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潮州手拉壺

鎖定
潮州手拉朱泥壺歷史悠久,積澱深厚,演化有緒。宋以後,潮州成為陶器生產中心,潮州手拉朱泥壺是潮州陶瓷一奇葩,從清代中期,潮州朱泥壺便獨具一格,廣泛生產和應用,並代代相傳一直延續。潮州朱泥壺主要的名家有以老安順為代表的章燕明、章燕城、章廣鑫,以及源興柄記的吳瑞深、吳瑞全。
潮州手拉朱泥壺的製作工藝源於江蘇宜興紫砂壺,清初開始被引進到潮州楓溪。經三百餘年、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幾十年的改進,潮州手拉壺工藝師的制壺技術和選料、制泥工藝發生了質的飛躍,本地製作手拉壺的泥料及工藝水準,不僅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也逐漸趕超宜興紫砂壺。
據介紹,過去較長的時間裏,潮州手拉壺工藝師曾以普通的田底紅泥製作朱泥壺,但透氣性差、收縮率大,含鐵量低。經多方探尋之後,新採用具有含鐵量高、透氣性大、收縮率低等優點的泥料,保鮮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手拉壺燒製過程更少變形,成就了一大批工藝大師 [1] 
以謝氏“俊合”號、章氏“安順”號、吳氏“源興”號、張氏“裕德堂”四大手拉壺家族為代表的潮州手拉壺工藝師,也大膽打破“技藝不傳外人”的老規矩,開門廣收門徒授藝。如“俊合”號,已引入現代企業經營模式,產業化水平已得到全面提升 [2] 
中文名
潮州手拉壺
陶器特點
質地細膩柔韌而不含砂
作品簡介
化驗顯示,潮汕地區的泥料屬天然礦料,氧化鐵含量高,質地細膩柔韌而不含砂,製造出來的茗壺,質地堅實,顆粒結構疏朗,表面平滑,能保持透氣而不透水,保鮮性能和保温性能好,具有耐受驟然冷熱的性能,在20℃—150℃之間連續出現偏差不開裂;不含有毒物質及放射性元素,還能雕刻出精美的浮雕。 [1-2] 
潮州手拉壺 潮州手拉壺
在前不久2008中國(澳門)國際茶業博覽會上,廣東潮州壺藝名家吳瑞深手拉壺藝表演引起了參觀者的極大興趣,他的制壺技藝令現場觀眾無不驚歎。觀眾通過近距離了解潮州手拉壺的製坯過程,充分領略壺藝的獨特魅力。
吳瑞深是潮州市工藝美術師、陶瓷藝術家。1934年出生於潮州市楓溪制壺世家,是潮州百年老字號“源興炳記”的第四代傳人,從事手拉壺的研究創作已有50多年。
據吳瑞深介紹,潮州茗壺的成型手法迥異於宜興紫砂壺,它採用的是古老的轆轤手拉方法,其成形過程需將泥料自下向上伸延且內外翻轉,構成塑造技藝的運動空間。成型時手指和手臂相對捏、壓、按、擠,促使坯體絞轉。從而塑造運動的快或慢、沿弧線止旋或沿直線上提、按壓或捏擠,使器物的形態或端莊、圓彈,或挺拔秀麗,或節奏鮮明,或韻律柔美,顯示出技藝美與形態美的融合。手拉成型法具有靈活多變,隨意而就的特點,造型的變化,能在一剎那間完成。這是潮州手拉壺的獨特之處。
據瞭解,潮州手拉壺是“中國瓷都”的一支奇葩。,隨着潮州陶瓷知名度的不斷提升,潮州手拉壺也從默默無聞中脱穎而出。作為潮州傳統的制壺藝術,手拉朱泥壺經過吳瑞深等老一輩陶藝名家多年的鑽研創新,如今已發展成為中國瓷都潮州一個新的陶藝門類和標誌性象徵。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