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渡邊月蝶魚

鎖定
渡邊月蝶魚,Genicanthus watanabei,又名渡邊頰刺魚,俗名渡邊氏神仙,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蓋刺魚科的其中一個
渡邊月蝶魚(Genicanthus watanabei)又稱藍寶神仙、藍寶新娘,屬鱸形目、刺蓋魚科、月蝶魚屬,為一種珊瑚礁區小型魚類。渡邊月蝶魚原產於太平洋中西部,珊瑚海海域,活動於珊瑚礁豐茂的地區。渡邊月蝶魚有着明顯的雌雄兩性差異,雄魚帶有黑色條紋,而雌魚沒有。
外文名
Blackedged angelfish
別    名
渡邊頰刺魚
中文學名
渡邊月蝶魚
拉丁學名
Genicanthus watanabei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亞    目
鱸亞目
蓋刺魚科
月蝶魚屬
渡邊月蝶魚

渡邊月蝶魚體態特徵

本魚體側扁,口小。雌雄斑紋不同,幼魚與雌魚較相近。雌魚體為淡藍色,背鰭、臀鰭與尾鰭上下葉具黑緣,頭頂據2至3塊黑斑;而雄魚背部與尾鰭為藍色,近腹部為白色且具10條左右的黑縱紋,交界處並有一黃色縱帶。背鰭硬棘15至16枚,軟條15至16枚;臀鰭硬棘3枚,軟條14至17枚。體長可達15釐米。

渡邊月蝶魚分佈地區

本魚分佈於中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台灣、印尼、菲律賓、澳洲、關島馬紹爾羣島馬里亞納羣島、新喀里多尼亞、帕勞庫克羣島東加、法屬波里尼西亞等海域。 [1] 

渡邊月蝶魚品種簡介

雄魚身體上擁有橫向黑色條紋,被稱作藍寶神仙,雌魚沒有這些花紋,在頭頂上有黑色斑塊,被稱為藍寶新娘。藍寶神仙是月蝶魚屬中最早被作為觀賞魚飼養的品種,但幾十年來很少有人飼養成功。在我國台灣海峽、菲律賓沿海有廣泛的分佈,不過捕撈時很多一出水面就死去了。市場上見到的藍寶新娘遠比藍寶神仙多,人們仰慕其清亮的藍色而將其買回家中。但不論是飼養在礁岩生態水族箱還是純魚缸裏,它都很難接受你提供的任何食物。 [2] 

渡邊月蝶魚飼養方法

通常飼養在礁岩生態水族箱中的個體要比在純魚缸中的活得更久一些,可能是由於在生物岩石上生活的一些小生物能為它們充飢。沒有觀察到這種魚吃或襲擾珊瑚的情況,如果你願意就可以將它們飼養在一起。 [2] 
有些人認為藍寶神仙拒絕人工餌料和捕撈方式有關係,的確很多來自菲律賓的海水觀賞魚都是用藥物捕撈的。但即使產自印尼或馬來西亞的個體也同樣存在着絕食的問題,這絕不是偶然現象。 [2] 
藍寶神仙可以生長到350px,他們擁有美麗並拉着長絲的尾鰭。雌魚就要小一些,大約只有250px。從來沒有聽説過它們在人工飼養下有繁殖的記錄,因為更多的人知道了這種魚不能養活,目前該品種貿易量已有很大程度的減小。 [2] 
參考資料
  • 1.    渡邊月蝶魚  .台灣魚類資料庫[引用日期2012-07-10]
  • 2.    白明.《海水觀賞魚》: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10