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湖州市第二中學

鎖定
湖州市第二中學是湖州市境內一所由湖州市教育局主管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是浙江省一級普通高中特色示範學校、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浙江省體育特色學校、浙江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浙江省教育科研百強學校。
學校創辦於1901年,時名華英學堂;1910年,改稱海島中學,1915年,改稱東吳大學第三附屬中學;1932年,東吳大學第三附屬中學與東吳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合併,成立東吳大學吳興附屬中學;1952年,東吳大學吳興附中與湖郡女子中學正式合併,建立湖州初級中學;1957年,改稱湖州第二初級中學,1958年,改稱湖州第二中學。
2020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佔地面積200000平方米,有47個教學班,有學生2000餘人;有獲得省級及以上榮譽稱號的教師33人次,獲市級榮譽稱號的老師累計170人次。 [1-2] 
中文名
湖州市第二中學
外文名
Huzhou No.2 High School
簡    稱
湖州二中
創辦時間
1901年
辦學性質
公辦中學
學校類別
普通高級中學
學校特色
浙江省一級普通高中特色示範學校(2015)
主管部門
湖州市教育局
現任領導
校長
黨委書記:江旭峯
校    訓
誠 愛 勤 毅
地    址
浙江省湖州市學士路2號
主要獎項
湖州市教育工作突出貢獻集體(2019)
湖州市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2018)
湖州市校本培訓先進集體(2015)
知名校友
談家楨
慎海雄
高尚蔭
張玉花等
知名教師
江旭峯
張建慶
賈桂強等

湖州市第二中學歷史沿革

1878年,美國基督教會在上海嘉定縣南翔鎮設立悦來書塾,後來分為男女兩校,男校名華英學堂,女校名文潔女塾。
1901年,兩校遷到湖州馬軍巷。女校遷來後更名為湖郡女塾。
1906年,在海島建立中西學堂(原二中校址,現在十二中處),華英學堂隨即併入。
1910年,學校改稱為海島中學。
1915年,學校改稱為東吳大學第三附屬中學,屬蘇州的東吳大學(蘇州大學前身)管轄。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7張)
1932年,東吳大學在湖州的第三附屬中學與在上海的第二附屬中學合併,在湖州建立東吳大學吳興附屬中學。
1938年2月,學校與蘇州的第一附中在上海建立東吳大學蘇州吳興臨時聯合附屬中學。
1941年,學校更名為正養中學。
1946年9月,學校恢復東吳大學附屬中學名稱。
1952年12月,東吳大學吳興附中與湖郡女子中學正式合併,建立湖州初級中學。
1957年,學校改稱湖州第二初級中學。
1958年,學校改稱湖州第二中學。
1977年,學校被定為省重點學校。
1997年,學校被評為省一級重點中學。
1998年,學校初中、高中脱離,高中部遷入湖州市學士路新校址。 [3] 

湖州市第二中學辦學條件

湖州市第二中學辦學規模

據2020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佔地面積200000平方米,有47個教學班,有學生2000餘人。 [1-2] 

湖州市第二中學硬件設施

截至2003年,學校擁有教學樓2幢、實驗樓1幢、學生公寓樓4幢、圖書信息大樓1幢,擁有使用建築面積達8500平方米的藝體館、乒乓球房、形體房、體操房、健身房及1個400米標準塑膠田徑場,10個塑膠籃球場、6個塑膠羽毛球場、1個標準塑膠網球場及1個帶500人看台的室內籃球場。 [2] 

湖州市第二中學師資力量

據2020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獲得省級及以上榮譽稱號的教師33人次,獲市級榮譽稱號的老師累計170人次,其中,湖州市首批“南太湖特支計劃”人才2名、市級學術帶頭人4名、市教學明星14名、市教學能手20名、教壇新秀18名。 [1] 
特級教師:江旭峯、張建慶
省師德楷模:胡一兵、蔡軼佳、錢建琴 [1] 
湖州市首批“南太湖特支計劃”人才:賈桂強 [4] 
(注:名單不全)

湖州市第二中學辦學成果

湖州市第二中學學生成績

  • 學科競賽
2016年,在第33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複賽中,獲得三等獎4項。 [5] 
2019年,學校學生在第36屆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浙江賽區中,獲得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6] 
  • 素質成績
2017年,在第十五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中,獲得一等獎2項; [7]  在湖州市首屆“南太湖計劃”青少年創客大賽中,獲得一等獎1項; [8]  在第15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中,獲得一等獎2項。 [9] 
2018年,學校學生在湖州市中小學生藝術節中,獲得一等獎1項; [10]  在第十六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中,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11]  在湖州市演講比賽中,獲得一等獎1項。 [12] 
2019年,學校學生在“臨港杯”第十二屆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中,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13]  在第二十屆全省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比賽中,獲得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優秀獎1項。 [14] 

湖州市第二中學教師成績

2018年,學校教師在浙江省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評比活動中,獲得一等獎1項; [15]  在浙江省高中理科教師實驗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1項; [16]  在湖州市高中化學實驗創新與實驗技能比賽中,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17] 
2019年,學校教師在湖州市高中化學教學優質課評比中,獲得一等獎1項; [18]  在湖州市高中歷史優質課評比中,獲得一等獎1項; [19]  在湖州市第十二屆高中思想政治優質課評比活動中,獲得一等獎1項。 [20] 

