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湯中

鎖定
湯中(生卒年不詳),字季庸,號息庵。饒州安仁(舊治在今江西鷹潭西北)人。南宋官員。 [1] 
本    名
湯中
季庸
息庵
所處時代
南宋
出生地
饒州安仁

湯中人物生平

湯中早年習《周禮》,師事柴中行、真德秀,為學主朱熹。寶慶二年(1226年)進士。淳祐中,以太學正召試館職,除秘書省正字。進校書郎,除右正言,遷左司諫。後累官為右文殿撰、湖北轉運副使,授煥章閣待制。仕至工部侍郎。 [1] 

湯中親屬成員

父親
湯德威(生卒年不詳),居興安鎮湯原,與兄德成俱以學表於鄉,而俱不偶。其平時學問一本於誠。嘗取上帝臨汝之義而名其齋,朝夕居焉以自警。於古學無不通,著有《臨齋遺文集》。 [2] 
哥哥
湯千(1172年—1226年),字升伯,號存齋、隨適居士。自幼聰穎好學,觸類旁通,先居家從其父學古鑑,凡諸子百家無所不通,有神童之譽。年稍長遊學於柴中行門下,又拜真德秀為師,博覽羣書,學貫千古,無所不通,與弟湯巾、湯中並稱為“大小湯”。登宋寧宗慶元二年(1196年)進士第,授黃陂縣尉、遷任金華縣簿、改任江州都統司機宜文字,擢武昌軍節度推官、授南劍州教授、又遷嘉興府學教授,寶慶二年轉官通直郎,出知武康縣、擢升宣州知府、中順大夫。卒,年五十五。著有《泮宮講義》《史漢雜考》《記聞》《楮幣罪言》《存齋文集》等。 [2] 
湯巾(生卒年不詳),字仲能,號晦靜。幼從父學古鑑,隨兄先後拜柴中行與真德秀為師,讀書破萬卷,古今無所不通。與湯千、湯中三兄弟並稱為“大小湯”,名重當時。嘉定七年(1214年)進士,調繁昌縣主簿。擢升沿江制置使,歷任湖南茶陵縣丞、福建安撫使,並以宣教郎主成都玉局觀事。詔為從事郎,授大學正兼纂修。寶慶元年,出知建昌軍,後奉宮觀致仕。其潛心研究朱熹的“道問學”及陸九淵的“尊德性”,匯同朱陸學説,終成一代理學大師。紹定六年(1233年),江東提刑袁甫慕名禮聘其出任白鹿洞書院山長。又主講於河源書院。卒,劉克莊作《祭湯仲能文》。其著作多毀於戰火。 [2-3] 
參考資料
  • 1.    楊倩描主編.宋代人物辭典 下:河北大學出版社,2015.1:第732頁
  • 2.    陳國代著.朱子學關涉人物裒輯 拱辰集 下.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8:第495-496頁
  • 3.    楊倩描主編.宋代人物辭典 下:河北大學出版社,2015.1:第7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