家提出的類人猿起源於非洲的觀點。”此科考成果也得到了國際相關學術界的認可。 [4] 
上河曙猿的復原圖 上河曙猿的復原圖
由此,上河曙猿的發現直接推翻了“類人猿起源於非洲”的學説,把類人猿出現的時間向前推進了1000萬年。2017年4月,中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倪喜軍博士向全球首次發佈了上河曙猿的復原圖。 [4] 
據悉,此發掘單位將首次運用高科技,聯合多學科對全省唯一一處始新世曙猿遺址進行科考發掘,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4] 

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二次發掘

2020年7月29日,澠池上河曙猿遺址第二次發掘項目正式啓動。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