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氧化鈣研究簡史
編輯石灰是人類最早應用的膠凝材料。公元前8世紀古希臘人已用於建築,中國也在公元前7世紀開始使用石灰。保留的不少古代華麗壁畫和夯實地基遺址都使用了石灰。秦長城的建造也是一個例證。
中國是生產和利用石灰最早的國家之一。據考古資料考證,在中國黃河流域多處龍山期文化遺址中,已見到了用石灰抹面的光潔堅實的牆壁和地面(約公元前2800-2300年)。據用C-14測定,龍山期遺址中所用的石灰已是人工煅燒製成的。
近代工業的發展,石灰作為土木建築工程的主要材料之外,在許多新興的工業部門又開闢了多種用途。如冶金、玻璃、制鹼製糖、造紙、製革、電石及有機化工、碳化磚、碳化板以及土壤改良、水處理、氣體淨化等方面都使用了大量石灰。
氫氧化鈣計算化學數據
編輯1、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無
5、互變異構體數量:無
氫氧化鈣編號系統
編輯CAS號:1305-62-0
MDL號:MFCD00010901
EINECS號:215-137-3
氫氧化鈣理化性質
編輯氫氧化鈣物理性質
密度(g/mL,25/4℃):2.24
氫氧化鈣在常温下是細膩的白色粉末,微溶於水,其澄清的水溶液俗稱澄清石灰水,與水組成的乳狀懸浮液稱石灰乳。且溶解度隨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不溶於醇,能溶於銨鹽、甘油,能與酸反應,生成對應的鈣鹽。580℃時,分解為氧化鈣和水。
溶解性
氫氧化鈣在水(100g)中的溶解度隨温度(單位為℃)的變化為:
0度 | 0.185g |
10度 | 0.176g |
20度 | 0.165g |
30度 | 0.153g |
40度 | 0.141g |
50度 | 0.138g |
60度 | 0.116g |
70度 | 0.106g |
80度 | 0.094g |
90度 | 0.085g |
對於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問題,主流的解釋是,因為氫氧化鈣有兩種水合物〔Ca(OH)2·2H2O和Ca(OH)2·12H2O〕。這兩種水合物的溶解度較大,無水氫氧化鈣的溶解度很小。隨着温度的升高,這些結晶水合物逐漸變為無水氫氧化鈣,所以,氫氧化鈣的溶解度就隨着温度的升高而減小。
氫氧化鈣化學性質
鹼性
化學方程式
1、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反應:
CO2+Ca(OH)2=CaCO3↓+H2O
2、氫氧化鈣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
稀鹽酸與氫氧化鈣反應:
2HCl+Ca(OH)2=CaCl2+2H2O
3、氫氧化鈣與某些鹽反應,生成另一種鹼和另一種鹽。
碳酸鈉溶液與氫氧化鈣反應:
Na2CO3+Ca(OH)2=CaCO3↓+2NaOH
硝酸銨與氫氧化鈣反應:
2NH4NO3+Ca(OH)2=2NH3↑+2H2O+Ca(NO3)2
氯化鎂與氫氧化鈣反應:
MgCl2+Ca(OH)2=CaCl2+Mg(OH)2↓
氫氧化鈣毒理學數據
編輯急性毒性:大鼠口經LD50:7340mg/kg;小鼠口經LD50:7300mg/kg。
氫氧化鈣製備方法
編輯氫氧化鈣工業製備
1、石灰消化法
將石灰石在煅燒成氧化鈣後,經精選與水按1:(3~3.5)的比例消化,生成氫氧化鈣料液經淨化分離除渣,再經離心脱水,於150~300℃下乾燥,再篩選(120目以上)即為氫氧化鈣成品。
CaCO3→CaO+CO2↑
CaO+H2O→Ca(OH)2。
2、將試劑氯化鈣溶於水中,製得25%的水溶液,加熱至80℃,然後分次加入濾過的30%的氫氧化鈉溶液 ( 可超過理論量30%) ,反應得到氫氧化鈣,所得漿狀混合物經抽濾後洗滌,先用0.1%的氫氧化鈉水溶液洗去大量氯離子,然後用蒸餾水洗至氯離子合格。
3、擴散法
首先配製兩種溶液:一為30g重結晶的CaCl2·6H2O溶於50mL水中;一為12gNaOH溶於50mL水並滴加少量Ba(OH)2的沉澱碳酸鹽。將兩種溶液分別裝滿兩個50mL的燒杯中。將兩個燒杯小心地放在同一個容器中,燒杯距離容器的上緣2cm,蓋好容器蓋,靜置4周後有1cm左右的針狀結晶生長出來,收集過濾,快速水洗,再依次用稀鹽酸、水、乙醇、乙醚洗滌,最後在短時間內於110℃進行乾燥。
