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溝鯰

鎖定
溝鯰原產於美國密西西比河,是大型的淡水鯰科魚類,最大個體70斤以上。80年代中期引進我國,外形介於大口鯰和鯰之間。長吻鮠體長,吻錐形,向前顯著地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須4對,細小。無鱗,背鰭及胸鰭的硬刺後緣有鋸齒,脂鰭肥厚,尾鰭深分叉。體色粉紅,背部稍帶灰色,腹部白色,鰭為灰黑色。 [1] 
中文名
溝鯰
動物界
脊椎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鮎形目
鯰科
溝鯰
分佈區域
美國密西西比河

溝鯰簡介

溝鯰學名斑點叉尾鮰,原產美洲,主要分佈於北美洲大部分國家,東南亞及西歐部分國家和地區也有分佈。溝鯰是美國的主要經濟魚類,產量居淡水漁業養殖產量的首位 [2] 

溝鯰形態特徵

體長,吻錐形,向前顯著地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須4對,細小。無鱗,背鰭及胸鰭的硬刺後緣有鋸齒,脂鰭肥厚,尾鰭深分叉。體色粉紅,背部稍帶灰色,腹部白色,鰭為灰黑色。長吻鮠體色灰白,各鰭灰黑,吻錐形,向前突出,眼小,有四對須。屬肉食性底層魚類,喜夜晚捕食。生存温度0℃-38℃,最適生長水温24℃-28℃,20℃以下攝食減少、生長放慢;耐低氧與家魚相近;性成熟期為3齡,雄魚比雌魚個體大,每年4-6月產卵。當年繁殖的魚苗年底可長至100-150克,次年可養至500克的上市規格,3齡魚的體重達1公斤。 [1] 
溝鯰第一年一般個體可達12-20釐米,重350-500克;第二年平均體長達20-25釐米,重500-800克左右3第三年平均體長30-40釐米,重1000克以上;第四年平均體長40-50釐米,重1500-2000克;最大個體可超過1米,重20千克以上;市場上常見的為30釐米左右的2冬齡個體,重500-750克左右 [3] 

溝鯰分佈範圍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12張)
原產於密西西比河,現今主要分佈於中國遼河淮河長江、閩江至珠江等。英國法國挪威,前蘇聯。 [1] 
參考資料
  • 1.    孫力帆 .鯰形目研究彙編 :2004 ,生物出版社 .
  • 2.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編,福建淡水養殖,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06月第1版,第336頁
  • 3.    王玉堂編,淡水名特優良種實用養殖技術大全,海洋出版社,1990年09月第1版,第1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