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澎湖海戰

(1683年7月清、鄭兩軍發起的戰役)

鎖定
澎湖海戰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師於澎湖海域殲滅明鄭軍主力,收復澎湖、台灣,統一中國領土的作戰。澎湖海戰是清朝為了消滅鄭氏王朝所發動的戰爭,雖然鄭軍一度擊退清軍,最後仍然由清軍獲勝。澎湖被佔領後,鄭氏王朝已無力抵抗清軍,只得投降,結束在台灣歷經22年的統治,台灣也因此成為清朝的領土。
名    稱
澎湖海戰
發生時間
1683年7月10日—16日
地    點
澎湖
參戰方
清朝;明鄭
結    果
清朝獲勝,將台灣納入統治版圖
參戰方兵力
清軍24000,各式戰船合計238艘
鄭軍20000,各式戰船合計200艘
傷亡情況
清軍329人陣亡,1800人受傷
鄭軍14000人陣亡
主要指揮官
施琅
藍理;劉國軒

澎湖海戰戰前形勢

澎湖海戰提案進攻

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朝恢復福建水師體制。康熙十八年(1679年),任命湖南嶽州水師總兵官萬正色為福建水師提督。至是年年底,福建水師有戰船240艘,官兵28580名。 [1] 
康熙十九年(1680年),鄭經和清朝的戰爭失利,放棄廈門、金門,退往台灣。 福建總督姚啓聖打算趁勢進攻台灣,但遭福建水師提督萬正色反對,加上一些大臣支持萬正色的看法,康熙帝也顧慮在西南的吳世璠未解決,決定暫緩進攻。 [2] 
康熙二十年(1681年),鄭經中風而死。鄭氏王朝發生政變,年僅12歲的鄭克塽繼任延平王,大權實際上為馮錫範劉國軒掌握,鄭氏官員向心力開始動搖,負責與清朝談和的傅為霖甚至願當內應。 [3]  姚啓聖認為是進攻台灣的好時機,但萬正色仍反對出兵。 [4]  姚啓聖知道施琅仇視鄭氏王朝,必能幫助他擊敗鄭軍,便向康熙帝推薦施琅。康熙帝也不滿萬正色反戰的態度,便同意施琅擔任水師提督,萬正色調任陸師提督。

澎湖海戰施姚爭權

按照康熙帝規劃,應由姚啓聖、萬正色、巡撫吳興祚一起商討作戰,施琅卻打算排除姚啓聖等人的節制,以便能全權進攻台灣,不過康熙帝只同意吳興祚負責後勤,仍然命令姚啓聖和施琅共同出兵。 [5] 
康熙二十一年五月初五(1682年6月10日),清軍抵達銅山島,姚啓聖和施琅卻在爭執出兵時機,姚啓聖主張利用冬天的北風,施琅主張利用夏天的南風,導致清軍無法順利出兵。最後康熙帝於十月初六(11月15日)裁定施琅負責前線作戰,姚啓聖改任後勤作業,才讓施琅如願取得統帥權。 [5]  十一月初三(12月1日)施琅率領約21000人,軍艦238艘前往興化平海衞訓練軍隊。
姚啓聖軍權旁落後,為避免施琅獨得戰功,轉而和鄭氏王朝談判。但是施琅主戰意志堅決,且負責談判的劉國軒不接受剃髮易服 [5]  談判因此破裂。康熙二十二年五月廿三日(1683年6月17日)康熙帝下令施琅儘速進攻,因此爆發六月(陽曆7月)的澎湖海戰。

