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澗磁村定窯遺址

鎖定
澗磁村定窯遺址位於河北省曲陽縣北部靈山鎮澗磁村、野北、燕川等村。面積約12平方千米。曲陽宋屬定州,故稱定窯。定窯與官、哥、汝、鈞窯並稱為宋代“大名窯”。 [2] 
澗磁村定窯遺址已發掘的窯爐20座,澗磁村定窯的作坊遺蹟已發現4座。定窯燒瓷長達六七百年,是中國著名的白瓷窯系代表,其器形、紋飾及覆燒技法對各地瓷窯影響較大。其產品遠銷海外,在瓷器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中國製瓷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3] 
1988年1月13日,澗磁村定窯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 
中文名
澗磁村定窯遺址
地理位置
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靈山鎮
所處時代
唐、宋
佔地面積
12 km²
保護級別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3-225-5-45

澗磁村定窯遺址歷史沿革

“尚食局”款刻龍紋瓷碗 “尚食局”款刻龍紋瓷碗
定窯遺址可以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為晚唐五代時期,窯由煙囱、窯牀和火塘三部分構成。中期為北宋時期,這是定窯的最盛期,形成了自己的特點,是宋代北方最重要的窯場定”。晚期為金元時期,北宋末年,窯工部分南遷,定窯陷於停頓。在金大定(1161~1189)年以後,定窯才恢復生產,元代逐漸衰落。 [2]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陶瓷學者、國立北平大學(現北京大學)葉麟趾教授在其所著《古今中外陶瓷彙編》一書中,首次提出定窯遺址的準確位置就在曲陽澗磁村。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定窯窯址調查和發掘工作逐漸展開。故宮博物院先後兩次派人對定窯遺址進行實地複查,確認曲陽縣澗磁村為定窯窯址所在地。 [4] 
1951年和1957年,故宮博物院陳萬里馮先銘等兩次調查。
“東宮”款刻龍紋瓷盤 “東宮”款刻龍紋瓷盤
1962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隊對定窯窯址進行了調查和小規模試掘,通過地層及出土遺物對定窯進行了初步分期。 [6] 
1985年,發掘出窯爐、作坊等遺蹟,遺物有盤、盆、壺、杯、碟、盞、缸、罐、洗、盒、爐、枕等。 [2] 
2009年底至2010年初,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曲陽縣定窯遺址文物保管所,組成聯合考古隊對定窯遺址進行了第三次考古發掘,出土了豐富的遺蹟和遺物。 [4] 

澗磁村定窯遺址遺址特點

澗磁村定窯遺址,東西長達10公里,面積約12平方千米。 [2] 

澗磁村定窯遺址文物遺存

澗磁村定窯遺址 澗磁村定窯遺址
澗磁村定窯遺址已發掘的窯爐20座,均為“饅頭窯”。窯基平面呈馬蹄形,由爐門、火膛、窯牀、煙室等部分組成,長度4~8米,寬度1.5~3米。窯體建築材料用磚,火膛、窯牀、煙室各部用耐火磚,內壁抹一層耐火土,窯牀底面上鋪墊一層厚約10~30釐米的粗砂。各時期窯爐常以匣缽代替一部分磚作建造材料,北宋中期以前用漏斗形匣缽,北宋中晚期以後用筒形匣缽。北宋早期以前窯爐以木柴作燃料,火膛中均發現有柴灰。窯爐後部有兩間煙室,窯牀與煙室間都無隔牆。煙室之間隔牆下砌有兩個進火孔。北宋中期以後窯爐燃料用煤,火膛中均發現大量燒過的煤渣,窯牀與煙室間有固定的隔牆,隔牆基部設進煙孔。北宋晚期和金代窯爐的煙室一般分為三間,設3個煙囱,窯牀與煙室間隔牆基部進煙孔多達9~13個。 [3] 
澗磁村定窯的作坊遺蹟已發現4座,五代至北宋早期1座,北宋晚期至金代3座。作坊都在窯爐附近,結為一體。北宋早期作坊遺址佔地面積約200平方米,殘存的設施有盛瓷料用的大陶缸底部19個;晚期作坊遺蹟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保存的設施有磚和匣缽壘砌的圍牆,石砌的水井,磚砌的水溝,土灶,加工瓷料的圓形碾槽,堆放瓷料的土坑,澄盛瓷泥、釉料的磚池和大缸等。 [3] 
澗磁村定窯遺址 澗磁村定窯遺址

澗磁村定窯遺址歷史文化

澗磁村定窯遺址燒窯技藝

宋定窯以白瓷馳名於當時。定窯燒造的白瓷胎薄,釉色乳白,造型精美,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馨”之稱,其先進的工藝和精美的裝飾代表了當時中國白瓷燒造的最高水平,對當時各地瓷窯有較大的影響,形成了以定窯為中心的定窯系。 [2] 

