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潮州金山書院

鎖定
潮州金山書院 [4]  是清朝潮汕地區的一流書院,專為潮州府9個屬縣的生員服務,由知府主持招生錄取,是府屬書院。 [3] 
晚清時期,潮州教育相對於以廣府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還是比較落後,對此,總兵方耀撥出一批款額,興建、重建包括金山書院在內的一批書院、私塾。陳維嶽廖廷相吳道鎔等相繼到金山書院擔任掌教,在教學內容上開始注入樸學或實學的成分。 [1] 
(概述圖:金山書院殘存的匾額) [2] 
中文名
潮州金山書院

潮州金山書院發展歷史

據《海陽縣誌》載,明天順年間,潮州知府陳瑄在金山上修建玉華、北山書院,延聘邑人陳明德講學,廣泛倡導和傳播陽明學説。正是漫長歲月裏深厚的文化積澱,才成就了金山培育英才的優越環境。 [5] 
光緒三年(1877年),時任潮州總兵方耀撥款創建金山書院,作為潮府九屬生員讀書修業之所。 [2]  當時,廣東文化學術中心廣州學海堂的弟子陳維嶽、廖廷相、吳道鎔、温仲和都相繼擔任過金山書院的掌教,雄厚的師資力量、優秀的生源和豐厚的經費支撐,讓金山書院在經過前後十多年的建設後,成為晚清潮府一流書院。 [2]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總督張之洞巡閲潮州,倡建書院藏書樓,於光緒十八年(1892)建成。 [3]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金山書院改辦為潮州中學堂。
民國時期,潮州中學堂先後易名為省立潮州中學校、省立金山中學等,繼續為潮州培養優秀人才。
時至今日,金山之巔仍是潮州興學育人的標杆,是潮州莘莘學子仰視的高峯。 [2] 

潮州金山書院教育創新

清代中後期,金山書院首開“延師課經古”的做法,聘請學術水平高超的主講,教導生員研讀儒家經典。 [5] 

潮州金山書院相關名句

詩人丘逢甲曾登臨金山書院,並作聯雲:
西北揭陽嶺,東南太平洋,此樓萃山海奇觀,望遠登高,頓生八表經營志;
刺史韓昌黎,衙官趙天水,所學得聖賢宗旨,讀書論世,莫負千秋尚友心。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