4、將鹼金屬的氫氧化物溶液與鈣鹽的水溶液作用可得氫氧化鈣。將46g四水硝酸鈣溶於經過煮沸排除氣體的500mL的蒸餾水中,冷卻至0℃,邊振盪邊分多次加入1mol/L的氫氧化鉀溶液(不含CO2),滴加過程中保持溶液為0℃,過濾分離析出的Ca(OH)2沉澱,用12L水分若干次傾析洗滌,吸濾沉澱在硫酸(相對密度1.355)乾燥器中真空乾燥20h可得Ca(OH)2。
氫氧化鈣實驗室製備
將生石灰(CaO)放入燒杯加入水。氧化鈣和水反應,放出熱量,生成物是氫氧化鈣。反應式:CaO+H2O→Ca(OH)2。
氫氧化鈣應用領域
編輯1、可作生產碳酸鈣的原料。
2、氫氧化鈣屬鹼性,因而可以用於降低土壤的酸性,從而起到改良土壤結構的作用。農藥中的波爾多液正是利用石灰乳(溶於水的氫氧化鈣)和硫酸銅水溶液按照一定的比例配製而出的。冬天,樹木過冬防蟲,樹木根部以上塗80公分的石灰漿。
3、優質品主要用於生產環氧氯丙烷、環氧丙烷。
4、可用在橡膠、石油化工添加劑中,如石油工業加在潤滑油中,可防止結焦、油泥沉積、中和防腐。
5、用於製取漂白粉、漂粉精、消毒劑、制酸劑、收斂劑、硬水軟化劑、土壤酸性防止劑、脱毛劑、緩衝劑、中和劑、固化劑等。
6、氫氧化鈣和空氣中二氧化碳還會發生反應從而形成難溶於水的碳酸鈣。製糖工業生產中,先利用氫氧化鈣中和糖漿中的酸,然後通入二氧化碳和剩餘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沉澱物被過濾出去,以此減少糖的酸味。
氫氧化鈣安全措施
編輯氫氧化鈣健康危害
氫氧化鈣粉塵或懸浮液滴對黏膜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噴嚏和咳嗽,和鹼一樣能使脂肪皂化,從皮膚吸收水分、溶解蛋白質、刺激及腐蝕組織。吸入石灰粉塵可能引起肺炎。
人體過量服食和吸收氫氧化鈣會導致有危險的症狀,例如呼吸困難、內出血、肌肉癱瘓、低血壓、阻礙肌球蛋白和肌動蛋白系統,增加血液的pH值,導致內臟受損等。
氫氧化鈣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塗上3%-5%的硼酸溶液。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或用3%硼酸溶液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脱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應儘快用蛋白質之類的東西清洗乾淨口中毒物,如牛奶、酸奶等奶質物品。患者清醒時立即漱口,口服稀釋的醋或檸檬汁,就醫。
氫氧化鈣危害防治
呼吸系統防護:必要時佩帶防毒口罩。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防護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製作)。
手防護: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後,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衞生。
氫氧化鈣安全術語
S26:不慎與眼睛接觸後,請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並徵求醫生意見。
S37:戴適當手套。
S39:戴護目鏡或面具。
氫氧化鈣風險術語
R41:對眼睛有嚴重傷害。
氫氧化鈣儲存運輸
編輯氫氧化鈣運輸方法
起運時候包裝要完好,裝載應穩妥。運送過程之中要保證容器不走漏、不坍毀、不掉落、不損壞。嚴禁和易燃物或可燃物、酸類、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雨天不宜運送。
氫氧化鈣儲存方法
貯存於陰涼、通風的倉庫。庫內濕度最佳不大於85%。包裝有必要完好密封,避免吸潮。應與易(可)燃物、酸類等分隔寄存,切忌混儲。儲區應該備有適宜的資料收留泄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