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湖口話

鎖定
湖口話,即江西省湖口縣方言,屬於贛語昌都片語系 ,它即保留了贛語的諸多共性,同時也不乏湖口自身本土特色 [1] 
中文名
湖口話
湖口話發音
hu hou wa
所屬文化
贛文化江右文化
所屬語系
漢藏語系
所屬語族
漢語
所屬語言
贛語
所屬語片
贛語昌都片
所屬語小片
湖口小片

湖口話語言特點

湖口話通行於湖口縣全境,以及彭澤縣定山鎮、太平關鄉、天紅鎮、楊梓鎮等周邊部分鄉鎮地區。
湖口話,指湖口縣除周邊鄉鎮與鄰縣混雜語音和老縣城城德嶺語音以外,以凰村、張青、馬影等鄉鎮為中心區域的方言語系,是我國曆史上曾經有過的官話。
湖口話其特點是去聲分陰陽。入聲多數地方分陰陽,陰入調值高,陽入調值低。多數地方今聲母送氣與否影響到調類的分化。
所謂官話,即官方語言,或全國通用語言,有如今日之普通話。因為中國區域廣闊,人口眾多,語系十分繁雜,為便於交流,古時當然也有古時的“普通話”。古代“普通話”,秦以前稱“雅音”(又稱“讀書音”),隋唐時稱“正音”,至明代稱“官話”。
“書同文”隨之應有“語同音”。“語同音”,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所以古代“官話”也有一定的相應性。歷史上影響較大的“雅音”(官話)主要有“吳音”與“漢音”兩大語系。
湖口話 湖口話
南方有“吳音”,北方有“漢音”,在相互“調和”又相互“排斥”的歷史長河中,吳音“雅音”終被漢音“雅音”所替代,並由“漢音”形成“漢語”而一統天下。吳音作為“雅音”(官話)的地位雖然被逐漸消退,但作為“地方音”卻也不是那麼容易消失的。所以吳音哪怕只作為一種“方言”也一直流傳,一直在使用。

湖口話歷史傳説

湖口話 湖口話
世界上有一種語言,是沒有其它任何語言可的替代的,它曾經在遠古時期掀起了巨大的狂潮,有無數的語言學家去實地考察,但都是無功而返,它就是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方言,當地有一個傳説,女媧造就的第八個人時,就傳授了他這種語言。