澗磁村定窯遺址印花特色

定窯瓷器的紋飾多有花卉紋,如牡丹紋、蓮瓣紋、萱草紋、團枝紋等;又有動物禽鳥紋樣,如雲龍紋、鳳凰紋、鴛鴦紋、雙魚紋、獅紋等。定窯刻、劃花講究靈動流暢,刀法犀利,線條清晰,具有淺浮雕效果。故宮博物院所藏“定窯白釉刻花牡丹紋盤”為宋代器物,盤的近口沿處刻劃卷草紋一週,內底刻劃纏枝牡丹紋,紋飾清晰流暢,花朵豐滿,搭配温潤的白色釉面,盡顯恬靜之美。
印花則不同於刻、劃花的自由與個性,其紋飾要預先在陶模上刻好,再以未乾透的瓷坯壓印,構圖嚴謹、佈局勻稱、繁複精巧。因有固定的模具,印花工藝相較於刻、劃花工藝,要省時、省工,更適合大批量生產。定窯印花裝飾或受定州緙絲藝術的影響,沒有經歷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甫一出現,便表現得比較成熟。宋金時期定窯的印花技藝,堪稱當時“印花之冠”。河北博物院所藏“白釉印花纏枝蓮紋大盤”,盤內滿印纏枝蓮和折枝蓮紋,花紋借鑑了定州緙絲藝術,印花繁縟,層次清晰,滿而不亂,顯示出定窯印花技藝水平之高。 [8] 

澗磁村定窯遺址造型種類

定窯器物造型豐富,縱觀其窯業整體發展歷史,以碗、盤為大宗,另有缽、盞、杯、盒、壺、罐、瓶、洗、枕等多器型。器物風格整體輕巧規整、典雅秀麗,釉色瑩潤,胎質細膩,胎體堅薄。除白釉外,也有綠釉、黃釉、黑釉、醬釉、三彩器等,黑釉和醬釉即文獻所載之“黑定”和“紫定”。 [8] 

澗磁村定窯遺址古人評價

元代學者劉祁,在其所著《歸潛志》中讚譽定窯瓷器:“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劉氏所言“花瓷甌”,是指定窯白瓷上以模印、刻畫為主的裝飾。定窯瓷器延續了前代白釉器素淨、雅緻的藝術風格,又突破性地加以多種裝飾技法,其工巧富麗的程度,與花釉瓷器相比毫不遜色,可謂獨步一時、冠絕當世,開白瓷裝飾之先河。 [8] 
河北博物院藏有多件澗磁村所出的晚唐時期茶爐、茶碾、茶臼等器,説明定窯自唐便產茶具。蘇軾在《試院煎茶》中寫潞公煎茶專愛定州花瓷,潞公即北宋名相文彥博,宋人慕定瓷可見一斑。明末文人陳貞慧記其家藏白定百折杯,為茶具中最美最具韻味之器,也可見古人對定窯茶器的推崇。 [8] 
除了茶事,古代文人講究插花之趣,對花器也極看重。明代袁宏道在《瓶史》中曾評價官、哥、象、定等窯,細媚滋潤,作為盛花的器皿最得花神之精神。乾隆皇帝亦喜定瓷,有人統計過,乾隆詩篇中有199首專門題詠瓷器,其中詠定瓷的佔了近六分之一,以孩兒枕為題材則多達11首。 [8] 

澗磁村定窯遺址文物價值

歷史上,定窯燒瓷長達六七百年,是中國著名的白瓷窯系代表,其器形、紋飾及覆燒技法對各地瓷窯影響較大。其產品遠銷海外,在瓷器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中國製瓷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4] 

澗磁村定窯遺址文物保護

195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將定窯遺址公佈為重點文物古蹟保護單位。後來,曲陽縣人民政府在定窯遺址設立了專門保護機構:定窯遺址文物保管所。 [8] 
1988年1月13日,澗磁村定窯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 
2008年,“定瓷燒製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8] 
2009年,澗磁村定窯遺址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7] 
2022年10月,《澗磁村定窯遺址保護總體規劃(2022-2035年)》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並經河北省政府批准。 [1] 

澗磁村定窯遺址旅遊信息

澗磁村定窯遺址地理位置

澗磁村定窯遺址位於河北省曲陽縣北部靈山鎮澗磁村、野北、燕川等村。 [9] 

澗磁村定窯遺址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 08:00—17:00。

澗磁村定窯遺址門票價格

20元/人。

澗磁村定窯遺址交通信息

從曲陽火車站步行50米到曲陽火車站公交車站台,乘坐108路公交車至靈山東道口下車,步行170米到靈山站乘坐612路公交車至鐵嶺北站下車,步行2千米至澗磁村定窯遺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