澎湖海戰鄭軍動向

鄭氏集團在對台灣的控制區域非常有限 鄭氏集團在對台灣的控制區域非常有限
鄭氏在台灣島上的實際控制區域,僅限於荷蘭人當初佔據的地方。由於人力資源有限,甚至連早期西班牙殖民者留下的北部沿海都無法有效管理。台灣之役(鄭成功收復台灣)使得荷蘭仇恨鄭氏,西班牙帝國與日本的鎖國,也使得台灣的貿易價值下降。
康熙十八年(1679年)起,清朝實施遷界令,嚴重打擊鄭氏王朝的貿易,糧食補給也出現問題,鄭經下令每户人家每個月必須多繳一斗米,將領也必須用自己的俸祿充軍, [6]  仍沒辦法解除危機。當時英國商館就如此看待鄭氏王朝: “台灣王之境況甚不安定,不易抵抗滿清人,滿清人常施恫赫,國王因其財富被消耗,故每日向人民橫徵暴斂,亦不能使軍隊滿意。是以我國不惟受敵人(清軍)之威脅,亦恐軍隊(鄭軍)因缺餉而叛變。” [7] 
康熙十九年(1680年),鄭經退守台灣後,澎湖成為前線要地,防守卻很薄弱。直到十月,施琅抵達廈門以及傅為霖為清軍內應事情爆發, 劉國軒才前往澎湖強化守備。劉國軒抵達澎湖後,在娘媽宮、風櫃尾、四角嶼、雞籠嶼築城; 東蒔、西蒔、內塹、外塹、西嶼頭、牛心山設置炮台。同時在海邊建造矮牆並配置火銃,阻止清軍登陸。 [3]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劉國軒得知施琅準備進攻,便從台灣本島調度鄉兵到澎湖,並將商船以及私人用船都改為軍艦(大小炮船、鳥船、趕繒船、洋船、雙帆等各式戰船約200艘), [8]  準備決戰。 [9]  由於經濟衰退,鄭氏水軍的裝備和人員訓練都較低劣。

