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滴,漢語一級字 [4]  ,讀作滴(dī),本義為液體一點一點落下來。引申形容晶瑩潤美的樣子。作象聲詞,形容雨水下落和鐘擺等聲音。作量詞,多用於顆粒狀滴下的液體。 [1]  [3]  [5]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部外筆畫
11
總筆畫數
14
五筆86
IUMD
倉    頡
EYCB
五筆98
IYUD
四角號碼
30127
Unicode
CJK統一漢字:U+6EF4
筆順編號
44141432512251
筆順讀寫
點點提點橫點撇豎折橫豎豎橫折橫
漢字首尾分解
氵啇
漢字部件分解
氵啇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滴dī
⒈ 液體一點一點地向下落:滴眼藥。滴落。滴翠。水滴石穿(喻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事情一定能成功,亦作“滴水穿石”)。滴漏(漏壺)。
⒉ 一點一點向下落的液體:水滴。汗滴。
⒊ 量詞,用於滴下的液體的數量:滴水不漏。兩滴墨水。。 [3] 
基本詞義
◎ 滴 dī
〈動〉
(1) (形聲。從水,啇( dí)聲。本義:液體一點一點落下來。成語:滴水成冰) 同本義 [drip]
滴,水注也。——《説文》 [3] 
若何滴滴。——《列子·力命》
臨岐別數子,握手淚再滴。——唐· 杜甫《發同谷縣》
(2) 又如:滴瀝(水下滴);滴溜(涓滴的水);滴水(滴下來的水);滴溜噹啷(不斷下滴的樣子)
詞性變化
◎ 滴 dī
〈名〉
水點;點點下落的液體 [drop]。如:水滴;雨滴。也用以形容像水滴那樣圓的物體。如:滴子(垂珠)
◎ 滴 dī
<象>
形容雨水下落和鐘擺等的聲音 [tick]。如:滴滴(水點連續滴下的聲音;一顆顆的水珠);滴溜撲(滴溜溜撲;滴留撲;滴流撲。都形容物體跌落的聲音);滴嗒(滴答;滴漉。水下流聲)
◎ 滴 dī
〈量〉
(1) 多用於顆粒狀滴下的液體 [drop]
十日不飲一滴漿。——王建《傷鄰家鸚鵡詞》
(2) 又如:灑下幾滴眼淚
常用詞組
滴翠、滴嗒,滴答、滴滴答答、滴滴涕、滴點、滴定、滴管、滴灌、滴劑、滴酒不沾、滴里耷拉、滴里嘟嚕、滴瀝、滴溜、滴溜溜、滴溜兒、滴漏、滴瓶、滴水不羼、滴水不漏、滴水成冰、滴水穿石、滴注 [3]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廣韻》都歷切《集韻》《韻會》《正韻》丁歷切,𠀤音的。《説文》水註也。《增韻》涓滴,水點。
又瀝下也。《王子年·拾遺記》香露滴瀝。《廣韻》亦作。《法華經》作渧,與滳異。
説文解字
説文解字
滴【卷十一】【水部】
水注也。從水啻聲。都歴切
説文解字注
(滴)水注也。埤倉有渧字。讀去聲。卽滴字也。從水。啻聲。都歷切。十六部。 [3] 
方言音韻
贛語 dik5,流膿滴血
◎客家話 [海陸腔] dit7 (din5) [東莞腔] dit7 [陸豐腔] dit7 [梅縣腔] dit8 dit7 sit7 [台灣四縣腔] dit7 (din5) [寶安腔] dit7 [客語拼音字彙] did5 did6 [客英字典] dit7
粵語 dik1
潮州話 dih4
◎韓語 CEK 적
越南語 nhích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