湖口話部分詞彙

一、驚歎詞
1、呀嘎啦(多用於發生不好的事情發也的驚歎,如某某上廁所掉下去嗆死了,就可以發出這樣的驚歎:呀嘎啦,怎麼死得伊各有品味)
2、呀嘎嘞(與“呀嘎啦”有同樣的意思,但這個詞能體現發生的事情更為嚴重,它多於事情發生者自己的身上,而“呀嘎啦”不能。如:你不小心掉到別人挖的茅坑裏,並嗆出了鼻血。你就可以這樣説:呀嘎啦,是哪隻狗錯的喲,已嘎不積德,嗯屋祖宗哪是埋癟了墳,呀嘎嘞!把老子還嗆也了鼻血)
二、稱呼詞
1、爸爸、爹爹、丫丫(“爸爸、爹爹”與現在語言的意思相同,讀音稍有不同,需讀輕聲;“牙牙”雖有同樣的意思,但是它用於當母親的年齡比父親的大時,做兒女的就得叫“丫丫”)
2、嗯媽(當然就是“媽媽”的意思啦)
3、嗲嗲、奈奈(看字型就曉得了,連你爹都可以隨便罵,當然只有爺爺和奶奶了)
4、公公、婆婆(讀音都與普話稍有區別,書面上無法表達出來,“公”的音在輕聲和一聲之間,“婆”的聲母發音在B和P之間,它的意思與現在的意思完全不同,是用於稱呼祖父、祖母的)
5、嘎公、嘎婆(外公、外婆)
6、哥哥、姐姐(“哥”讀go、“姐”讀jia,一聲,自創的音哦)
7、老弟、迷得、蜜(“老弟”就是弟弟,它的聲母發聲在t和d之間;“迷得、蜜”都是妹妹的意思,但“蜜”是一種非常親暱的稱呼)
8、嘛呢(“嘛”應讀四聲,這是長輩對晚輩的一種稱呼,多用於是10歲以下的小孩,但也沒有明確的限制,這也是一種極其親呢的稱呼,能表現也非常疼愛的樣子)
三、日常言行詞
1、還好不咯(還好吧)
2、恰麼咯(“恰”讀qia ,吃了嗎?)
3、到哪裏棄咯(到哪裏去啊?)
4、進來坐哈得咯(“進”讀zin ,“坐”的聲母發音在c和z之間,“進來坐一下”的意思,怎麼覺得彆扭,男同胞晚上逛街應該經常聽到。)
5、中喝捆(“喝”讀ho ,“捆”的聲母發音在h和k之間。意思是打嗑睡,同意思的還有“栽喝捆”、“中得各竄”、“過周買花生”。)
6、伸懶筋得(“伸”的聲母在ch和zh之間,伸懶腰。)
7、好灑得(好玩,覺得有意思。)
8、氣各嗝(氣喘吁吁)
9、答倒拖(“答”讀四聲,“拖”的聲母t在發音的時候要顫抖.跌倒了)
10、笑化了屍(形容笑得非常厲害,同意思還有“笑得各竄”、“笑得各戰”、“笑得眼流水得各嗲”)
11、就(“jiu”中的“j”念得時候介於“j”和“q”之間)至咯滴喲(就這樣子吧)
12、雪(“xue”四聲)莫(一聲)得咯(你在説什麼)
四、損人、罵人詞
1、狗錯嘀(狗日的)
2、化泡得(詳細的意思無法表達,一般都用來罵調皮的小孩,有還未長成年就會死去的意思,是一種比較惡毒的罵辭。)
3、埋癟了墳(用於罵那種幹缺德事的人,説他祖宗的墳位置沒埋好,影響到了後代。)
4、戳百頓嗯屋裏前世的娘
5、一腳凳巴是一下(“巴是”就是踩死蟑螂發出的那種聲音,意思是你太弱小了,輕輕踩一下就死了。)
6、一扁擔摸死嗯棄(用扁擔把你打死,“摸”同樣是顯示自己強大的能力,對手的弱小。)
7、摑頭捉癢(骨頭癢,欠揍。比如小孩不聽話,可以這麼説:幾日帚得柄沒上身,摑頭作癢啊)
8、吃了棄死的、吃冤枉的、吃老鼠藥的(説某個人沒什麼能力,無所作為。)
9、捆門板的(睡在門板上,當地有個風俗,人死了以後要躺在自家的大門門板上。)
10、一巴掌呼得棄、一巴掌打的嗯不認得,一巴掌打得嗯各轉(一種發狠的話,一般用教訓人的)
11、一腳兜得三里該棄(一腳踢到三里街去,三里街是湖口縣一個很有名的街道)
12、喃得牆(ciang)尚藏(cang)死棄(摁在牆上撞死)
13、圓骨頭捶成扁骨頭
14、變鬼的(説某個人或家畜沒以前聽話)
15、鬼打的(罵那種不做正經事的、喜歡惡作劇的人)
16、發瘟的,絕仇的(通常是罵家禽的)
17、打忙捶的(打棒槌的,豬不聽話,就罵這個)
18、辣理殼得(瘌痢頭)
19、鑽土的,上山的(罵那些年紀大的不幹好事的人)
20、做絕了,絕兜(罵別人家裏老老少少都死光)
21、死到陰間裏棄了
22、嘎得哈里打(夾在褲襠裏打)
23、不曉得陽各三上的事
24、鼻屎搭儂(形容鼻涕多)
25、咚(念二聲)我儂(欺騙我)
26、鏽巴(巴念“be”)德(傻瓜)
27、木搭(四聲)了壁(念“bia”四聲)或者木搭了肝(念goan)(形容人很笨)
湖口話 湖口話

