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漁業村

(黑龍江佳木斯市同江市街津口鄉漁業村)

鎖定
漁業村是黑龍江佳木斯市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下轄的行政村,地處街津口赫哲族鄉政府所在地,距同江市區45公里,是全國人口較少少數民族之一赫哲族人的聚居地,有144户,總人口425人,轄區總面積200平方公里,擁有40公里的邊境界江。
2011年12月20日,漁業村上榜第三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1] 
中文名
漁業村
行政區劃代碼
230881204200
電話區號
0454
郵政區碼
154000
車牌代碼
黑D

漁業村建制沿革

漁業村於1947年建村。 [4] 

漁業村自然資源

三面環山,一面環水,羣峯環抱,山上棲息着山雞、野兔、狍子、鹿等20多種珍禽異獸,轄區內的蓮花河和黑龍江盛產可供出口的鰉魚、鱘魚、三花五羅等珍貴魚種。

漁業村政治

2000年,時任黑龍江省八屆黨代表的赫哲族黨員孫玉華當選為漁業村黨支部書記,多年來,她帶領赫哲族羣眾“調產業鏈,打民族牌,念旅遊經,走特色路”,使赫哲人走上了致富路。2007年,孫玉華又被選為黨的十七大代表。二是注重加強村“兩委”班子自身建設。利用“兩委”換屆選舉,把一批有知識、有文化、真心為民辦實事,能帶領羣眾致富的3名農村英才選進了村級黨支部和村委班子,提高了村班子的整體素質和戰鬥力。三是健全了村級管理制度。在村務管理上,重點健全了村級財務、宅基地審批、計劃生育、村民自治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各項制度,完善以“兩委”會議、村民代表大會為主體的村級組織議事規則內容,推行“四民主”(即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做到“四公開”(即政策公開、辦事公開、獎懲公開、財務公開),為民主治村、科學決策奠定了基礎。

漁業村經濟

漁業村種殖業

全村主要以漁業生產、養殖業、旅遊業、餐飲業、釀酒業、農業生產為主,隨着漁業資源的減少,同江市委、市政府在深入細緻調研的基礎上,出台了優惠政策,將以工代賑資金、農業開發資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和“興邊富民行動”專項資金集中起來,支持漁業村轉產,發展種植、養殖、旅遊、餐飲和手工藝術加工等產業。採用國際先進農機、農藝技術,每年生產大豆1000多噸。漁民們還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做“山”文章、做“水”文章、做“草”文章,逐步走上了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之路,村內養殖户為全村户數的三分之二,赫哲人已經完成從單一漁獵經濟向以種植業為主的多元經濟全面發展的轉變,實現了生產、生活方式的歷史性變革。

漁業村旅遊業

連續四屆赫哲族旅遊節的成功舉辦,提高了漁業村旅遊區的知名度,來漁業村旅遊的遊客不斷增加,增強了羣眾參與辦旅遊的信心。村委會適時引導赫哲族漁民積極開發赫哲飲食、服飾、歌舞、體育等民俗文化項目,組織成立了赫哲族魚皮服飾及手工藝品加工基地,把赫哲族傳統工藝美術同特色產業結合起來,研發民族工藝品和旅遊紀念品,促進了魚皮衣製做、魚皮工藝、魚皮粘貼畫、樺皮畫、剪紙藝術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村委會還扶持赫哲漁民發展旅遊服務業,該村已有60多户農民從事旅遊業開發,其中,從事餐飲娛樂業的有30多家,加工和銷售旅遊工藝品的有10餘家,經營遊船和出租車業務的有10餘家。通過對赫哲族傳統文化的挖掘、保護和宣傳,使赫哲民族風情遊成為全國知名的旅遊品牌,吸引了大量來自國內外的觀光、民族研究和考察人員。,漁業村年接待遊人達1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60萬元。旅遊業已經成為赫哲族農民增收的新興產業。

漁業村養殖業

漁業村現有的2100畝水面魚年產量達398噸,產值420萬元,主要品種有鯉魚、鯽魚、鰱魚。另外漁民還養殖水貂1000餘隻、藍狐660餘隻、蜜蜂800箱、野豬200餘頭。特色養殖户達78户。為了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又投資300萬元,對“修恩湖”的自然水域進行改造,解決湖水滲漏問題,對湖體進行修整,做到池底平坦、水源充足、能排能灌,可達到越冬功能,把“修恩湖”建成集繁育、養殖、觀賞、放流為一體的鱘鰉魚養殖基地,使赫哲族實現了從捕魚到養魚、從養魚到放流的歷史性跨越,為拯救黑龍江瀕臨滅絕的珍貴魚種做出了貢獻。

