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滸墅關經濟技術開發區

鎖定
1992年9月建立蘇州滸墅關經濟技術開發區、1993年12月被江蘇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進年來、開發區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轉型升級。
中文名
滸墅關經濟技術開發區
始建時間
1992年9月
蘇州滸墅關經濟技術開發區始建於1992年9月,1993年12月被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2007年開發區機構升格為正處級建制;2009年4月,開發區區劃範圍調整,東至京杭大運河,南至楓橋街道,西至繞城高速、通安鎮,北至滸光運河、通安鎮,總面積約36.5平方公里。2013年獲批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域不變。2013是蘇州城市總體規劃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常住人口5萬多人,流動人口8萬多人。開發區位於蘇州古城西北郊,在高新區的北部。東鄰京杭大運河,西至繞城高速,南至楓橋交界,北至滸光運河、通安交界。擁有312國道、京滬鐵路、滬寧高速公路、滬寧城際鐵路滸關站等便捷的交通和京杭運河、江蘇大陽山國家森林公園等自然資源。
建區以來,開發區依託312國道、滬寧高速公路、京滬鐵路、京杭大運河等交通優勢和陽山、大白蕩等真山真水的自然資源,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00多億元,引進、興辦企業500多家,註冊外資45億美元,註冊內資100億元人民幣。2002年,開發區抓住蘇州城市區劃調整契機,實施了大規模的開發建設,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建設奇蹟。國家級出口加工區和海關保税物流中心從建設到封關運作都創下了“百日奇蹟”,動遷農户9000多户,開工建築面積800多萬平方米,引進中外企業350多家。學校、幼兒園、老年公寓、敬老院、社區服務中心、衞生服務中心、黨員服務中心、殘疾人服務中心、非公企業活動中心等社會服務設施配套齊全。國內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等分別以年均55%、70%的速度增長,產業結構從較單一建材、化工,發展成以精密機構、新型建材、電子資訊、精細化工、物流倉儲等四大支柱產業。形成了以國家級出口加工區為中心,北有陽山花苑動遷居住區,南有大新科技園,西有陽山科技工業園、大陽山國家森林公園、陽山環山綠化景觀帶,東有出口加工區商貿服務配套區、維德工業城、大白蕩城市生態公園、高新海關保税物流中心、滸通片中心商貿區、大運河明清風光帶等的全新開發格局。
近年來,開發區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轉型升級,所建立的蘇州東吳博物館蘇州市委宣傳部授予“蘇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蘇州市教育局授予“中小學歷史文化教育基地”。市委書記蔣宏坤對東吳博物館的建設高度重視,並作了“發展文博事業,提升社會文明”的題詞。與此同時,開發區加大對環境建設力度,區域實現了綠化、美化、亮化要求,羣眾百姓人居環境得到了全面提升。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