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渡黃河

(明代謝榛詩作)

鎖定
《渡黃河》是明代詩人謝榛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首聯點題,古樸雄闊;頷聯描繪日映波濤與風掃岸沙之景,突現黃河的氣勢;頸聯由景而情,雖慨嘆一己之身世,卻不為愁情所困;尾聯則順此而下,將其微妙的心境,化作一片渾茫而悠遠的境界,給人以回味無窮之感。全詩充滿動態感和立體感,狀物工妙,充滿豪邁奮發之氣。
作品名稱
渡黃河
創作年代
明代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作    者
謝榛
出    處
四庫全書

渡黃河作品原文

渡黃河
路出大梁城,關河開曉晴。
日翻龍窟動,風掃雁沙平。
倚劍嗟身事,張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處,空外棹歌聲。 [1] 

渡黃河註釋譯文

渡黃河詞句註釋

⑴大梁:古地名,即今河南開封。
⑵關河:原指函谷關、蒲津關等與黃河,後多泛指山河。
⑶龍窟:龍住的地方,此處指水底。
⑷雁沙:大雁棲息的沙地,此處指黃河岸邊的沙灘。
⑸空外:天外,空中。
⑹棹(zhào)歌:船工行船時所唱之歌。 [2] 

渡黃河白話譯文

我一路經過大梁城,旭日初昇照着河流關山。
陽光下翻滾的浪濤把龍宮搖撼,狂風掃平了大雁棲息的沙灘。
斜倚着寶劍感嘆身世飄泊不定,張帆快行旅途心情暫時舒展。
茫茫一片不知身在什麼地方,空曠處有船棹歌聲聲傳到耳旁。 [3] 

渡黃河創作背景

詩人從開封出來,渡黃河,然後西遊秦晉或北遊燕趙,具體時間和遊蹤不詳。這首詩是為描寫離開大梁城北渡黃河的情景而做。 [4-5] 

渡黃河作品鑑賞

渡黃河整體賞析

“路出大梁城,關河開曉晴。”開始這兩句點明他從大梁走出來,經過一些關山,在一個晴朗的早晨,來烈了黃河邊上。接着便寫渡黃,河所看到的壯美景象,“日翻龍窟動,風掃雁沙平。”上承“曉晴”,太陽從東方升起,遠射天漢,雲蒸霞蔚,光采絢麗;陣陣暖人的晨風,把落雁平沙吹拂得那樣平整熨貼。上句寫天空,大河的上空陽光放出異彩;下句寫河灘,晨風陣陣輕柔拂面。“翻”和“掃”兩個動詞用得準確、傳神,兩句相對,構成了一個濃淡相生、動靜適宜的意境。
“倚劍嗟身事,張帆快旅情。茫茫不知處,空外樟歌聲。”觸景生情,四句寫自己在渡黃河時發出的感慨。謝榛為人正直,又重友情,在旅遊京師時以詩交友,曾居“後七子”的盟長。後來由於和李攀龍論詩意見不合,竟藉口謝為“布衣”被排斥在“七子”之外,甚至受到人身攻擊,這對於謝榛來説,心中肯定是有不平的,一個“嗟”字道出了他被棄置後的悲涼。現在已在渡河,晨風習習,帆張船疾,旅途的快樂使他忘卻了一腔不快,心中抑鬱為之一掃。詩人站在船頭上,廣闊的天際,滔滔巨流,四顧茫茫,幾乎不覺身在何處,在虛空渺遠的地方,還傳來一陣陣船伕的號子聲和歌聲。這是勞動的歡樂,抑為痛苦的呻吟。它能激起詩人共鳴的原因詩中並沒有明説,但聯繫他的性格,以及他的遭遇,其心境有歡樂也有悲哀。有對於黃河壯美景色的讚歎,也有內心鬱悶的抒發。
這首詩風格規模杜甫,句法格律,森嚴井然。尾聯拓開,以一片空靈虛幻的景色寄意屬情,如同王維“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一樣,不言而言之,富有哲理,給人以深廣的想象境地。 [5]  [6] 

渡黃河名家點評

清·沈德潛《明詩別裁集》卷八:“‘翻’字、‘掃’字,得少陵詩眼法。” [1] 

渡黃河作者簡介

謝榛(1495—1575),明代文學家。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脱屣山人。山東臨清人。與李攀龍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後七子”之一,初以布衣為七子領袖。在“後七子”中,是唯一提出較完備的論詩主張的人。其詩及詩論,在當時及其後,都有較大影響。一生浪跡四方,未曾入仕。眇一目,自幼喜通輕俠,愛好聲樂。有《四溟集》《四溟詩話》。 [2] 
參考資料
  • 1.    (明)謝榛原著.謝榛全集校箋 (上冊):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1:392
  • 2.    宋麗靜選注.宋元明清詩選: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10:142
  • 3.    李夢生註譯.元明詩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07月:120
  • 4.    侯全亮,孟憲明,朱叔君選注.黃河古詩選: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09:206
  • 5.    麻守中,張軍主編.歷代旅遊詩文賞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10月:102
  • 6.    毋永利編著.古詩觀止: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08: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