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滇南蛇根草

鎖定
滇南蛇根草(Ophiorrhiza austroyunnanensis H. S. Lo),是茜草科蛇根草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佈於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1,500米的地區,多生於叢林中。
中文名
滇南蛇根草
拉丁學名
[3]  Ophiorrhiza austroyunnanensis H. S. Lo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龍膽目
茜草科
蛇根草屬
滇南蛇根草
分佈區域
中國特有,產於雲南西雙版納、滄源、瑞麗和馬關等地。

滇南蛇根草形態特徵

草本,通常下部卧地,節上生須狀根;莖和分枝均被柔毛或絨毛。葉薄紙質,卵形或橢圓形,有時長圓形或披針形,長通常2-5釐米,有時達7釐米,頂端鈍,基部楔形至近圓形,邊全緣或淺波狀,干時常變淺灰色,上面散生柔毛,下面沿中脈和側脈被長而分節的疏毛;側脈每邊7-9條,稍明顯,下面干時變褐色,網脈不很明顯;葉柄長0.5-1.5釐米,密被絨毛或柔毛;托葉卵形,長5-7毫米,頂端長漸尖,有長緣毛。
花序頂生,緊縮呈頭狀,結果時變疏鬆,總梗纖細,長2-3釐米,無毛或近無毛;花二型,花柱異長;長柱花:花梗極短或近無梗;苞片膜質,橢圓狀長圓形,長5-6毫米,寬約1.5毫米或稍過之,小苞片稍小;萼管近陀螺狀,長0.8-1毫米,有5稜,無毛,萼裂片5,長三角形,長約0.4毫米;花冠管狀,長約4毫米,裏面喉部有一環白色長毛,裂片5,近三角形,長約1.3毫米,背部無稜;雄蕊5,生冠管近基部,伸至冠管的中部,花葯線形;花柱伸至喉部,柱頭肥厚,淺2裂,裂片頭狀;短柱花:花萼和花冠同長柱花;雄蕊生冠管中部稍上,伸至喉部;花柱伸至冠管中部,柱頭薄,卵形。
蒴果長約1.5毫米,寬約3.5毫米,無毛,在放大鏡下可見白色的短條紋。花期5月。 [1]  [4] 
滇南蛇根草線稿圖 滇南蛇根草線稿圖 [1]

滇南蛇根草生長環境

滇南蛇根草生長於海拔約1500米處的叢林中。

滇南蛇根草分佈範圍

滇南蛇根草是我國特有,產於雲南西雙版納滄源瑞麗馬關等地。模式標本採自雲南西雙版納。 [1] 

滇南蛇根草化學成分研究

滇南蛇根草(Ophiorrhiza austroyunnanensis L.)屬茜草科蛇根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且為我國所特有,生於海拔1500 m左右山區樹陰間。主要分佈於我國雲南省的西雙版納、滄源、瑞麗和馬關等地區。
蛇根草(日本蛇根草)在《浙江民間草藥》中記述:具有“治咳嗽,肺癆,吐血”的作用;在《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則稱其有“活血化淤,清肺發散”的作用。在民間則廣泛的應用於治療傷筋、扭傷脱臼、流火和月經不調等症狀。
另據報道在用於治療慢性氣管炎的臨牀實驗中:共觀察93例,臨牀治癒14例,顯效14例,好轉50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達到84%[1]。因此,該屬植物有極為廣闊的開發前景,而目前對於蛇根草屬植物的研究報道較少[2-5]。為了研究蛇根草中的植物化學成分,確定其藥效成分,筆者對滇南蛇根草全草進行了化學成分研究,從中分離到了9種化合物,且這9種化合物均為首次從該種植物中得到。1儀器與材料XTRC-1顯微熔點儀上(温度計未校正);BrukerAM-400、DRX-500,TMS為內標;VG-AutoSpec-3000型質譜儀(英國VG公司);200~300目柱層析硅膠5、0 mm×10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