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滲透戰術

鎖定
滲透戰術 (Stormtroope Tactics),又稱胡蒂爾戰術,風暴戰術或者突擊羣戰術。 該戰術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由德國軍隊發明。
中文名
滲透戰術
別    名
突擊羣戰術
背    景
施裏芬計劃破產
特    點
大規模性突破困難

滲透戰術產生背景

"施立芬計劃"的破產
按照施立芬計劃,在戰時出動5個集團軍穿過比利時,5支大軍齊頭並進,其右翼進攻速度要快,左翼速度比較慢,這樣當右翼包圍巴黎的時候,左翼部隊就可以對試圖救援的法軍主力以逸待勞。而預計法軍主力在開戰後將全力進攻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在這裏僅僅有第六和第七兩個集團軍,施立芬的目的是利用右翼的快速戰略迂迴,就像一扇旋轉門一樣把法軍主力消滅在野戰中。
因此,在行動中,德軍作戰的核心思想是包圍戰,既不斷向敵軍側翼迂迴,遇到不易攻擊的目標便繞過。這樣可以在儘量短的時間內攪亂敵軍的防禦體系。在這一階段,騎兵是德皇威廉二世最給予厚望的部隊,因為在普法戰爭中,騎兵的迂迴作戰就為殲滅法軍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德皇很希望能把那次戰爭簡單的重演。
但是,此時的歐洲畢竟不同於1870年的普法戰爭。新式火炮和機槍的大量應用導致進攻方面對的阻力大為增加,而此時德國仍習慣用增強進攻兵力的密度提高進攻效率。在第一次伊普雷運河戰役中,德軍士兵在協約國軍隊的機槍和訓練有素的英軍步兵射擊下屍積如山,很多英國戰地記者對德軍士兵的印象就是他們是機器人,在戰場上毫無獨立思考的能力。而對於德國來説,如此慘重的傷亡使得他們稱此次戰役為:無辜者的大屠殺( The Massacre of the Innocents)
大規模突破異常困難
進攻被遏制後,雙方開始了塹壕對峙。在那個時代,勤奮的防守者很容易取得上風。由於日復一日地增強防禦體系。一戰西線的塹壕體系往往達到3條主壕之多。在第一道主壕之前,還包括掩體,碉堡,等火力支撐點。更外則是鐵絲網,鹿砦和chevaux aux frises(好像是法軍特有的障礙物)。數百門大炮和機槍組成的火力形成了數公里縱深的“無人區”,而且隨着更多機槍火炮源源不斷的運往前線,無人區日復一日變得幾乎不可能突破。
德軍步兵思想變化
在最血腥的塹壕戰--凡爾登戰役結束後,德軍內部開始反思以前對堅固塹壕體系的突破造成的傷亡太大。首先,部隊在突破無人區的時候,要遭受敵人非常密集的火力,而既便到達敵軍塹壕,筋疲力盡的部隊還要同敵人進行白刃戰,就算部隊很幸運地攻佔了敵人的陣地,一旦後繼部隊未能跟進,則前方部隊很難有自主作戰的能力,很容易被敵軍預備隊趕出所佔陣地。另一方面,步炮的協同也有很大問題,之前的炮火準備,是在嚴格按照時間表和作戰計劃實施的,(二戰蘇軍也還是如此)一旦步兵進攻節奏跟不上時間表,炮火的準備很難對步兵提供有效的掩護。
針對這些缺點,德軍改進了它的步兵裝備。這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裝備是火焰噴射器的出現,在1915年冬季,德軍的單兵裝備還基本是步槍和刺刀。這種武器在塹壕戰中顯得笨重且效率不高,而火焰噴射器則可以讓小部隊獲得相當的面殺傷手段,在打掃戰壕的時候,使守方很容易處於不利地位。另一種新式武器是克虜伯開發的37MM炮,這種炮很輕便,突擊部隊可以利用它近距對付敵軍的火力點。
戰術的改進首先是來自炮兵,炮兵彈幕徐進射擊 的發明,使得敵軍不容易向被進攻的陣地投入增援兵力。其次是迫擊炮大量應用,直射火力打擊不到的塹壕變得不再安全。
以上這些對“突擊羣戰術”奠定了基礎,不過,最終這種創新還是來源於實戰中的下級軍官。在Argonne 和 Vosges(凡爾登戰役結束後的戰鬥)的戰鬥,對 Rohr上尉的戰術思想影響很大,後來此人提出了滲透戰術的原則,並得到了德軍高層的重視,當然很多下級軍官都在考慮類似的戰術,其中比較有名的是124步兵團的埃爾温,隆美爾中尉

