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溶解度曲線

鎖定
溶解度曲線,是同種物質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繪製出來的曲線。 由於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温度變化而變化,隨温度一定而一定,這種變化可以用溶解度曲線來表示。我們用縱座標表示溶解度,橫座標表示温度,繪出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温度變化的曲線,這種曲線叫做溶解度曲線。溶解度曲線一般隨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是少部分物質會隨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中文名
溶解度曲線
外文名
Solubility curve
變    量
温度
所屬學科
化學
實    質
氣液相平衡關係曲線
定    義
同種物質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繪製出來的曲線

溶解度曲線基本信息

用二維座標繪成的氣液相平衡關係曲線,稱為溶解度曲線。
圖1 曲線圖
圖1 曲線圖(1張)
溶解度曲線上的任一點表示平衡狀態時的氣、液組成,説明要使一種氣體在溶液裏達到某一濃度,液麪上方必須維持該氣體一定的平衡分壓。同一種物系,在相同温度下,氣體的溶解度隨着該組分在氣相中的分壓增大而增大;在相同的平衡分壓下,氣體的溶解度隨着温度的升高而減小。
在相同的温度和同一分壓下,不同的氣體,在同一種溶劑中的平衡組成差別很大。在一定的温度下,氣體在溶液裏達到某一組成,被溶解的氣體都呈現一定的分壓。從這一點看,可視為有三種氣體:易溶的氣體(氨)、中等可溶的氣體(二氧化硫)、微溶的氣體(氧氣)。微溶氣體與液體接觸時,需要的液麪上方分壓較大,而易溶氣體液麪上方需要的分壓較小。根據溶解度曲線的變化規律,可知,加壓和降温有利於吸收過程的進行;相反,升温或減壓則有利於解吸過程的進行。 [1] 

溶解度曲線意義

1、表示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温度時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隨温度變化的情況;
2、表示不同物質在同一温度時的溶解度,可以比較同一温度時,不同物質的溶解度的大小。若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相交,則在該温度下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3、根據溶解度曲線可以確定從飽和溶液中析出晶體或進行混合物分離提純的方法;
4、根據溶解度曲線能進行有關的計算。

溶解度曲線曲線上點的意義

溶解度曲線 溶解度曲線
1.溶解度曲線上的點表示物質在該點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所處的狀態是飽和溶液。溶解度曲線下的點表示物質在該點所示温度上的溶解度,溶液所處的狀態是不飽和溶液
2.溶解度曲線下面的面積上的點,表示溶液所處的狀態是不飽和狀態,依其數據配製的溶液為對應温度時的不飽和溶液。
3.溶解度曲線上面的面積上的點,依其數據配製的溶液為對應温度時的飽和溶液,且該溶質有剩餘。
4.兩條溶解度曲線的交點,表示在該點所示的温度下,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溶解度曲線曲線上線的意義

溶解度曲線表示某物質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隨温度的變化情況。曲線的坡度越大,説明溶解度受温度影響越大;反之,説明受温度影響較小。溶解度曲線也有三個方面的應用:1、根據溶解度曲線,可以看出物質的溶解度隨着温度的變化而變化的情況。2、根據溶解度曲線,比較在一定温度範圍內的物質的溶解度大小。 3、根據溶解度曲線,選擇分離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溶解度曲線曲線上面的意義

對於曲線下部面積上的任何點,依其數據配製的溶液為對應温度時的不飽和溶液;曲線上部面積上的點,依其數據配製的溶液為對應温度時的飽和溶液,且溶質有剩餘。如果要使不飽和溶液(曲線下部的一點)變成對應温度下的飽和溶液,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方法是向該溶液中添加溶質使之到達曲線上;第二種方法是蒸發一定量的溶劑。

溶解度曲線曲線交點的意義

兩條溶解度曲線的交點表示該點所示的温度下兩物質的溶解度相同,此時兩種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也相同。

溶解度曲線變化規律

1.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温度升高而增大,曲線為“陡升型”,如硝酸鉀
2.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響很小,曲線為“緩升型”,如氯化鈉
3.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温度的升高而減小,曲線為“下降型”,如氫氧化鈣
4.氣體物質的溶解度均隨温度的升高而減小(縱座標表示體積),曲線也為“下降型“,如氧氣

溶解度曲線曲線的測定

當溶質原子溶入溶劑而形成固溶體時,仍保持原溶劑的固有點陣,但點陣參數則隨溶質量的增多而增大(或減小)。
取A、B含量不同的一系列成分已知的合金,加熱至使B全部溶入A中而形成同溶體,淬火至室温,精確測定各合僉的點陣參數a。作出溶解量與點陣參數a的關係曲線。當溶解量不大時,所得為一直線。
若事先作出該關係曲線,則可根據所測某固溶體的點陣參數得出其中溶質的含量。
為測得溶解度曲線,取B含量足夠高的合金,在温度t1下長時間保温,精確測定該固溶體的點陣參數a1,在已建立的圖中作出a1的水平線,與直線相交於一點,該點所對應的成分即為固溶體的成分,亦即在温度t1下B在A中的溶解度。同樣可以測出t2等其他温度下的溶解度。將各温度下的溶解度連接起來,即得出固溶體的溶解度曲線。此法稱為外標法。 [2] 

溶解度曲線萃取平衡

對A與B、S完全互溶、B與S部分互溶的萃取系統,其平衡關係可藉助實驗測定之。具體步驟是:在恆定壓強及温度的條件下,先將B和S以適當比例混合,其總組成由M點表示。經過充分接觸和靜置後,便得到兩個互為平衡的液相,
溶解度曲線與聯結線 溶解度曲線與聯結線
其組成如圖中的E0點和R0點所示。這兩個互為平衡的液相稱為共軛相,其相應的組成稱為共軛組成。向此混合液中加入少量A並充分混合,使之達到新的平衡,靜置後分層得到一對共軛相,其組成點為E1R1。然後繼續加入溶質A,重複上述操作,即可得到若干對共軛相的組成點EiRi,直至加入A的量使混合液恰好由兩相變為一相,其組成點由P表示。再加入A,混合液保持單一液相狀態。P點稱為臨界混溶點。將代表各平衡液相組成的點連接起來,便得到實驗温度下該三元物系的溶解度曲線。
溶解度曲線將三元系分為兩個區域:由溶解度曲線與底邊所圍成的區域為兩相區,溶解度曲線以外的區域為均相區。在兩相區,互成平衡的萃取相E和萃餘相R稱為共軛相,是萃取分離可能達到的極限組成。
顯然,萃取分離應控制在兩相區內進行,實際萃取過程因接觸程度不夠,故萃取相和萃餘相的組成低於共軛組成,但其相對量符合槓桿規則。
在相同温度下,萃取劑與組分B的互溶度越小,其兩相區的面積越大,所得萃取相的組成也越大;反之亦然。因此,應儘可能選擇與組分B有較小互溶度的萃取劑以有利於溶質A的分離。
若組分B與組分S完全不互溶,則點R0E0分別與三角形定點B及定點S相重合。 [3] 

溶解度曲線應用

1.查找指定温度時物質的溶解度,並根據溶解度判斷溶解性。
2.比較相同温度時(或一定温度範圍內)不同物質溶解度的大小。
3.比較和確定物質的溶解度受温度影響的程度,並據此確定物質結晶或混合物分離提純的方法。
4.確定溶液的狀態(飽和與不飽和)。
參考資料
  • 1.    武漢大學主編.化學工程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8
  • 2.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熱處理學會主編 王傳雅等.金屬的結構分析:機械工業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 3.    張洪流.化工原理 下冊: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