湖口話部分讀音

湖口縣地處江西北部,是三國時吳國的領地和中古時期吳音“雅音”的遍及範圍,所以就區域説,湖口話是曾經歷史上的“官話”。  湖口方言與“吳音”關聯賞析
(一)、與普通話讀音不同、與“平水韻”相同方面:  人:普通話讀(下略)rén(倫);平水韻在上平聲“十一真”部,與“銀”同部,與湖口話讀“yín”(銀)同,包括“任”、“仁”等同類。  階:jiē(切接);平水韻在上平聲“九佳”部,與“乖”、“齋”同部,與“十灰”中“該”、“栽”為鄰部,與湖口話讀“gāi”(該)同,包括“鞋”、“街”、“皆”、“諧”等同類。  閒:xián(賢);平水韻在上平聲“十五刪”部,與“環”、“蠻”同部,與湖口話讀“kān”(切檻)同,包括“間”、“顏”、“鹹”、“艱”、“監”、“奸”等同類。如,“萬水千山只等閒”、“三軍過後盡開顏”(毛澤東句)之“閒”、“顏”,應讀平水韻才正確。  斜:xié(切攜);平水韻在下平聲“六麻”部,與“麻”、“霞”、“華”同部,與湖口話讀“xiá”(切瑕)同,包括“蛇”、“邪”、“車”、“爺”等同類。如,“遠上寒山石徑斜”(杜牧句)之“斜”應讀平水韻。  江:jiāng(姜);平水韻在上平聲“三江”部,與“缸”、“邦”同部,與下平聲“七陽”不同部。湖口原“江橋鄉”之“江”讀“gāng”(缸),與平水韻同,包括“下降”、“降落”之“降”同類。
供:gōng(工);平水韻不在舌音的“一東”部,而在舌齒音的“二冬”部,與“兇”、“胸”同部,與湖口話讀“jiōng”(切欺雍)同。如,湖口話“供養父母”的“供”讀“欺雍”切音。包括姓氏“龔”同類。  界:jiè(切揭);平水韻在去聲“十卦”部,與“債”、“隘”、“怪”同部,與湖口話讀“gài”(蓋)同,包括“介”、“戒”、“械”、“屆”等同類。如,“黃洋界上炮聲隆”(毛澤東句)之“界”,應讀平水韻。
大:dà(切搭);平水韻在去聲“九泰”部,與“蓋”、“害”、“艾”同部,與湖口話讀“dài”(代)同。
主:zhǔ(切狙);平水韻在上聲“七麌”,與“雨”、“羽”同部,與湖口話讀“jǔ”(舉)同,包括“煮”“暑”、“樹”、“駐”、“住”、“柱”同類。  者:zhě(切這);平水韻在上聲“二十一馬”部,與“下”、“野”、“瓦”同部,與湖口話讀“shā”(切柘)同,包括“雅”、“寫”、“賈”、“假”、“冶”、“且”、“夜”、“謝”、“射”、“夏”、“缷”等同類。
解:jiě(切竭),此字多義,且多音,普通話同時還讀jiè、xiè;平水韻分別在上聲“九蟹”部有兩個“解”字和去聲“十卦”部一個“解”字,分別與“買”、“矮”和“界”、“邁”同部,均與湖口話讀“gǎi”(改)同,分別讀“害”、“蓋”、“改”三種讀音。
傳説明代解縉善對聯,一次路邊飲茶,賣茶女遞茶於解縉時以“一杯清茶,送於解解元解渴”求聯,語中三個“解”字,分別有三種詞義和三種讀音,第一個“解”字指姓氏讀“害”音,第二個“解元”指解縉官名,“解”讀“蓋”音,第三個“解渴”之“解”讀“改”音。解縉對不出下聯,愧飲而謝。
(二)、既與平水韻同、又與普通話同方面:  罄:無論普通話,還是平水韻,都與湖口話同,讀“qìng”(慶),而且字義也相同,湖口話有“罄空”,就是“空了”的意思,如某商品賣光了稱“售罄”。
杪:都讀“miǎo”(渺),湖口話如“樹杪”,就是樹梢。
咽:都有平聲與入聲兩種讀音,這裏指入聲,讀“yè”(葉),指嗓音啞(咽)了。如,“馬蹄聲碎,喇叭聲咽”(毛澤東句),應讀入聲。  剁:都讀“duò”(切奪),湖口話“去剁肉”,就是“去賣肉”的意思。
斫:都讀“zhuò”(着),湖口話“斫柴”,就是砍柴的意思。
捋:都讀“lǔ”(切勒),湖口話有“捋鬍鬚”,如“吟安一個字,捋斷數根鬚”。
鏤:都讀“lōu”(切婁),雕刻、鏤空,如,湖口話有“把紙鏤了一個孔”,“牆上鏤了一個洞”。
釅:都讀“yàn”(念),如,濃茶稱釅茶。  舀:都讀“yǎo”(切咬),如,“舀一瓢水”。
碓:都讀“duì”(兑),舊時加工大米的石具,如湖口話“碓臼”。
犇:都讀“bèn”(切奔),湖口話讀入聲,如,“越有越犇,越無越困”。
“犇”,指拼力的意思。
潷:都讀“bì”(筆),湖口話如,“把碗裏的湯潷出來,就剩菜”。
凼:都讀“dàng”(段),湖口話“水凼窟”,指小水坑。
乩:都讀“jī”(雞),扶乩,一種迷信活動,如湖口有“抬乩降神”。
骰:都讀“tóu”(色),骰子,打麻將的一種工具。
慫:都讀“sōng”(切松),指軟弱無能的樣子,湖口話如“人慫狗也欺”。
飈:都讀“biāo”(標),飈車。湖口話如“小孩子飈尿”。  掰:都讀“bāi”(扳),掰手。湖口話如“把他的手掰開”。
旮旯:都讀“gālá”,角落,湖口話如“牆旮旯”。
如上例還可以舉出很多,這裏用以説明的是,不少湖口方言看似很“土”,其實並不土,而且於古於今都是“雅音”。
(三)、湖口方言本來是正確的讀音,卻因為懷疑“土”而錯讀方面:  抹:抹布的“抹”,湖口話本來與普通話和與平水韻都同,讀“mà”(切罵),卻錯讀成“mèi”(沒)。  鱖:鱖魚的“鱖”,本來也都同,讀“gùi”(桂),卻錯讀成“jué”(厥)。
獺:水獺的“獺”,本來也都同,讀“tǎ”(塔),卻錯讀成“lài”(賴)。
湖口話 湖口話
南無:佛教用語,湖口吃齋唸佛的人都讀“nāmō”(拿摩),本來是正確的,不少人反而錯讀成“南方”的“南”和“有無”的“無”。
參考資料
  • 1.    孫宜志 .《江西贛方言語音研究》:語文出版社 ,2007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