澎湖海戰戰爭經過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施琅從銅山島出發,姚啓聖也撥3000人同施琅出征(清軍24000人,大鳥船70艘、趕繒船103艘、雙帆居船65艘)。 [4] 
正常情況下,台灣海峽中秋冬刮北風,夏天刮南風。冬季風的強度遠大於夏季風,而且冬季風風向穩定,變化不大,相反,夏季風則時有時無,所以海上行船,多有不便。而且夏天風暴比較多,氣象也比較惡劣。再者船隻在夏天航行,澎湖附近島嶼都在劉國軒之手,一遇風暴,想找個避風澳都很難。然而施琅恰恰選擇在7月分(農曆6月)出擊。但是這就是施琅的高明之處。秋冬季節從廈門出發進攻台澎是最常見的思路,鄭成功就是這麼做的。康熙四年的時候,施琅率領船隊在5月分出海,也是走的鄭成功的路,但是這一次卻遇到了風暴,船隊被吹的七零八落,而且秋冬北風凜冽,持續不斷,想要重新集合船隻進行編隊根本就不可能。自此,施琅明白了一個道理,他和鄭成功所處的環境不一樣。
鄭成功的出擊路線,康熙四年施琅這麼去過一回,差點就回不來了 鄭成功的出擊路線,康熙四年施琅這麼去過一回,差點就回不來了
鄭成功出擊時,澎湖已在掌握之中,而且澎湖離台灣島很近,即使遇到風暴也可回航澎湖。但是施琅不一樣,澎湖並不在自己掌握之中,而且大陸距離澎湖可比台灣島距離澎湖要遠的多,而且找個避風澳很難,因為小島嶼都在彭湖附近,一旦遇上風暴亦或是戰局不利,在持續不斷的北風吹動之下,清軍船隊難以後撤或者重新編隊。因此施琅反其道而行之。相比之下,夏天雖然風力不大,而且不太穩定,但是船隊可以不用避風澳,直接錨泊在海中,而且風力不大便於編隊,惟一的風險是颱風問題,不過施琅在航渡過程中並沒有遇到颱風。
為了執行這個計劃,施琅沒有選擇北邊的廈門作為出發地,而是選擇了南邊的漳州,從銅山島(當代是東山島,歸東山縣管)出發,到達澎湖大體是向東偏北方向航行,這樣正好可以利用夏天的南風。同時施琅船隊的第一個目標是八罩島。八罩島又稱為望安,據説是鄭成功徵台經過此地,天氣良好,人舟平安,因此起名“望安”。劉國軒也知此地,但是隻是在八罩島北邊的西嶼和北大山等地派駐了士兵和火炮,因為他覺得這個地區是一個虎口形海灣,守住兩端就難以突入,而且秋冬來犯,八罩島南部的島嶼均不能作為大型船隊的避風澳。
馬公島以南的那些綠色島嶼,大部分是劉國軒沒有設防的島嶼 馬公島以南的那些綠色島嶼,大部分是劉國軒沒有設防的島嶼
但是施琅選擇在夏天出擊,因此只要佔據八罩島南部的虎井、桶盤、花嶼、貓嶼等小島作為依託,艦隊錨泊在海中沒有問題。相比澎湖北邊多個島嶼的交叉火力,從南面突破相對比較容易。而且還出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那就是由於選擇在7月份出擊,導致劉國軒偏執地等待颱風出現,因為台灣海峽中8月份為颱風最高發時期,7月份其次,劉國軒幻想借助颱風之勢不戰而屈人之兵,手下將領多次建議其趁清軍立足未穩加以攻擊,至少不能讓清軍佔據八罩島以南的幾個島嶼,然而劉國軒不聽。
十五日(9日)鄭軍哨船發現清軍已到花嶼、貓嶼一帶, 趕緊回報劉國軒,當晚清軍在八罩島過夜。
十六日(10日)施琅進攻娘媽宮,以速度快的鳥船當作先鋒。劉國軒讓林升、江勝指揮水軍;邱輝為先鋒, [10]  自己在娘媽宮港口督戰。當時受風勢阻擾,清軍不敢前進,只有以藍理為首的7只艦隊突入鄭軍。 [4] 
施琅再派出第二波鳥船部隊,交戰不久後開始漲潮,一些清軍船隻被海水衝向岸邊,鄭軍趁勢將艦隊分成兩翼包圍清軍。 施琅見狀趕緊突入鄭軍,想解救被圍困的船隻,卻被林升率軍包圍。施琅在交戰中被火銃射傷右眼,不過沒有失明; 林升也被大炮打斷左腿。林升負傷讓鄭軍失去指揮,施琅藉機撤離戰場,到西嶼附近的海上休息。
施琅於十七日(11日)返回八罩島,八罩島地形險惡,船隻遇暴風很容易撞上島邊的暗礁,農曆六月又是容易發生颱風的時節, 施琅卻很幸運地又沒碰到颱風。 [4]  劉國軒得知清軍在八罩島休息,親自進攻卻被施琅擊退。 [11]  施琅趁勢於十八日(12日)先派戰船攻取澎湖港外虎井嶼、桶盤嶼。 [1] 
二十二日(16日)早七時,施琅決定發動總攻擊,將艦隊分成三路進攻,剩下約80艘當後援部隊:
  • 中路:共有56艘船,分成8隊,每隊有7艘船。由施琅親自指揮,作為主力進攻娘媽宮。
  • 右路:共有50艘船,由總兵陳蠎等從澎湖港口東側東蒔攻入雞籠嶼、四角嶼,之後會合中央部隊夾攻鄭軍。
  • 左路:共有50艘船,由總兵董義等從澎湖港口西側內塹攻入牛心灣,讓鄭軍誤判清軍要在此地登陸。 [1] 
天亮前,開始颳起颱風。辰時(7時—9時)受颱風影響,海上吹起西北風,鄭軍順着風勢進攻,一時處於優勢,清將朱天貴被炮擊而死。到了中午,颱風受到赤道鋒面帶的影響,海上開始吹南風,風向轉變成對清軍有利。施琅命令全軍反攻,順着風勢發射各種火器,並且以數船圍攻鄭軍一船,鄭軍全面崩潰,江勝戰死、邱輝自焚。共斃傷鄭軍12000人,俘5000餘人。擊毀、繳獲戰船190餘艘。劉國軒眼見大勢已去,率領殘餘部隊從北面吼門退往台灣,澎湖各島鄭軍都向施琅投降。清軍陣亡329人,傷1800餘人,船隻無一損失。 [9] 