湖州市第二中學所獲榮譽

2005年,學校被湖州市教育局評為2004年度市教育裝備工作先進集體。 [21] 
2006年,學校被浙江省高招辦、南空司令部評為空軍招收飛行學員工作先進單位;被中共湖州市委湖州市人民政府評為2004-2005年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被中共湖州市委湖州市人民政府評為湖州市“四城聯創”工作先進單位;被湖州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評為2005年度湖州市治安安全示範單位、被湖州市綜治辦、市公安局評為2005年度湖州市治安安全示範單位。 [22] 
2007年,學校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等四個單位評為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單位。 [23] 
2008年,學校被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空軍司令部評為招飛先進單位;被中共浙江省委組織部、浙江省總工會評為浙江省模範職工之家;被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評為浙江省(2005—2006年度)教科研先進集體。 [24] 
2010年,學校被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評為浙江省2004-2009年教育科學研究“百強學校”;被湖州市教育局評為湖州市依法治校示範校;被湖州市教育信息中心評為湖州市市屬學校實驗室優勝單位。 [25] 
2011年,學校被湖州市教育局評為湖州市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先進集體;被湖州市教育信息中心評為2010年度湖州市市屬學校實驗室考核優勝單位。 [26] 
2015年,學校被湖州市教師繼續教育中心評為湖州市校本培訓先進集體;被湖州市教育局評為2014年度湖州市市屬學校(單位)工作考核優秀單位。 [27] 
2017年,學校被湖州市人民政府評為湖州市模範集體;被中共湖州市教委評為2016年度市直學校(單位)黨建工作考核優秀單位;被湖州市教育局評為2016年度湖州市市屬學校(單位)工作考核優秀單位。 [28] 
2018年,學校被湖州市教育局評為湖州市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被湖州市教育信息中心評為2017年度湖州市教育技術裝備工作先進集體;被湖州市教育工會評為湖州市2017-2018年“三育人”先進集體。 [29] 
2019年,學校被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評為浙江省模範集體;被湖州市教育局評為湖州市教育工作突出貢獻集體、2018年度全市教育宣傳工作先進集體。 [30] 
2022年3月,入選浙江省首批“浙江院士科普基地”。 [33] 

湖州市第二中學文化傳統

湖州市第二中學學校標識

校徽
上善若水,以承載萬物的水作為湖州二中的核心文化載體,採用水的篆體為主形,以自然流暢的曲線變化,整體同步形成代表二中的數字“2”和字母“Z”的主形。
學校校徽 學校校徽
其中水的形象中第一筆是一個問號,取自陶行知先生的“起點是一問”,寓意慎思篤行,也藴含着二中人處世以“誠”,待人以“愛”;水的形象從中間一筆開始巧妙運用中國書法筆觸,引出文房四寶之冠——湖筆,且下筆蒼勁有力,氣度不凡,彰顯着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二中精神;水的收筆處有一書卷,恰如翻飛的書頁,寓意讀破萬卷書,以博學明辨,也昭示着二中人的“勤”與“毅”。
最後將湖州二中建校年份1901融入,是為銘記百年曆史,結合整體斑駁的雕刻質感,尤其彰顯出百年名校的歷史積澱和深厚的人文底藴。部分留白處理,既是給予教育成長空間,也預示着二中師生將不斷開拓未來,譜寫新章。
校徽整體結構為圓形,與校標的方形相呼應,既有“天圓地方”之寓,又意“智圓行方”之道。整體的色彩區別於校標,採用中國紅作為主色調,寓意了二中師生,以拳拳赤子之心,傳中華文化與美德;以旭日蓬勃之勢,不斷進取,開拓創新追求卓越,共迎更美好的明天,同創更輝煌的未來。 [31] 

湖州市第二中學精神文化

校訓:誠 愛 勤 毅 [1] 

湖州市第二中學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校長、黨委書記
江旭峯
黨委委員、副校長
王芬、包立剛、曹康艦
副校長
朱凱豐、鄭璐
參考資料: [32] 

湖州市第二中學知名校友

湖州二中代代園丁求實嚴謹,辛勤耕耘,培養了近四萬名畢業生。其間湧現了眾多志士名人: [34] 
武昌起義“首義之民”黃首民; [34] 
中共“一大”“二大”衞士王會悟 [34] 
自行車環球旅行家潘德明 [3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書記舒歌羣 [34]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張玉花; [34] 
首艘航母遼寧艦副艦長陸強強 [34] 
談家楨:中科院院士、遺傳學家;
高尚蔭:中科院院士、病毒學研究奠基人
欽俊德:中科院院士、昆蟲生理學家
王仁:中科院院士、力學家
盧良恕: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與科技發展專家
慎海雄:中央宣傳部原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原台長、黨組書記
周憶:IBM大中華區原副總裁
張玉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國家探月工程副總指揮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