滲透戰術要點步驟

“突擊羣戰術”又稱“滲透戰術”(Stormtroop tactics),其核心是利用小的作戰單位,利用對方防禦的間隙和接合部,滲透到對方的防禦體系當中,打擊重要目標,切斷交通線,割裂防禦部署之間的關係,為正面的攻擊創造條件。
具體而言是4個部分:
1。短暫而猛烈的炮擊,有時會混雜一些毒氣彈,這種炮擊的目的是壓制敵軍而不是試圖摧毀它,這樣可以有效縮短炮擊時間。
2。在彈幕徐進掩護中,德國輕裝的突擊部隊(Sturmbatallione)出發並滲透進入盟軍防線的薄弱之處。他們在消滅敵軍炮兵部隊和指揮機構以前會盡量避免戰鬥。
3.當輕裝突擊部隊完成他們的任務,重裝突擊部隊,裝備了機槍,火焰噴射器迫擊炮和輕型火炮的部隊就會攻擊輕裝突擊部隊繞過的盟軍據點。
4.在突擊的最後階段,才是普通的步兵開始清除盟軍部隊最後的抵抗。
根據這個思想,在進攻發起前,先經過密集的炮火覆蓋,接着在彈幕徐進的掩護下,德國派出數支精良的小分隊,即所謂“強擊部隊(Stormtroopers)”或者有人譯為“突擊部隊”或者“風暴部隊”的。這些部隊在突破無人區的時候可以交替掩護,並繞過敵軍火力支撐點,迅速通過敵軍防禦部隊的間歇突破到敵軍縱深,切斷敵軍通訊。而後大部隊才發起攻擊。
由於在這種戰術中,強擊部隊要突破敵軍防線並在缺乏支援的情況下作戰,因此他們的裝備和戰術都與之前的德軍步兵有很大不同。
首先是強擊部隊裏有前進控制官,他的作用是利用電話(用無線電的很少)同本方炮兵進行密切聯絡,不再按照既定時間表而是實際需要為強擊部隊提供炮火支援,當然電話的作用距離是很有限的,因此他們更多的是使用信號彈和信號火箭指示目標。此外,強擊部隊除了戰鬥部隊和協調官以外,還有工兵,基本的後勤醫療單位,以及通訊部隊。實質上他們是一支袖珍的合成部隊
其次,強擊部隊的武器已經不在是一律的步槍加刺刀了。 他們裝備了手榴彈,手槍,短刀,還有尖形鏟。如果是軍士,還有輕重機槍,一個榴彈發射器,一個輕迫擊炮,一具火焰噴射器。此時,強擊部隊的體制也變成了分隊,分隊的士兵基本裝備不再是步槍而是伯克曼MP-18衝鋒槍,一個分隊就擁有完整的步兵火力配系,可以堅持獨立作戰。

滲透戰術戰術特點

突然性
(1)採取措施,把表示攻擊發起時間的徵候,減少到最低限度。這就要避免長時間的航空火力準備炮火準備不得在攻擊發起時間的四小時之前進行。
(2)限制新到炮兵連的檢驗射擊,以隱蔽攻擊地段的炮兵集結情況。
(3)攻擊部隊只能在晚上向前運動,然後隱蔽在攻擊地段後方的集結地域
(4)在前線其他地區佯裝戰備活動,以進行偽裝欺騙。
突破弱點
(1)要把“避實就虛”的滲透戰術思想灌輸給部隊。攻擊後向前推進要有一定限度,只有當敵抵抗微弱或無效時才緊接着進攻。這一原則對於從班排到野戰軍各級都是適用的。
(2)攻擊部隊應繞過堅固支撐點或堅固設防地區,留待下一步後續梯隊加以“掃清”。
擴張戰果
(1)突破成功後,突擊部隊不管大小,應逕直向前強攻。
(2)跟隨突擊隊的部隊應向突破地區兩翼施加壓力,以擴大突破口,進而包圍其翼側
(3)團、師擴大突破口間隙時,與最初攻擊時一樣使用避實就虛的滲透戰術。
最大限度的火力支援
(1)步兵班(在德國軍隊中相當於半個排,14-18人)可得到一支自動步槍(或一挺輕機槍)和一門輕型迫擊炮的支援(自動步槍一般是指20磅重的馬德森步槍。也用過伯格曼槍和22磅重的帕拉貝呂姆步槍。)自動步槍和迫擊炮是班裏步槍手進行機動時的火力基礎。
(2)擲彈筒(近來從法國的維維安槍榴彈射座改裝而來)每步槍班裝備一支,每個士兵的手榴彈分配數應增加。
(3)除標準的炮火支援技術裝備以外,步兵營應配屬輕型火炮,以提供直接近距火力支援
(4)營機槍連應靠近集中於步兵突擊部隊之後,還可指定少數火炮前移,進行隱蔽,然後以超越射擊或從步兵編隊間隙射擊的方式進行火力支援。
(5)輕型、中型和重型支援火炮,不要按習慣嚴格地作線式配置,而應在隱蔽陣地上作不規則配置。炮兵連和炮兵營應準備跳躍式地向前變換陣地,以提供不間斷的火力支援。
(6)戰鬥機和輕型轟炸機也要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應攻擊進行頑抗的小塊孤立地區及向前行進的敵預備隊等臨時目標。而偵察機應協同修正火炮彈着點。
維持攻擊的勢頭
(1)裝備有架橋器材的工兵應配屬突擊部隊,以保障伴隨火炮和供應車輛前進。
(2)不要給先頭突擊部隊指定目標點,僅指示其照直攻擊前進,不要理睬翼側的遲滯干擾。
(3)增援和補充,尤其是自動步槍和迫擊炮的增援和補充,要用從後方到前線直接補充的辦法予以滿足。疲憊不堪,傷亡減員的突擊部隊的補充增援,也以同樣方法完成。
(4)使用緊跟的步兵預備隊,發揚機槍和火炮火力,迅速而猛烈地擴大局部戰果。
前面所説,好象是現代戰場的戰術總結,如果有這個印象,那就對了。魯登道夫1918年有所創新,尤其在編制、裝備和班以上戰鬥編組、戰術運用上的創新,是現代編制和戰術的基礎。現代戰鬥隊的概念是魯登道夫的班這一級編制的擴大。至於戰鬥隊的戰術,也是魯登道夫班戰術的更大規模上的運用而已。
如果德國的一些軍官不提出抗議的話,他們的陸軍還不會採納上述新的戰術原則。首先,陸軍認為強調半自主小部隊的獨立行動,就有離心的傾向。這似乎與德國長期堅持的嚴密控制的原則相違背。其次,讓下級軍官、軍士和個別士兵負起重大的戰術責任,這對許多德國軍官來説是一種侮謾。但是德國陸軍兵力不足(他們比其他國家陸軍早幾年編成三三制步兵師),部分由於這個原因,他們早就表示要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