漁業村民營經濟

以酒廠、豬廠為主體,酒廠以赫哲族品牌的“赫鄉情”為主打產品,年生產量達300多噸,在當地有“不喝赫家酒,白來街津口”的美譽,成為佳木斯周邊地區的知名品牌。豬廠以綠色養殖為基礎,採用環保無菌發酵牀養豬技術,做到豬舍無臭味,不清糞,冬季豬舍不用取暖温度達到零上20度,在寒冷的冬季每天每頭豬體重增長1公斤左右,是商場、超市的可信賴產品。赫哲人還創辦了赫哲族服裝廠,每年服裝廠生產赫哲族服裝200多套,每户農民創收2000元。

漁業村交通運輸

自2006年以來,共投資資金570多萬元,改造巷道20多條,鋪設了紅磚巷道15850延長米,建設白色路面5.6公里,修建環路排水溝涵2500延長米;安裝了路燈投入10萬元,栽植銀中楊2500棵,對村主要街道和巷道進行了綠化,全村道路白色路面達100%。

漁業村社會事業

漁業村人居環境

2004年以來,先後爭取投資800萬元,建設了赫哲族新區,為赫哲族羣眾建設了89棟特色民居。近兩年來,先後爭取上級資金880萬元,對漁業村舊區進行了改造,改造土草房110棟,統一更換和安裝了水泥圍欄15000延長米,安裝鐵藝門200個,統一修建廁所100個,村民住宅磚瓦化率達到100%。村委會還引進資金100萬元,在赫哲族新區高標準建設別墅12棟,同時開展了“修思湖”鈎場建設,建設了新區廣場和農產品市場,改善了赫哲族羣眾的居住環境。建設了休閒廣場,建設兩處垃圾處理場,製做40個衞生箱。漁業村自來水、有線電視入户率已經達到100%,電腦、家庭轎車也已經進入了赫哲族家庭。

漁業村教育衞生

大力發展教育和醫療衞生事業,投資330多元,建設575平方米衞生院和1095平方米教學樓,漁業村學生上學全部實現了減免費,村裏還每年還為考上大學的赫哲族學生每名補助2000元,對辦喪事的村民補助500元,對困難户的教育、醫療也作出了相應的資金補助。積極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全村農民參合率達到了100%,漁業村自來水、有線電視入户率已經達到100%,電腦、家庭轎車也已經進入了赫哲族家庭。

漁業村歷史文化

漁業村民族文化

魚皮衣 魚皮衣
建立了農家書屋和老年活動場所,購買了健身器材。同江市委、市政府着眼於挖掘和保護赫哲族傳統文化和發展旅遊業,投資2000多萬元,在漁業村建設了赫哲民族文化村,充分發揮赫哲族研究會、赫哲族少兒培訓中心、赫哲族網站作用,在民族語言、傳統服飾、民間文學、音樂、舞蹈等方面加強整理和保護工作,有計劃地培養文化傳承人,已經培養出魚皮衣服飾和伊瑪堪兩個國家級傳承人。
村裏能歌善舞的年輪人自發組織成立了赫哲族依瑪堪藝術團,每到旅遊旺季,赫哲族依瑪堪藝術團就進入到赫哲文化村,為遊客表演獨具特色的民族歌舞,既弘揚了民族文化,又豐富了民族旅遊內涵。

漁業村文明建設

全村開展了“十星級文明户”評選和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活動,廣大羣眾自覺地投入到精神文明建設中來,淨化了社會環境,樹立了社會新風,每逢節假日和農閒時間,還經常進行赫哲族傳統的依瑪堪、特倫固、説胡力等節目表演,吸引周圍村屯羣眾前來觀看。

漁業村著名人物

孫玉華: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2] 
第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劉蕾 第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劉蕾
劉蕾:第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孫玉林展示作品 孫玉林展示作品
孫玉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3] 
吳寶臣演唱伊瑪堪 吳寶臣演唱伊瑪堪
吳寶臣:赫哲族伊瑪堪代表性傳承人。 [3] 

漁業村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12日,被推介為2021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5-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