澎湖海戰結果

施琅戰勝後,考慮台灣水道非常險惡,進軍困難。施琅決定暫緩進攻,採取攻心戰術,讓鄭氏王朝從內部崩潰。施琅在澎湖禁止殺戮,張榜安民;發佈《安撫輸誠示》。派原劉國軒副將曾蜚赴台。 [1]  派人醫治受傷戰俘,並配給他們衣服、糧食,再將士兵送回台灣。 [12]  還拉攏鄭軍將領為內應,防守淡水的何佑首先私通施琅,其他將領也跟進。
鄭軍戰敗消息傳到台灣,人心開始不安。為了延續政權的生存,有將領提出進攻菲律賓,得到馮錫範同意。卻傳出遠征軍只想搶劫,還打算逃往海外,因此劉國軒阻止此計劃。七月十三日(9月3日),施琅率軍在台灣登陸。後來在劉國軒大力主張下,鄭克塽於七月十五日(9月5日)向施琅投降, [13]  並於八月十八日(10月8日)剃髮易服, [14]  鄭氏王朝正式滅亡。
鄭克塽投降後,清廷為了是否把台灣併入版圖產生爭論,不少大臣認為台灣孤懸海上,治理以及防守花費不小,主張棄守。最後施琅以台灣戰略地位重要,説服清廷將台灣併入版圖。

澎湖海戰勝敗原因

澎湖海戰明鄭

交戰雙方的兵力大體相當,鄭軍經營澎湖多年,設防據守,以逸待勞;清軍渡海作戰,遠來疲憊。鄭軍處於有利態勢,而結果卻一敗塗地,全軍覆沒。除軍隊虛弱,士氣不高以外,指揮上的失着應是一個重要原因。
首先是防禦部署上的錯誤。鄭軍只注意防守八罩水道以北的北大山、西嶼、北山等大島,而忽視了在八罩水道以南的八罩、虎井、桶盤、花嶼貓嶼等諸小嶼設防,這就使南來的清軍水師得以乘虛入據,成了清軍駐泊、休整和出擊的前進基地。
其次是消極防禦,貽誤戰機。當清軍水師經過30多小時的航行,抵近澎湖時,鄭軍宣毅左鎮邱輝對劉國軒説:“乘彼船初到,安澳未定,兵心尚搖,輝願領煩船十隻,同左虎衞江勝貫陣卻之。”建威中鎮黃良驥也説:“先發制人,半渡而擊,正合兵法。”劉國軒卻説:“炮台處處謹守,彼何處灣泊。當此六月時候,一旦風起,則彼何所容身。此乃以逸待勞,不戰可收全功也。”遂按兵不動,使清軍水師得以順利到達澎湖,環泊花、貓二嶼。邱輝又建議:“乘夜潮落,衝舟宗擊之”,又遭拒絕。十六日,清軍出戰不利,千帥受傷。邱輝建議乘勝夜襲,劉國軒仍以等待颶風使彼自覆為由未予採納。邱輝説:“兵法有云:半渡可擊,立營未定可擊,乘虛可擊;今敵患三者,而不乘其勢,若早晚無風,合萬人為一心而死戰,將奈何。”劉國軒不聽部屬的合理建議,三次放棄殲敵的有利戰機,把取勝的希望完全寄託在可期而不可必的風暴上,結果是風未至而兵已敗。
第三是冒險決戰,全軍覆沒。戰史上因主帥胸無全局,遷就眼前事變,由消極防禦變為冒險決戰的事例時有發生。鄭軍的作戰方針本來是以澎湖為重點設防固守,劉國軒本人也不願主動出擊,而是指望海上風暴會使清軍不戰而敗。既然如此,就應該充分利用防禦工事,保存有生力量,避免與清軍決戰。劉國軒見不及此,當施琅發起總攻時,亦率全部海上兵力迎戰,終於全軍覆沒。 [9] 