滲透戰術具體戰例

奧斯卡·馮·胡蒂爾(Oskar von Hutier)將軍(1857-1934年)在一戰中對突擊羣戰術的應用最為成功,儘管他對這種理論的發展沒有任何直接貢獻。
胡蒂爾生於一個軍人世家。他的祖父曾經和拿破崙戰鬥過,而且他的父親也在1870-1871年間參加了普法戰爭。埃利希·馮·魯登道夫,德國軍隊的第一軍需總監則是他的表兄弟。
在裏奇特費爾德士官學校受訓時,胡蒂爾即被保羅•馮•興登堡視為一位非常有前途德軍官,這是他軍事生涯中最早的亮點。在士官學校畢業後,他進入總參謀部並隨後交替擔任參謀和前線指揮官兩種職務。
隨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進行,胡蒂爾首先在第一次馬恩河戰役中於馮•布洛的第二集團軍中擔任職務,負責指揮第一近衞步兵師。1915年4月,他調往東線在艾克豪恩的第十集團軍中指揮第二十一軍。
1917年1月,胡蒂爾被指派指揮位於里加以南多瑙河一帶的D集團軍,以便在三個月後指揮第八集團軍。正是在指揮第八集團軍期間,胡蒂爾建立了使其留名戰史的聲望。
里加戰役中,胡蒂爾面對的是俄國帕爾斯基將軍指揮的第12集團軍,編有161,000人、火炮1149門,機槍1943挺。而第8集團軍下屬3個軍,約6萬人,火炮2000門,機槍2000挺。
1917年9月3日,胡蒂爾的軍隊佔領了里加。到3天后戰役結束,第八集團軍以4000多人的損失造成俄第12集團軍2.5萬人的損失,並推進到里加灣海岸。9月6日,胡蒂爾因其傑出成就榮獲著名的“藍馬克斯”勳章。
不過,這種突擊羣戰爭登峯造極的要數德軍在1918年在西線發動的春季攻勢,西方軍史學者稱為“和平攻勢”。在這次戰役中,胡蒂爾指揮新編第十八集團軍,充當於1918年3月由魯登道夫發動的德國大規模春季攻勢的先鋒部隊。
參加攻勢行動的部隊有三個集團軍,北面是馮•貝洛將軍的第17集團軍,中間是馮德爾馬維茨將軍的第2集團軍,胡蒂爾的第18集團軍位於最南側。
3月21日,胡蒂爾指揮5個軍、27個師沿着索姆河兩岸向海岸進擊,同時向北和向南展開,獲得了蔚為壯觀的初期成果。他所直接面對的敵人是英國將軍休伯特•高夫指揮的由12個師組成的第5集團軍。通過再次充分使用滲透技巧,他的軍隊捕獲了50,000俘虜並非凡地推進了60公里。他的軍隊移動的如此迅速以至於負責側翼的其他部隊被遠遠的拋在後面。
兩天後,他被皇帝迅速授予橡葉獎章。不過這時胡蒂爾的推進已經開始減緩並最後在日益增強的英法軍隊的抵抗面前停頓下來,這主要是因為難以通過古老的索姆河戰場保證補給。3月27日,胡蒂爾向法國首都進行了一次最深入的挺進,他部下的幾個師攻佔了距離巴黎約32英里的蒙迪迪埃鎮。4月4日,他被迫停止於蒙迪迪埃和莫勒伊以西。
胡蒂爾進攻的停止暴露了“突擊羣戰術”的一大弱點,就是對後勤補給要求比較嚴格,由於強擊部隊實質上是小規模合成部隊,它對於後勤的物資也不是單一的步兵為主的傳統部隊所能比擬的。而此時的德國,他們不可能繼續維持攻勢所必須的後勤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