澎湖海戰清朝

在澎湖海戰中,清軍之所以取勝,除戰船裝備精良,將士作戰勇敢之外,也是與作戰指揮的正確分不開的。清軍水師統帥施琅“治軍嚴整,通陣法,尤善水戰,諳海中風候” [15]  ,因此在指揮上有許多獨到之處。在渡海時間上,他一反在東北風季節渡海的傳統,選在西南風始發的六月中旬。有人間這是什麼原故,施琅説:“北風日夜猛,今攻澎湖,未能一戰克,風起舟散,將何以戰。夏至前後二十餘日,風微,夜尤靜,可聚泊大洋,觀釁而功,不過七日,舉之必矣。”
這種選擇曾經遭到姚啓聖等人的強烈反對,但施琅始終不為所動。實戰證明,這一選擇是正確的,它保障了清軍水師在發起總攻前的安全錨泊。在渡海航路上,以往從大陸到台灣,都從金、廈出航,而施琅又一反慣例,把出航點選在靠南的銅山島。因為水師從銅山出航後可利用西南風,直取澎湖以南鄭軍未設防的諸島嶼,以作為前進基地,然後向北轉入澎湖海域,這樣便始終處於順風順流的有利陣位。實戰證明,這種選擇是正確的,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在戰術上,集中兵力,速戰速決。澎湖海域六月多風,深諳海情的施琅是知道的,在初戰小挫之後,便立即抓緊再戰準備,並不失時機地發起總攻。施琅除分兵二路,從東、西兩個方向進行佯動和箝制以外,在主攻方向上集中了56艘主力戰船,並以五船合攻一船,逐次殲滅了鄭軍主力,而清軍水師卻無一船損失。一場大規模海戰,損傷如此懸殊,這在海戰史上也屬鮮見。 [9] 

澎湖海戰傳説

依據《天妃顯聖錄》記載: 施琅進攻澎湖時,抵達八罩島,島上缺乏淡水。清軍挖開退潮後的沙地,發現有淡水可供飲用。媽祖還告訴清軍“二十一日必得澎湖,七月可得台灣。”和鄭軍決戰的日期,清軍將士還看到媽祖現身。施琅認為是媽祖庇佑清軍戰勝,因此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加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 [16] 
參考資料
  • 1.    任力、吳如嵩.《康熙統一台灣的戰略策略及其得失》.香港:明報月刊,1996年4月號:頁30。
  • 2.    陳正在.《台灣海疆史》.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03-01:頁10
  • 3.    周雪玉.《施琅攻台的功和過》:台原出版社,1990年:176頁
  • 4.    彭孫貽.《靖海志》:台灣銀行出版社,1959年
  • 5.    《清代官書記明台灣鄭氏亡事》,頁22
  • 6.    江日升,《台灣外記》,頁354-355
  • 7.    周學普,《十七世紀台灣英國貿易史料》,頁16
  • 8.    《飛報大捷疏》,頁27
  • 9.    史海回眸:施琅收復台灣始末(圖)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2-09-03]
  • 10.    盧建榮,《入侵台灣》,頁76及頁85
  • 11.    沈雲,《台灣鄭氏始末》,頁77
  • 12.    夏琳,《閩海紀要》,頁76
  • 13.    《台灣就撫疏》《靖海紀事》,頁44
  • 14.    《舟師抵台灣疏》《靖海紀事》,頁51
  • 15.    《清史稿 列傳四十七》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9-19]
  • 16.    《天妃顯聖錄》,頁12-1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